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地理地质毕业论文标准范文

2017-03-08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不只是便利,还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伴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地质灾害发生的次数也在不断增加,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地理地质毕业论文标准范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地理地质毕业论文标准范文篇一

《 浅析煤矿矿区的综合地质勘探与煤炭资源的开发 》

论文关键词 地质勘探 煤矿 开发

论文摘 要 简述在煤炭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采用的几种地质勘探方法,采用综合的地质勘探方式可以有效的探查煤矿矿区的地质情况,为煤炭的后续开发提供依据。

煤炭是中国的第一能源,煤炭生产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东部许多老矿区的开采深度均在-800m以下,一些新建矿井的覆盖层厚度便达600m,开采深度为-1000m左右。因此,中国东部煤矿已经进入深部开采阶段。深部开采矿井均为高产高效矿井,对煤田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查明煤层中落差5m左右的断层、幅度5m左右的褶曲、陷落柱和采空区的空间分布形态,同时查明与水文地质条件与瓦斯突出条件密切相关的煤层顶、底板岩性。

目前,煤矿深部开采中的地质勘探技术是以地球物理方法为先导,其它基础地质手段加以配合,依托计算机技术实现地质工作的动态管理是煤矿深部开采地质勘探的特点。其工作模式可分为三个层面:1)井田范围主要可采煤层开采地质条件评价;2)采区地质条件勘查;3)综采工作面地质条件超前探测。

而从现今的发展方向来看,煤矿深部开采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将地球物理方法、基础地质勘探手段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利用三维地震、瞬变电磁、矿井物探、地面钻探和井巷工程等多元数据,查明采区内断层分布、煤层埋藏深度与厚度、岩溶裂隙发育带的分布和隔水层厚度等。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平台建立矿井多元信息集成系统,把三维地震、瞬变电磁、矿井物探、构造地质、水文地质等多元信息进行复合、综合分析后建立预测与评价模型,实现地质资料的信息化、数字化和可视化,为开采地质条件的快速评价、生产地质工作的动态管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变对策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煤矿由于受矿井地质条件差、断层发育、煤厚变化大等地质因素的影响,造成生产接续紧张,单靠一种勘探手段很难摸清煤层赋存状况及构造发育规律,采用综合勘探方法,多种勘探手段结合并用,地面采用三维物探手段,井下先期施工多用途探巷,配合钻探及井下物探等手段,针对影响生产的地质因素开展各项专题研究,不断进行资料的动态综合分析,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为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有利的地质保障。

合理选择勘探目的层,充分利用井下巷道,以大流量、大降深的井下放水试验为主,钻探与物探相结合,多种方法相互验证、相互补充的综合水文地质勘探方法,是查清类似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解放受水害威胁的下组煤的有效技术途径。

1 传统水文地质勘探

1.1 方法

受岩溶承压水威胁的矿井,底板突水是各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突水机理主要包括:1)岩溶裂隙水网络的发育情况,是发生底板突水的物质基础;2)隔水层的厚度及岩性特征,是突水的制约因素;3)采矿活动造成底板的破坏,是底板突水的诱导因素;4)断裂构造及原生构造裂隙的发育程度,是导致底板突水的关键因素;5)水压与矿压的偶合作用也是导致底板突水的重要因素。因此,水文地质条件的探查范围包括了岩溶裂隙水网络发育规律、隔水层的厚度及岩性变化、断裂构造及底板裂隙的发育规律及发育程度、含水层水位变化规律等。

1.2 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而任何一种单一的勘探方法,只能大致探明某一种突水因素,如:采用传统的地面钻探、抽水及注水试验,只能探明某一点的岩溶发育及富水情况,对于整个开采范围的富水规律难以有效的探明。另外,矿井突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不可能用一个统一的规律进行描述,也就是说,随着空间的变化,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各类突水因素在突水过程中的作用相互交替变化,如:断层导水型突水,构造的突水机理起到了主导作用,而底板破坏型突水,采矿动压是突水的关键因素。因此,要防止底板突水,就必须对各类突水因素进行全面探查,有针对性的实施综合治理,才能有效的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对水文地质条件的探查,采用单一的探查方法显然是不够的。

