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要防止什么

2016-12-01

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国内外许多企业因为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而长期保持企业经营业绩的稳定增长和企业规模的有序扩张。那么企业文化建设要防止什么?

企业文化建设:防止重创建轻改进

企业文化建设的渐进性和潜移默化特性,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企业内外部条件与环境的变化,需要在传承原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新的环境变化,不断对企业文化进行修正、调整、补充、更新和发展。

因此,企业文化要跟上企业变化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破旧立新,保持企业文化的生机和活力。目前,很多民航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科学具体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少数民航企业甚至将企业文化搞成政绩工程。上级要求搞企业文化,于是急功近利,“大干快上”,采取揠苗助长的方式加快文化建设的进程。一旦建立起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就“大功告成”,没有坚持企业文化持续改进原则,造成僵化、教条的企业文化,引起员工反感和管理层次的断档。只有遵循企业文化与时俱进的特点,坚持创建与持续改进并重,建立起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发展的企业文化,才能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平稳地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防止重外化轻内化

企业文化建设不仅要注重企业视觉识别等“外化”工程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将企业文化理念“内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要通过文化建设改善企业软环境,提升企业软实力,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激励力、创新性和一致性,使每个人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促进各项工作持续发展。

然而,从现实来看,有些企业为了完成文化建设任务,提出几个口号,张贴几条标语,制定几项制度,统一着装,搞一些活动,认为这就是企业文化建设,最后的结果是形式上火热,收效却甚微。这种只注重“外化”表层的形象工程建设,一味在视觉识别和环境建设上做文章,而对思想作风、制度建设、流程再造和工作效能等“内化”工程重视程度不够,就会造成“笔下文化”或“墙上文化”现象。虽然有文化,却始终不能落地;虽然表面上企业活力无限,实际上却外强中干,一盘散沙。

企业文化建设:防止重上层轻基层

企业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是企业领导者的文化,是从企业创立开始,一代代企业领导者在企业发展及管理实践中,系统设计、长期积累的产物。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上层领导者的个人文化,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企业文化的设计、培育、提高乃至创新一刻也离不开企业的基层员工。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从员工中来,到员工中去,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

但是,在相当多的企业中,往往看不到基层员工蕴藏着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惯用的做法是依靠个别企业高层管理者或外聘咨询公司专家“关门”设计。有些企业虽然在企业文化创立的调研访谈阶段,也以一定形式征求了部分基层员工的意见,但往往流于形式,不能做到“唯上”与“唯下”的统一。殊不知,基层员工是企业文化理念的最终贯彻、落实与展现者,外界对企业文化理念的认同,最直接的感受就来自基层员工的一言一行,来自他们的价值观念、服务理念和行为规范。

企业文化建设:防止重系统轻个性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当前诸多民航企业采取外聘咨询公司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情况下,作为专业的咨询公司,对企业文化的系统性把握很强,但对企业自身特点往往把握不够,甚至出现直接移植相关联企业的文化,脱离自身企业实际的情况。初看起来,企业文化的各要素,如文化主旨、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口号、企业标志等一应俱全,各项内容似乎也与企业“挂得上钩”,但总觉得提炼得不贴切,不能百分之百与企业的内外部发展环境,与企业员工的文化取向完全匹配。

原因就在于这样的企业文化缺乏鲜明的企业个性。民航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和军队文化的影响,统一生产、统一调配、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产品等从形式到内涵常常与别的企业相似或雷同。有的民航企业的企业精神虽然很具有时代意义与进取精神,但如果把它放到铁路企业、军工企业似乎都行。几乎所有的民航企业都提出了“安全第一”“旅客至上”等一系列口号,唯独没有突出自身个性特点的宣传。文化缺乏个性,就会缺乏吸引力和黏合力,企业也会因此失去竞争力。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