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净空法师语录精华

2017-06-19

净空法师这行业无争无求,很自在、很快乐,物质生活很简单。一起来看看净空法师的精华语录吧!!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净空法师语录精华,希望你喜欢。

关于净空法师语录精华

1) 佛菩萨没有自己,真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众生相是没有空间,无寿者相是没有时间,佛菩萨彻底放下,心里头不执着这些相,所以他见性。

2) 净业三福末后一条教导我们,“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发大心、修大行。

3) 智慧是自性里头本有的,只有心定下来,放下分别执着,般若才能现前;分别执着没有放下,见闻觉知,你所看到的是知识,不是智慧。

4) 今天社会动乱,可以说是举世之人,都苦不堪言。我们在这些苦人当中还挺幸运,幸运在哪里?遇到佛法,尤其是遇到净土法门。换句话说,只要我们把佛法变成我们生活,我们能真正离苦得乐!

5) 不论这个念头是善还是不善,都是妄念。禅定境界叫正念,正念是没有念头,外面了了分明,里面如如不动。坐禅,坐是取不动,不是身不动,是心不动。禅是不著相。

6) 什么叫“发菩提心”?菩提是梵语,意思是觉悟,发菩提心就是彻底觉悟。什么叫彻底觉悟?佛法讲立志作佛,发愿求生西方净土,这就是彻底觉悟。

7) 佛在经上给我们说,财富是过去生中修财布施得来的。你命里头有的,你用真诚心,你今天做生意赚这么多钱;你用尽欺骗手段,你今天还是赚这么多,不增不减,那又何苦去骗人?没有这个必要。

8) 佛菩萨对人平等,我们为什么不亲近?佛菩萨从来不拒绝一个人,纵然是造作五逆十恶的人,只要他肯亲近佛菩萨,回头是岸,佛菩萨也不会怪他。

9) 世出世间法,都是以做人为基础。做人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把人际关系处好。古人有所谓“做事难,做人更难”,这是真的,一点也不假。

10) 文殊菩萨教我们要“系心一佛”,系是系念,心里面常常挂念着,念什么?念一尊佛,系念在一尊佛上。我不系念行不行?不行。你要不系念一尊佛,你会胡思乱想,你系念的东西太多了。

净空法师语录精华

1) 毁谤我们的人很多,造谣生事的人很多,这是在炼我们的功夫,看我们有没有智慧,有没有定功。真的有智慧、有定力,决定没有丝毫嗔恚,业障就消了。

2) 什么是开光?一尊新的佛像塑成了,启用典礼的时候,把佛像供养的意义跟大家说明白,这就是开光。譬如阿弥陀佛代表无量觉,我们见到这个佛,我们就觉而不迷,觉就是光!见到释迦牟尼佛,释迦是仁慈,牟尼是清净,你就想到,开自己的光,我对自己要清净,对别人要仁慈。

3) 忆是什么?心里面有佛。念是什么?念是心上有佛,不一定挂在口上。口里头阿弥陀佛,心里头还打妄想,那有什么用处?没有用处。

4) 念佛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下下根人也能在一生当中平等成佛,这是不可思议的法门,一切诸佛赞叹的法门,无上法门,第一法门。什么人相信?唯有大智之人才能真信。

5) 世尊在《华严经》上常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个观念非常非常重要。所以,我们看一切众生都是佛。那他为什么还做坏事?还要搞六道轮回?这是因为他迷了自性,把佛的国土变成了六道轮回。

6) 过去生中造妄语的罪业,这个人今生的果报是常常被人毁谤、常常被人骗——社会上确实有很多这种人。诸位要晓得,在这一生中决定不妄语,这种人有福,不但一切众生相信他、尊敬他、仰慕他,他能生净土。

7) 我们供养父母,甘旨无缺是事相上的供养,如能成圣成贤,符合父母的希望,是真供养。供养佛,香花灯烛是事相上的供养,依教奉行乃是真供养。

8) 你用真心去做,帮助这个世界、帮助这个社会,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别人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知道,你也不会骄傲,也不会觉得光荣,为什么?应该做的。不知道,不知道更好,少了很多麻烦!