2 采用综合方式进行地质勘探

2.1 采区地面地震勘探

采区设计前,通过采用地面地震勘探手段,查明采区构造形态和断层发育规律,查明煤层赋存状况及底板起伏形态,对影响开采的含水层富水性进行评价,并提出水害防治措施,为采区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同时本阶段的主要工作也是进一步查明采区范围内的小构造,包括落差5m左右的断层、陷落柱和采空区的空间分布形态,根据采区衔接的要求,应提前布置实施。现已成熟的探测技术包括三维地震勘探、瞬变电磁法、矿井直流电法和钻探。地面物探方法较矿井物探方法施工简单,探测效率也高,但受到地表条件的限制。因此,在地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三维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是首选方法。

2.2 微动测深勘查

微动是一种在时间域和空间域都极不规则的震动现象。根据波动理论,微动记录既包含有体波也包含有面波。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微动的震源是在地表面或海底面,在微动中的面波成分相对于体波成分来说占绝对优势,微动测深勘查方法就是利用这一占绝对优势的面波来反演地下地质结构的方法。同时,依据观测形式的不同微动测深探查主要分为一下几种形式:1)单点勘查。单点勘查方式观测台阵,一般由两个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内接正三角形)组成,在圆心和圆周上内接正三角形顶点处各设置一套微动观测仪。这种观测方式勘查深度与台阵的大小成正比。根据勘查深度的要求,可采用由3个或3个以上不同半径的同心圆组成观测台阵;2)测线勘查。

在煤田勘查这种大面积勘探中,单点勘查已经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可采用测线(剖面)观测系统,获得S波速度剖面成果图。在测区内按一定间距布置这样的测线,可实现二维微动测深勘探,并反演测区三维S波速度结构,结合钻孔及其它地质资料,可进一步解释速度异常区域的地质意义;3)平面探查。在矿区或者要求更精细的勘探,在仪器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可采用平面观测,并反演测区三维S波速度体,从而圈出速度异常体或者面。

2.3 井下钻探及综合物探

在放水试验对主要含水层的富水性达到宏观控制(矿井、采区)的基础上,对富水区的每一工作面,针对不同的条件,采用各种物探手段,探明局部导水构造、隔水层变薄带及局部富水带,再用少量的钻探手段进一步验证,有针对性的重点布置注浆改造、疏水降压等治水工程。

1)井下直流电法透视:从大的范畴来说,井下直流电法透视仍属于矿井直流电法。其目的是探测采煤工作面内部的导水构造、底板含水层的集中富水带。许多矿区的研究和试验证明,井下直流电法透视是探测水文地质异常区最为有效的物探方法之一。2)TEM探测:瞬变电磁法(简称TEM),它是利用大功率的发射装置向铺设在地面的矩形线圈(或称发射框)发送双极性大电流,在电流开启和关断时,由于电磁感应作用产生电压脉冲,电压脉冲的衰减产生感应磁场(即一次磁场)。一次磁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地下介质中产生涡流。地下涡流的变化又生产二次磁场,由于不同地质体其电性特征存在差异,其二次场的衰减亦存在差异。因此,通过研究二次场的衰减规律,可达到推测、分析地下地质异常体的目的。TEM探测可以探测不同高程的相对富水区,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水措施。3)弹性波CT:即地震层析成相技术,可以推测主要构造的发育情况,但由于该项技术起步比较晚,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提高。4)瑞利波:利用瑞利波探测技术可以对掘进巷道前方的地质异常体,特别是断裂构造进行超前探查,预防突遇断层出水。该项技术对于探测前方构造效果较好。

另外,通过坑透、槽波、脉冲干扰试验等手段,也可以探测地质及水文地质异常区。综上所述,对于受底板岩溶水害威胁的矿区,对水文地质条件的探查,应以各种规模的放水试验为主要探查手段,以此为基础,采用多种物探及钻探手段,对局部的水文地质异常区进一步查明,达到相互补充、相互验证,充分体现多种勘探方法的综合效应,可取得十分显著的技术效果。

