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6-14

随着我国高校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校不断扩大的办学规模和有限的建设资金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显得尤为关键。下面小编就来和你一起探讨新形势下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潜伏了较大财务风险

长期以来,我国许多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建设的资金主要来自国家和政府的教育投资,这种资金筹集渠道单一的模式易引发高校的财务风险。图1反映了某高校2014年财政决算收入构成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全年该校2014年财政决算收入约1.06亿元,其中75%来自财政拨款;其次是事业收入、占比20%(包括学费、住宿费)。这与我国大力普及高等教育政策不无关系,国家为了全面提升国民的素质,国家财政几乎承担了所有高校运转资金供给,拒绝社会性融资进入高校投资领域。近年,高校招生比例不断扩大,而财政生均投入机制相对落后,使得高校投入的整体水平不高,只能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来解决,这会造成高校财务的不稳定,潜伏着财务风险。

(2)高校负债规模大,负担重,面临较高的风险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逐日增加的学生人数与高校所拥资产设备的矛盾加巨。从1999年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2014年高校招生人数达到698万人,是1999年的4.36倍。而随着学生人数的上升,与之配套的软、硬件设施投资相应增大,在政府财政资金增长有限的情况下,只能向银行贷款。据某高校数据,2015年7月底到期的国内金融机构贷款达到4900万元。这种贷款在短期内能缓解高校建设资金的支持,但是长期内会给高校带来巨大的还款压力。据资料显示,武汉工贸职业学院因负债3800多万元被曝光。这种不考虑实际情况而追求贷款额度所带来高负担的债务压力,会影响学校经营的可持续性和综合效益,易引发高校的财务危机。

(3)高校账务管理制度跟不上教育产业的步伐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以及教育事业的逐步产业化,高校财务工作的办理将逐步在网络上进行,原来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将变更更加虚拟化。但是,很多高校财务管理的观念并未及时跟进,成本意识淡薄,跟不上教育产业化的浪潮。此外,很多高效财务管理的制度方式、内容与目标均没有与时俱进,仍然遵循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方式,不利于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另外,很多高校财务管理的人员文化素质水平不高,核算方法落后,这些不利于参与对外投资的核算,从而无形中阻碍了企业外部融资的进入。

(4)高校经费支出向教育、行政事业倾斜,科研事业支出比例偏低

当前,许多高校(尤其是新办本科院校)为了迎合教育部的各类评估,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各种指标,如生师比、生均设备、生均图书等,不惜从银行借款,在设备、校区扩建、人才引进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以期评估过关。这造成多数高等学校只重视学校硬件的建设,而忽略软件设施的建设,甚至造成很多投资资源浪费。图2显示了某高校2014年各类支出情况,其中教育行政事业支出占比达到75%,而科研事业支出占比不足0.1%。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之一,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经费支出主要用于有形的投资领域,如基建、校区建设、仪器设备等方面的投入,而无形的科研支出比例非常低,这与现代大学的使命不相符。

(5)缺乏完善的预算执行制度

首先,一些高等学校缺乏财务管理的事前控制机制,仅仅在预算执行之后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无法在预算执行事前就对预算执行的科学性进行考察,使得高等学校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然后,还有的高等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对财务管理程序的建设,导致一些财务管理工作没有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例如,一些高等学校在进行物资采买的过程中,并没有事前与财务管理机构沟通,而是在采购过程中才发现:未列入预算不得采购、采购项目不符合采购要求等等情况。

(6)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财务管理信息化就是运用相关技术对财务信息进行分析综合,优化财务工作效率,优化资金分配,减轻人工劳动。财务管理信息化落后,这不仅不利于参与对外投资的核算、阻碍了企业外部融资的进入,也使得财务人员在为师生服务的时候缺乏效率。比如,经常见到报销的老师排长队,有时等轮上了,又不符合报销要求,从而引起老师们的报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由于落后的财务核算和管理技术而使工作效率较低。

新形势下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对策

(1)借鉴国外模式,建立高校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为了解决当前高校日渐增多的学生规模和高校建设资金有限的矛盾,须积极拓宽高校的融资渠道,以为高校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具体如下:第一,借鉴英国模式,即实施董事会监督高校理财模式。在英国,大学和学院是互相独立的,均可以自主的通过多种渠道来进行筹资,如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公共资金和学费等方式。第二,在高校财务管理部门下设专门的基金会,通过高效率的基金会管理并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对于暂时闲置的资金可以与信誉好的基金公司建立联系,委托它们进行投资以实现资金保值增值。第三,借鉴美国的做法,积极鼓励高校向社会募集教育捐款。像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接受社会教育基金的比例呈现逐年增长20%的态势。因此,我们也应鼓励企业界人士、华人华侨、知名人士等来捐助高校建设。

(2)严格审批高校的基础建设行为,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

为了避免高校的重复投资建设行为,建立严格有效的项目控制制度,对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设备的采购等硬件设施的投入进行严格而有效的财务管理和监督,力求做活存量、保证增量。与此同时,高校应重点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针对专项资金的申报、审批、下达及使用,制定各类管理办法。财务部门及时跟踪、分析、反馈,确保专项资金使用及时、安全和完整。只有学校的科研水平提高了,整个学校的内涵和实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3)建立完善的高等学校预算执行制度

高等学校的领导人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案,以便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要将高等学校资金使用的监管由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控制,在资金支出之前,财务管理机构就要对资金的使用方向和使用数额进行了解。另外,高等学校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程序的重视程度,将提高财务管理程序的科学性作为改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要加强对高等学校责任分配制度的改良,将岗位分离制作为改良工作的基本模式,使高等学校的各个岗位之间能够有效的相互制衡,并认清本岗位的工作职责,避免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出现越权的现象,切实提高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效率。

(4)加强财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高校应逐步加财务信息化进程,尽快实现网上预约、网上报账等措施,以有效解决前台报销拥堵现象。并且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通过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训,提高综合素质,更加优质高效的为师生服务。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