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么和孩子沟通

2016-12-27

如果等到问题已经非常严重时才沟通,那么十之八九是无效的,因为孩子已经不具备与你沟通的基础,即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了,更别提好好沟通了。下面小编整理了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方法01:优秀家长和糟糕家长的区别

糟糕家长的第一句话:孩子,我这是为你好

是以“为孩子好”的名义,强迫孩子做父母认为好的事情。是用“爱”的名义剥夺孩子的自我认知、选择自由和独立思考力。这样的家长在做着自相矛盾的事:一方面希望孩子超越自己,另一方面,处处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就是典型的一个萝卜两头切,横竖都是你说了算。

优秀家长的第一句话:孩子,想好了就去试!

家长的信任和鼓励,是孩子勇敢、独立的法宝。这样的家长教给孩子的是独立思考和大胆尝试,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是“独立的品格”。

糟糕家长的第二句话:我年龄大了,可以不学习了,但你要学!

你说的话无疑告诉孩子:学习如同吃青春饭!这种急功近利的学习观会让孩子将学习当作权宜之计和可以应付的差事。他怎么会真正爱上学习?

优秀家长的第二句话:孩子,你看,我这么大年纪也要学习,人要学习一辈子!

家庭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是家长做表率。这位家长以身作则,向孩子传授的是正确的终身学习观。这样的家长告诉孩子的是,应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没有终身学习理念的人必将淘汰。这样的家长看得远!

糟糕家长的第三句话:你真聪明(或“你真笨”)!

孩子不是超市里的方便面,你为什么要贴这样的标签?这样的家长赞美的是孩子“非能动性品质”(即不需要努力自然拥有的品质)。家长你夸孩子聪明,这可好了,孩子想,我可以枕在这样的标签上不用努力睡大觉了!这样的夸奖很可能让孩子变得骄傲,过分迷恋自己的“脑瓜”。有些孩子甚至为了表现他的聪明,唯恐显得笨,宁肯不勤奋,也要保住“聪明”的这个标签。而说孩子“你真笨”的家长,比说孩子“你真聪明”的家长更笨,你这样的标签,只会让孩子自卑和绝望。

优秀家长的第三句话:你和大多数人一样聪明,但你更勤奋,所以你会更优秀!

家长赞美的是孩子的“能动性品质”,而且鼓励的是优秀的品格——勤奋。这样的家长的赞美是孩子的动态性和愿景式的,当然容易激励孩子向更优秀的目标努力。

糟糕家长的第四句话:孩子,你要考上好大学,才有出息!

一个人是否出息取决于内在品质,而不是外在标志。好人生不是与好大学划等号的。你这种激励,恰恰告诉孩子学习只是为了考试,学习能力就是考试能力。如此狭隘的学习观,要么让孩子学成书呆子,要么孩子即使真考上好大学,也会被你这句话废了,变得“小富即安”,不思进取。

优秀家长的第四句话:孩子,你要有进取心,才会有出息

这样的家长说出了真理:人的优秀来源于进取为代表的优秀品质。这样受教育的孩子,能够启动内心的“发动机”,并不断地攀登,只要努力下去,他终究会成为优秀的人。

糟糕家长的第五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人生的幸福和成功不是比较来的,也不是成为人上之人,而是追求自我完善和卓越。这样的教育,让孩子习惯于在比较中找快乐,其结果是孩子会永远找不到快乐。因为他们失去做一个普通人的能力,同时也失去做自我的能力,这是失败的人生。

优秀家长的第五句话:做好自己,不要比较!

真正的幸福和成功,是做好自己。所谓实力,首先是做好真实自己的能力。这样的家长让孩子勇敢的做自己,努力的做优秀的自己,这样的理念一定有助于孩子树立自信、自尊、自强的好观念。

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方法02:三个沟通误区

误区一:沟通仅仅指说话,孩子的语言和动作都被忽略了。

爸爸妈妈们经常抱怨:“孩子长大了话越来越少!”但是沟通仅仅就是指讲话这么简单吗?

但是小编觉得很多父母只想从孩子口中获得消息,这是懒惰的做法!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应该通过孩子的神情动作,以及生活表现来观察和分析孩子的心事。

比如说一位母亲诉苦:孩子在考试后一直躲着家长,面对家长对成绩的质问也默不作声,家长苦口婆心的教育却无济于事。于是我问家长:孩子考试之后情绪怎么样呢?家长的回答是,孩子什么都没有说。

“什么都没有说”其实是孩子的一种情绪反应,这种表现说明孩子的心情有可能很矛盾、很压抑,他也许正面为自己的成绩感到内疚痛苦,这个时候家长一顿指责,只会让孩子的情绪更加低落。而如果父母能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信任的眼神,孩子就一定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也许孩子就会愿意在父母主动跟父母谈,而不是选择对父母关闭心灵的大门。

误区二:沟通就是说家长需要知道的事情吗?

有位妈妈说:“我知道和孩子沟通很重要,也经常会找机会与他谈,可是我只要一问他学习的事情,他就嫌我烦。”

很多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的原因在于:父母永远只对自己关注的内容感兴趣,根本不愿意听孩子讲其他的内容,父母只关注成绩和分数,对孩子交了什么朋友、玩了什么游戏都没兴趣,这让大部分孩子不胜其烦。

孩子本来认为沟通应该是什么事情都可以说,而父母却并不认同,好比孩子需要沟通的内容有四车道那么多,但是父母那里只有一车道,于是孩子觉得塞车,大部分内容过不去,孩子当然不高兴了,久而久之,也就不愿意走这条路了。而父母只能看到一条车道上的事情,对孩子了解也很片面。于是,双方的沟通要么逐渐减少,要么则流于表面,草草敷衍。

误区三:沟通就是彼此不停地说话吗?

很多家长说,孩子就是不肯说话,跟孩子说话他又不愿意听,让人特别苦恼。其实,沟通中听比说重要。很多家长就是没有做好“听”这个工作,才使亲子沟通无法继续。

在孩子童年的时候,你是否记得有这样的画面,大人之间在谈话,孩子在一旁跃跃欲试的想要说话但是却插不进嘴,这个时候,我的孩子会插到我们中间,问我“你为什么不听我说呢?”每当这时,孩子可能是感受到了冷落,往理论上讲就是感受到了不被尊重。

我们大人常说:“小孩不要插嘴!”或者“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懂!”但事实呢,如今的小孩子见多识广,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渴望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是家长往往认为孩子的意见幼稚不成熟,就加以否定了,这一方面遏制了孩子的思想,另一方面让孩子感受到了家长对他的不尊重、不认同。

久而久之,当孩子长大了,家长希望孩子主动表达的时候,孩子却已经关上了心门。

家长怎么和孩子沟通相关文章:

1.家长如何跟孩子沟通

2.家长如何和孩子沟通

3.家长怎样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4.家长应该怎样和孩子沟通

5.家长应该怎样跟孩子沟通

6.家长怎样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7.家长怎样和孩子有效沟通

8.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心得体会3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