3 结论

煤矿开采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将地球物理方法、基础地质勘探手段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利用三维地震、瞬变电磁、矿井物探、地面钻探和井巷工程等多元数据,查明采区内断层分布、煤层埋藏深度与厚度、岩溶裂隙发育带的分布和隔水层厚度等。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平台建立矿井多元信息集成系统,把三维地震、瞬变电磁、矿井物探、构造地质、水文地质等多元信息进行复合、综合分析后建立预测与评价模型,实现地质资料的信息化、数字化和可视化,为开采地质条件的快速评价、生产地质工作的动态管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变对策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田茂虎,马培智.埠村煤矿下组煤综合水文地质勘探方法[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33(2):59-60,63.

[2]赵艳斌.综合地质勘探方法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J].煤矿现代化,2008,4:49-50.

[3]卜昌森,张希诚.综合水文地质勘探在煤矿岩溶水害防治中的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01,29(3):32-34.

[4]吴钦宝,陈同俊,陈凤云.中国东部煤矿深部开采中的地质勘探技术[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20(2):370-373.

[5]王家兵.深层岩溶供水水文地质勘探方法的探讨[J],煤田地址与勘探,1994,22(3):32-35.

有关地理地质毕业论文标准范文篇二

《 基于气象因素的地质灾害预警报系统研究 》

摘要分析了地质灾害预警报系统的建设原则、目标及工作流程,并针对基于WebGIS的灾害预警报系统的组成和实现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气象因素;地质灾害;预警报系统;WebGIS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常见灾害发生的地域广、频率高,具有较强的破坏性。研究表明,除地质构造及人类活动外,气象条件也是形成地质灾害的一大原因,暴雨或连续降雨常常是触发地质灾害的直接因素。因此,如何通过对雨情的监测提供可靠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1地质灾害预警报系统概述

目前,在气象部门的协助下,许多地区的国土资源部门都相继建立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灾害的风险预报是指在收集和集中监测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地质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等可能对社会经济、群众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提前发布风险预报,并为政府部门、有关单位及广大民众提供应对的措施和指导。气象监测(特别是雨量监测)系统和基于WebGIS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组成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平台,在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范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1]。

1.1预警报系统的建设目标

预警报系统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时效高、预警报信息内容全面且准确可靠的地质灾害预警报体系,为相关政府部门的决策和灾害地区群众的减灾措施提供科学、及时、有效的信息指导。充分利用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在已获取的大量气象探测和灾害性天气监测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存贮、处理和分析,建立地质灾害预警报服务平台和流程,根据决策服务的要求,提供连续无缝隙的地质灾害预警报信息[2]。

1.2预警报系统的工作流程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主要由监测系统和预警报系统2部分组成。启动气象信息收集、地质灾害信息收集以及信息发布自动生成等模块后,通过实时监控雨情,一旦降水因子达到相应的监测指标,系统即可在决策中心进行数据分析,生成地质灾害预警等级,并在确定信息发布后,利用短信、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按照预警等级对特定部门及相关群众发布警报信息。

2地质灾害预警报系统的组成及实现

基于WebGIS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中,灾害信息的汇集及预警平台是数据信息处理和服务的核心;气象监测系统具有雨情报汛、预警等功能;群测群防预警系统则包括预警发布、警报传输和信息反馈功能[3]。要实现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建立高效稳定的应用平台

高效稳定的应用平台为整个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正常运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应用平台依赖于完善的数据信息、高科技的硬件设备、成熟的先进软件环境及规划合理的结构设计。 数据库是地质灾害预警报系统的核心部分,除实时采集和发布的雨量数据、预报雨量数据、雷达图、卫星云图和台风信息等气象数据外,当地行政区域图、区域地理信息及区域内的群众信息等,都是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系统应由用户界面、后台管理系统、数据交换平台(EAI)、后台管理应用核心构件群、WebGIS组件、Microsoft.NET应用服务器平台及其他系统组成。先进、灵活、适用的软件架构符合管理信息化的要求,以构件化设计为核心,实现事件触发、数据驱动、参数设置的开放可行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管理平台。

