本科音乐毕业论文

2017-05-31

音乐论文写作是音乐研究的基础问题,也是学界经常讨论的话题。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本科音乐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本科音乐毕业论文篇1

浅谈音乐学科中的情感教学

柏拉图曾说:“我们一向对身体用体育,对心灵用音乐。”可见音乐不仅仅是声音的艺术,更重要的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其初衷是让心灵受到真、善、美的陶冶和升华。中学音乐教育宗旨在于在音乐教学中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情感效应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在主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然而,在目前的音乐教学中,由于过分强调知识性、技术性,而忽视了情感、态度在学习中的功能。有人说节奏是音乐作品的骨架,旋律就是血肉,这个比喻形象又贴切,非常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什么方法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最大强度地感染学生,是值得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营造音乐氛围,孕育情感

音乐艺术是一门抒发感情的艺术,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它各自的情感特征,如哀可使人泣,乐可使人笑,悲可使人忧,欢可使人跳,恨可使人义愤填膺,爱可使人钟情满怀。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进入音乐的情感世界,我们可以在上课初就营造相应的音乐氛围,如教室环境的布置,相关或相似的音乐背景、挂图、道具、多媒体等等情由境生,复制、模拟和创设一定的环境或情景。例如: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让学生先观看列宾的油画《伏尔加纤夫》;在教唱学生唱《小鸟,小鸟》《渴望春天》等有关大自然的歌曲时,在教室摆上几盆绿色植物或鲜花;在教学生唱舒柏特的《摇篮曲》前,可先听听勃拉姆斯的《摇篮曲》等。这样,使学生在情绪上有了一个统一的基调,为接下来的音乐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精炼课堂语言,诱发情感

音乐特级教师陈蓓蕾说过这么一句话:“作为音乐老师,首先是教师然后才是音乐。”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如果教师讲课的用语、声调、口音等符合学生的口味,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情绪高涨;学生肯定的反应和教师对自己语言表现的自我肯定又对教学以积极的影响。

曾听过一位教师上音乐欣赏课《高亢的西北腔》,先让学生静静聆听完高亢激越的《黄河船夫曲》之后,他那富有磁性的男中音开始了一段无比精彩的导言:“美妙的诗,感人的歌,像从高原倾泻而下的河,载着黄土人民的悲欢离合,越过纵横的高原,峥嵘的山石,源源不断,绵绵流淌。”教师专注的眼神、投入的表情和声情并茂的语言再配上优美动听的旋律,对学生的心灵产生了强大的感染力。经受老师精美的语言和美妙的音乐渲染,学生如身临其境,身心得到了最大的震撼。对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情感体验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丰富教学手段,培养情感

(一)巧用想象,设境引情

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等,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觉,使学生很容易激起丰富的想象,给人以美的愉悦感,使人心驰神往。这样音乐就可以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在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时,了解学生聆听音乐的初步感受,给学生介绍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再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有关的乐器后,问学生当你感到非常高兴时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呢?那咱们边寨人民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时又是怎么做的呢?在欣赏时,引导学生想象边寨人民听闻喜讯后狂欢的场景。如:引子中圆号的声音和小提琴的震音,可以想象山寨传来了北京报喜的电波,山谷中传出牛角传递喜讯的号角声,排鼓、铃鼓的加入想象少数民族姑娘脚上的窜铃,小提琴像姑娘轻盈的舞姿等等。

(二)聆听入情法

音乐是以声传情的艺术,美国的艾伦·科普兰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教师要培养学生音乐听觉感知能力,通过音乐拨动孩子们的心弦,让他们得到了美的享受,丰富自身的情感。最重要的环节莫过于聆听,只有通过不断地聆听,才能真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丰富审美经验。

例如,让学生学唱《小杜鹃》这首歌曲,让学生在乐曲中聆听感受音乐诙谐幽默的同时,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在音乐感受中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更加亲密。还有许多优秀的通俗歌曲,喻涵了很多人生哲理。如在欣赏《爱的奉献》时,聆听后要学生明白“人间的春风”“心的沙漠”“爱的荒原”等比喻表达了人们对道德、对爱的内心呼唤,对早先物质匮乏但精神振奋时代的怀念。在委婉抒情的音乐中,人们对爱和温暖的渴望,化做人欲啜泣的呼唤。爱在哪里?它不是一种赐物,它来自每个人的奉现,来自人们的真诚、友善和谅解。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音乐欣赏;也只有在真正的音乐欣赏中让我们发现情感的内涵所在,这就需要我们在音乐欣赏中要千方百计使得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其价值观得到升华!最终达到以情明理、以情怡心的目的。

(三)艺术实践动情法

在音乐教学中要我们可以采用综合性、多样化的音乐实践活动,如:音乐游戏、师生接唱、歌表演、舞蹈、乐器伴奏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的情趣,而且还能加深对音乐表现的理解,进而抒发出自己的情感。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让学生在自己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担当他所向往的、能展示自己特长的角色,往往会产生良好教学效果。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要用适当的方式鼓励、激发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和成功欲,让学生用自己的感情来表现音乐,培养音乐创造能力。