9) 地狱是火途,火途是人非常烦躁,脾气很不好,没有人理他的时候,他也在发脾气,也不高兴,这个现象就是火途的现象。

10) 佛门的戒律虽然多,它的精神只有八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贪嗔痴慢是恶,我们把它断掉,这就叫“诸恶莫作”;爱护众生、帮助众生、成就众生,这是“众善奉行”。

11) 佛法讲的钝根利智,绝不是说你受过高等教育,念过很多书,你就算利根,不见得!根性的利钝是讲一个人的智愚,不在乎他念书多少,不在乎他拿什么学位。

12) 修净土的同学都知道,心清净,身就清净。身心清净的人坐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的气氛,外国人所谓的磁场就变好,纵然他不说话,我们跟他坐半个钟点、一个钟点,也欢喜得不得了!

13) 佛的神通能力比魔还要超过,但是为了避免魔冒充佛,佛不用神通做佛事,佛用教学。魔不能教学,讲经说法他不行,他对这些道理不懂,他只有法术,所以佛绝对不以神通做佛事,这个一定要知道。

14) 如果你在一切境缘里面,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永断贪嗔痴,你的心纯善无恶,所谓是“境随心转”,你的境缘统统都转过来了——一切时是好时,一切日是好日,一切处是好处,没有一样不吉祥,一切吉凶祸福,你不用再去过问了。

15) 六道凡夫活在妄想当中,这是很苦的事情!生死从哪里来?生死是从缘起。因为你怕死,有生死这个心在,死就现在面前,殊不知这是你自己变现的。

16) 你在佛门修福,将来福报在哪里?佛在经上跟我们说,你修上品十善,你将来得天身,到天上去享天福;你有五戒、有中品十善,你来生到人间来享福,你不失人身。

17) 六祖讲“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世间有没有过?过太多了,什么叫不见?不是你眼睛没看见,不是耳朵没听见;眼也见,耳也听,眼见耳听为何不见?心清净,没有放在心上。

18) 古人说,“三天不读圣贤书,面目可憎”,现在人处今天这个社会,一天不听经,就被境界所转,这是真的。

19) 依智不依识,智是理智,识是感情,学佛的人不要感情用事,头脑要冷静一点,要理智一点,才不至于做错事情。所以要冷静、要理智,决定不能感情冲动。

20) 清净平等觉,换句话说,就是纯净纯善。于是我们就明了,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都是菩萨修行的大道场,修行在这里修。

关于净空法师名言语录精华

1) 佛法讲慈悲,慈悲从哪里表现?从“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2) “无我、无私”,我常常念着这两句话。我们学佛,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就从这个地方转。

3) 现在有许多人修布施,能不能度悭贪?不能,因为他是为贪心才去布施的。听说佛门是一本万利,“舍一得万报”,所以他才肯布施;如果告诉他,布施没有好报,他才不布施。这样修布施,是增长贪心。

4) 我们嘴巴里讲学佛,哪一天真正地跟佛学过?那学佛学的什么?学佛的存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佛心,我们用这个心,对一切人、对一切物,没有分别,怨亲平等,这就是学佛。

5) 中国人常常说“心有千千结”,这个结是什么?你的忧虑、忧愁、牵挂、烦恼。我们六道凡夫确实真的是心有千千结,这结打不开,为什么打不开?放不下。

6) 佛法讲业报,有共业、有别业,这个社会大多数人造罪业,这是共业,我们也没办法不能不受牵连;我们自己不造,这就是别业。在这个共业苦难的社会当中,我们还能够侥幸平平安安度过,这是别业果报。

7) 讲没有用,讲的话好听,你能做到吗?我们必须要做出来给人看,这是觉悟的人他才会干这个事情。这种事情,在现在的社会,人们把它叫做傻事;有智慧的人,人们把他当做傻人!

8) 佛法永远是慈悲的,永远是和谐的,如果家庭不和,那你就要特别留意,要认真地去反省,你要肯定佛法没有错误,是你自己学错了!

9) 这个世间人善变,喜怒无常,人家跟我们很好很好,你要知道,那是假的——人家对你怎么好,最后对你不好了,把前面好处都一笔抹杀了。这就是什么?感情用事。感情用事,无不是业,无不是罪,那就大错特错了!

10) 经读多了、听多了,对于这些事情知道得很清楚,自己也会讲,为什么还会被它障碍?这就是一些人所说的“看得破,忍不过”。为什么忍不过?习气太重,也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太重了,我们没有在这上下功夫。

11) 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确实能治众生一切病,能治众生烦恼病,能治众生妄想病,能治众生牵肠挂肚的一切病,能治众生生死病,所以释迦牟尼佛赞叹阿弥陀佛是大医王。

12) 造业,业因遇到缘,果报必定现前。特别是毁谤圣教,叫别人闻不到正法,叫人家没有机会转迷为悟,你这个罪怎么得了!如果受害的人多,受害的时间长,所有一切受害人的罪业,你一个人承当,那个麻烦就大了!