2.2科学合理的灾害等级划分

灾害等级的划分关系到预警报启动的决策、预警报信息的发布范围及发布对象等,在地质灾害预警报系统中,需要给予特别的重视[4]。依照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地质灾害预报等级标准,预报等级可分为5级:一级为可能性很小;二级为可能性较小;三级(注意级)为可能性较大;四级(预警级)为可能性大;五级(警报级)为可能性很大。从预警报系统的角度分析,一级和二级灾害没有实际预警意义,预警工作由三级开始启动,应围绕三至五级地质灾害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3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预警预报系统将为防灾减灾的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指导,因此,必须保证其安全性和权威性,安全是系统设计的关键[5-6]。首先,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网络安全的问题;其次,注重系统的整体维护是延长系统使用寿命的重要保障。此外,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的联系均以特定的接口程序来实现,当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或相关系统出现故障时,不会出现系统间的相互影响。在系统的运行中,应保留详细的操作日志,出现问题可以查明错误原因,及时恢复,并为系统的科学评价提供依据。

3小结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是一项长期工作,涉及的部门多、范围广,须参考的因素多而复杂。因此,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并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建立顺畅的信息链,为相关部门和群众提供即时的、权威的、人性化的信息指导,将地质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

4参考文献

[1] 丁建武.湖北省气象预警报网建设现状及对策[J].湖北气象,1996(4):7-8.

[2] 马文瀚,陈建平.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研究综述[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7,18(1):6-9.

[3] 周之栩.基于GIS的湖州市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报系统[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

[4] 杨顺泉.突发性地质灾害防灾预警系统方案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2,13(2):109-111.

[5] 徐玉琳,孙国曦,陆美兰,等.江苏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6,17(1):46-50.

[6] 李应真.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10(9):178-179.

有关地理地质毕业论文标准范文篇三

《 中国传统聚落营造思想研究 》

论文关键词:传统聚落;聚落景观;宗族意识

论文摘要:深入解析了中国传统聚落所具有的自然生态特征、景观特征,旨在研究其背后的思想文化根源,希望借此能对现代村镇的建设活动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传统聚落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其间经历了漫长和复杂的蜕变过程,得以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与聚落景观,不仅充分展示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还为人类提供了一个与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空间,其内敛、朴实、人性化的特征,均是当代城镇缺失和需要吸收借鉴的地方。

1传统聚落特征分析

1.1自然生态特征

1.1.1尊重自然,因地制宜。传统聚落擅长利用地形、地物,故而聚落多因地制宜,空间布局不拘形式,格局自由,由此成就了顺应山势的山地城镇、临水跨溪的沿江城镇,这一独特的聚落景观。石柱西沱就是山地城镇的典型代表,整个城镇顺应山势,从江边垂直向上攀岩,建筑亦沿千步云梯爬沿而建,整个城镇契合地形高低起伏,与自然完美结合。

1.1. 2契合环境,彰显人性。传统聚落十分重视对周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借助聚落选址、空间布局、建筑形制以及建筑材料等与地方环境紧密衔接,求得和谐统一。如我国南方地区建筑普遍小巧宜人、姿态轻盈,屋檐出挑深远,不仅适应了多雨、炎热的气候特点,也与南方人细腻、内敛的个性特征相得益彰,展示出聚落人性化的特点。

1.1. 3效法自然,浑然天成。传统聚落在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习俗,故而聚落多就地取材,巧用自然。如西南山区,盛产石材、木材等资源,故而城镇多以干阑式木结构和羌族石砌建筑群为主;闽西、闽南等地,由于采石用土较为方便,于是呈现出大批方形或圆形的土楼建筑群。由于受资源条件的制约,各地表现出不同的地域风格,但均与自然环境紧密衔接,表现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大有“宛若天生、浑然天成”之感。