情感教学是实施音乐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善于利用自身的教学情感和音乐作品的真挚情感做诱导,唤起学生的情感经历和体验,使那些因为缺乏音乐天赋而胆怯的学生增强自信心,让所有孩子都能因音乐而打开心灵的大门,用情感与情感的沟通做纽带,正确引导、合理施教,让所有学生都能听懂音乐、爱上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最后达到全面育人的教学效果。

本科音乐毕业论文篇2

浅论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广泛,其中主要涵盖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六大大模块。虽然各模块的教育作用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鉴于“音乐鉴赏”在增进学生基本音乐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它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应首先得到突出和强调。

一、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性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音乐鉴赏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为目标。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更是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以及社会责任感的提高。培养鉴赏能力,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增进学生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了解,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的学习情怀。音乐鉴赏学习是中学音乐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接触音乐、学习音乐最直接的途径。学生对音乐的鉴定和赏析,它是人们通过特定媒介获得对音乐作品的具体感受、体验、鉴赏和鉴别的精神活动。从受到欣赏再到鉴赏是从初浅到深层、感性到理性、被动到主动的一个变化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思想的升华,形成更深刻、正确是世界观、人生观。

有必要强调一下音乐鉴赏与音乐欣赏的差别,以更好的在教学中将音乐鉴赏课上的更加生动、贴近课程标准的要求。音乐欣赏是享受美好的事物并领略其中的趣味。而音乐鉴赏是通过特定媒介获得对艺术作品的具体感受、体验、鉴赏和鉴别的精神活动。鉴赏与欣赏相比意义更深一层次,不仅是感受、鉴赏的概括,更增加了鉴别精神和创造性。鉴赏既受到作品本身特性的规范,又调动人们的想象力,而这种想象力本身就具有创造的性质。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反思与评价艺术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必要性

1.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提升道德素养

音乐是人类的另一种语言,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作用于人的情感,使人接受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精神品质的熏陶渗透,从而使人们达到一定思想境界。高中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便重点强调学生在音乐中宣泄消极因素、提高积极因素,从而使自身的情操得到加强、道德素养得到提升。就如不同的音乐欣赏下给人不同的心境一样。抒情优美的乐曲如《春江花月夜》,可以缓解神经、让人愉悦;深情柔和的音乐,如巴乌独奏《渔歌》可以使人心平气和;欢快雄壮的乐曲如《拉德斯基进行曲》则可以振奋精神。总之,品味优秀的音乐作品对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有助于提高人的审美趣味。

2.有助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

中学音乐教育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最基本的教育理念,决定了音乐教学应“以情感人,以美育人。”而在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学应注重帮助学生提高其审美水平。而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价值观来完成的。音乐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被音乐所表现出来的真善美所陶醉,产生强烈情感共鸣,从而净化心灵,形成一种道德美。通过在音乐鉴赏中所感受的音乐艺术意象的感染力、震撼力,而使学生在获得审美愉悦,改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拓展艺术鉴赏视野。

3.有助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育具有其他科目所没有的独特特点,其旋律、节奏、调式等对丰富人的想象力、促进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优美的旋律、悦耳的和声,对人的情感形成强烈的冲击,在感情的体验中,激发学生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音乐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语言,也促使学生充满激情和幻想,促进学生思维活跃,引起诸多创造灵感。音乐鉴赏启迪学生敢于想象和创造,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音乐鉴赏中受到教育。

三、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鉴赏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具有一定音乐鉴赏能力为核心,但在鉴赏课的教学中不仅仅局限于音乐的专门性学习,而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理念。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学生个体。这就要求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的全面教育方式。高中音乐教师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音乐这门艺术课程,来丰富学生的美学思想、关注学生的独立音乐感受与见解。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

善于观察学生在学校音乐鉴赏中的每一个表现,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听赏活动,多多发表对所听音乐的独立感受与独特见解。在教学中对学生思维上的引导要采用“求同”与“求异”并存的方法,鼓励学生思考与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师的赏识会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只有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上实行深刻变革,才能改变那种把音乐教育当成传授知识与技能的狭隘眼界,才能改变那种一味从教师的主观感受出发而不考虑学生的求异思维及具体体验的单向方式,才有可能鼓励和引导学生自身的体验。

2.重塑现代教育观念,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在音乐鉴赏的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塑造对于成功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只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激情,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的角色必须由“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便于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为学生提供资助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方式,充分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教师要爱护和尊重学生,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

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它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要求: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音乐兴趣的激发者、音乐生活的指导者、学习过程的交流者、音乐活动的组织者、音乐表现的欣赏者。

3.开展探究式教学、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

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感受美的体验,比如节奏、律动、线条、色彩、绘画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还可以通过自填歌词,创编故事丰富多彩的创造实践来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进行创造。教师精心设计提问问题是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重要过程。教师的提问不仅在于激发学生的疑问,更重要的是在提问中散发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问的技巧。

同时,良好情境的创设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另一种方式,也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方面。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进入聆听音乐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言,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与激情。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应根据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音乐体验情感,使他们具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去面将来可能经受的一切情感考验。这样的师生互动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主动参与,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也是很有帮助的。

总之,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及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高中音乐教师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全面发展。同时,高中音乐教师在鉴赏的教学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

参考文献:

[1] 赵宋光, 音乐教育理学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2] 曹理, 音乐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2007.

[3] 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