13) 释迦牟尼佛在《弥陀经》上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你的心是孝悌忠信,身是礼义廉耻,行是仁爱和平,你是“多善根”、“多福德”,你遇到这个法门是“多因缘”,这三个条件具足,那你就决定往生。

14) 正是中国古人所讲的,“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人很糟糕,被聪明给耽误了,这是世智辩聪,是佛法不取的。一定要老实,老实非常可贵。

15) 心清净,智慧现前,你看看,一、两年效果就收到了,所以,我们要懂得一门深入!学佛有什么好处?“佛法德用”。这个德跟得到的“得”是一个意思,古时候这个德是通用的。你所得到的是什么?是“大觉”,得到的是智慧。

16) 诸位同修要记住,无论在世法、在出世法,你学东西一定要专,你才会有成就;你学的东西太多、太杂了,你就分心了,你要想成就,当然就困难,所以必须把心力精神集中在一处。

17) 凡是不变的是真的,有变的即非真。凡夫执有,二乘执空,这是凡小的毛病;大乘两边均不著,对于宇宙人生一切通达,谓之般若。无始以来,我们被烦恼所熏习,实在太久了,财色名食睡是地狱的五条根,天天以五欲熏习,乐此不疲。

18) 我们今天在这个世间,到处都有灾难,随时都有灾难,我们只要心善,就能改善山河大地,这就是境随心转。所以,灾难虽然频繁,大家也不必惊慌;真正值得惊慌的,是我们的贪嗔痴慢没断,这个事情才是大事情!

19) 佛门常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真正的慈悲。这个慈悲心是从本性里面生的,自然流露的,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没有说对这个我特别喜欢,那个讨厌,没有。

20) 我们中国人常讲人格,做人的资格是什么?那就是这五个字——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我们要是做到,来生不失人身,你还是到人间来。为什么?你具足人道的条件,这条件具足,你不会到其他道里去。

21) 善人、恶人,都是修行人的一面镜子!善人是我们的大善知识,恶人、冤家对头也是我们的大善知识,没有这些人,我们不能成就。

22) 这个事情,诸佛如来帮不上忙,要靠自己,诸佛如来只是提醒你而已。诸佛如来告诉你,你有业障;再告诉你检查业障的方法,怎么样把业障找出来;再教你消除业障的方法。消业障,得要自己做,自己不干,业障不能消除。

23) 如果你对待一切人还有分别,我喜欢这个人,我讨厌那个人,你这个念头是迷、是惑,是在造业,你没有觉。觉心是真心。你不是用真心,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你还是生死凡夫,正是古德所说“喊破喉咙也枉然”,没用!

24) 学佛必须发大心,万万不可有倚赖心,要有独立的精神,靠人靠不住,英雄豪杰都是由无依无靠的环境中起来的。佛所说的皈依三宝,依靠三宝,是教众生依照佛的教训,自行起修,不是依赖佛菩萨赐与什么。

25) 改过是修福的基础。修福先要改过,就是先要消灾。先不求福,先消灾,修的福才能真正得到受用,诸佛菩萨、天地鬼神赐福,我们才能接受。积习不消除,去修福,福来了往往造更大的罪业。

26) 《地藏经》上讲堕地狱,地狱有三重:身造的罪业少,堕的是小地狱;口业是堕十八层地狱,这是堕大地狱;念头那就更重,所谓意业,堕无间地狱。

27) 那个善的标准是万缘放下。放下,不是事上放下,是心上放下。无论什么事情,世间善法、不善法、佛法、非佛法,统统放下,就是这一卷经、一句名号,就成功了。

28) 我们修行最关紧要的,就是要放下是非人我,因为这是最严重的障碍。是非人我放下,绝不谈是非,绝不听是非,绝对不说是非,我们的心就清净了。

29) 佛法是为道,不是为学。老子说得很好,“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道修什么?就是修的清净心。

30) 布施,这里头有财布施,有法布施,有无畏布施。财里面有内财,有外财。什么是外财?身外之物是外财。用我自己的身体劳力、智慧,为大家服务,这属于内财。外财要布施,内财也要布施。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