1.1. 4路即轴线,尺度宜人。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变,城镇布局契合地形、地貌多采取曲轴线处理的手法,即不强求一律,不和自然争强弱,街道随地势随弯就弯,遇转则转,成为城镇发展的主要轴线,城镇亦沿道路两侧展开布局;城镇规模也由于受地形、交通方式、生产活动、土地供给能力和农业耕作半径等因素制约,规模相对较小,故而聚落尺度宜人,空间环境亲切、舒适。

1.1. 5独立、完整的人工生态系统。传统聚落常选址于冬季风小且日照多,夏季有凉爽山谷风、河风,近水源之地,且多规划布置于河岸的凸起地段,这一地区不仅可避开河水的冲刷,还会因泥沙的不断沉积扩大聚落可耕、可居的场所面积;并通过与周边自然环境的紧密衔接,形成山、水、城三位一体的格局。徽州宏村坐落于雷岗山、左右护山之间,既可挡北风之烈,左右山峰又互成椅角之势,形成极其安全的地理环境;通过外围水体的引人形成了一个大型的水域—月沼,不仅解决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消防等用水需求,还极大改善了区域的小气候环境,在真正意义上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工生态系统。

1. 2景观特征

1.2.1异彩纷呈的地域景观。传统聚落由于区域地理位置的不同,所受自然条件、地方文化、风土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各异,故而在聚落景观上体现出不同的地域风格。如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云南傣族的“芭蕉、竹楼、缅寺”,湘黔侗族的“鼓楼、风水桥”,四川临江聚落的“吊脚楼、坡屋顶”,西北高原的“窑洞”景观等。

1. 2. 2形胜取意的符号景观。传统聚落为祈求平安、保一方稳定,除十分重视聚落选址,还在聚落形态和空间布局方面大做文章,形成特殊的空间格局。如芙蓉村为期望后代人才辈出,子孙发迹,以“七星八斗”立意构思,整个村落以七颗“星”加以控制,联系东、西、南、北4条道路,构成完整的道路系统;又以“八斗”为中心分别布置村落的公共活动中心和住宅区,并通过流水系统将8个区域沟通串联,构成一幅大型的图案景观。

1.2.3秩序井然的形态景观。传统聚落由于规模小,等级低,加之受地形、地貌等因素制约,更强调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受中国尊老爱幼传统习俗和尊卑贵贱等级思想的影响,村落通常以族中长老领地为基准,由内向外自然推进,形成若干个居住组团,且约定俗成村东为长房,村西为次房,由此形成秩序井然、分区明确的聚落组团,展示出一种奇特的形态景观。

1.2.4寓意深远的节点景观。古人十分讲究尊重地形、地物,强调在自然中寻求秩序,尤其体现出对特定自然物的崇拜,于重要节点处常保留特定物件或栽种特定植物,以此寄寓整个村落的兴衰祸福,故而受到极大的重视。“风水树”就是其中的一种,云南大理的白族就将大榕树视为生命与吉祥的象征,故而几乎每个村落都种有大榕树,且整个村落以大榕树为中心展开布局,构成整个村落的中心和地标,由此形成村落一大重要的节点景观。

1.2.5色彩斑斓的立面景观。受地形因素制约,聚落多随地形高低起伏,上上下下,人字山花墙面亦层层上叠,且暴露出大量建筑的侧立面,展示出数以百计的方格子,由此呈现出层层叠叠、纵横穿插、错落有致的城镇外轮廓空间,黄白相间的方格子不仅增添了景观的层次感,还极大地丰富了视觉效果,成就了城镇色彩斑斓的立面景观。

2传统聚落的思想文化探源

传统聚落之所以呈现出独特的自然生态特征和景观特征,除了体现出尊重自然、适应自然的结果外,更多地折射出文化的深层次内涵。

2.1生态理念中国传统哲学十分讲究“天人合一”的有机思想,强调把人看作大自然的一部分,故而人类居住的环境特别注重自然山水的保护,强调因借自然,强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由于枕山可挡冬季寒潮侵袭;面水利于生产、生活、灌溉、行船,又可迎纳夏日凉风,调节区域小气候;坐北朝南可获得充足的日照;良好的植被既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又利于调节小气候,丰富聚落景观,故而传统聚落多选择“枕山面水、坐北朝南、植被茂盛”的地理环境。除了对自然的尊崇,传统聚落还表现出对白然极大的适应能力,各地所具有的不同的聚落景观呈现出不同的建筑形制和空间格局,均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主动适应。如四川沿江地区由于山势陡峭,故而城镇只得“吊脚为楼”以节省空间;加之气候炎热,城镇建筑多设天井,并采用出檐深远的坡屋顶,以此达到降温排水的目的。

2. 2宗族意识中国古代是一个典型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遵循以父系血缘关系区分嫡庶亲疏的宗族礼制,外化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各个方面,物质形态主要体现在聚落空间组织、层次分布、房屋等级等方面,故而聚落多以宗祠为中心,呈“向心式”的空间布局模式。不仅如此,宗祠建筑在建筑形制、建筑体量、建筑材料和建筑色彩等方面,也均与其他建筑存在明显的差异,使其在众多建筑中脱颖而出,成为整个家族的“精神空间”和“引力场”,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势。由此可以看出,宗族意识不仅在传统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聚落空间和聚落景观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 3耕读文化“耕为本务,读可荣身”,一直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时期的至理名言。由于受自给自足生活观念的影响和儒家理学思想的长期教化,传统聚落多取法自然,尺度宜人,少人工雕琢的痕迹,形成青山绿水、古朴典雅的聚落空间,以此体现“耕者”坦诚、率真、淳厚的胸怀和“读者”崇尚淡泊、潇洒脱俗的个性特征。如楠溪江苍坡村就以“文房四宝”规划布局,其中笔街直指西面笔架山,村东西各开二池为砚池,砚池旁各置一条石,意为墨,方正的村落如同一张白纸,以此寄寓村民“兴文运、出人才”的美好愿望,充分体现出耕读文化对传统聚落规划布局、聚落景观等方面产生的重大影响。

2. 4风水理论传统聚落普遍选择有山、有林、有田、有水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且多布局于土地肥沃、人身安全、生活方便、风光优美之所,是理想的趋吉避凶的生活场所。不仅如此,传统聚落还通过对周边地理形制、聚落形态的构建,形成特殊的象征性符号,以此寄寓趋吉避凶、光耀门嵋的愿望。上里古镇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占镇背山面水,后面山势蜿蜒,山脉层层拔高,植被繁茂,若干河流在此汇聚,上里居于河流相交的夹角内,有“财源”汇聚宝地之意,周围18个馒头式的小山环护左右,又兼十八罗汉呵护上里古镇之寓意。又如安徽绩溪县的冯村,不仅村落四周地形环境安定祥和,颇具安全感,而且还将村口处几座护卫的山头命名为狮、蛇、龟、象,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2. 5多元文化的融合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有56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杂居在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共同的生活促进了民族间文化与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体现在聚落空间、建筑单体上,即表现为异域建筑风格、建筑形制的相互借鉴和拼接,使得本土建筑风貌被频频打破,出现一幕幕奇特的异域景观。如四川本土的硬山式屋面,受移民文化影响,被植人了“外向、张扬”的峰火山墙,打破了原有“内敛、保守”的个性特征,为其增添了另一番韵味;又如原本兴盛于我国北方的廊坊街,经移民传人南方,与南方多雨炎热的气候特点相得益彰,故而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成为城镇又一道独特的异域景观。

3结语

该研究通过对中国传统聚落自然生态特征、景观特征,及其形成的思想文化背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展现出传统聚落不仅十分强调整体的概念,提倡尊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还十分尊重历史,尊重保护地域特色的文化理念,这一切都是现代文明社会所缺失和需要吸收、借鉴的地方,故而希望能对当前村镇的建设活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有关有关地理地质毕业论文标准范文推荐:

1.地质毕业论文范文

2.地质毕业设计论文范文

3.地质学毕业论文范文

4.关于大学地理论文范文

5.关于地质工程毕业论文

6.关于地质实习报告范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