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2017-05-27

目前,心理学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其中,心理学对教学改革的影响也受到很多学校和教师的关注,为了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心理学运用在自己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一

《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立志向,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时期。高中生以旺盛的精力吸取着一切科学知识的成果,点燃智慧的火花,探索人生的意义,树立远大的理想。教师应该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体育课既要帮助高中生强身健体,更要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主要采取观察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随机选择高二学生为对象,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研究,验证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心理学 教学方法

一、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1.不稳定性。诚然,高中生的思维能力较从前有了极大的发展。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理解,不再局限于通过课本或课外读物认识外界事物。这个时期,他们的意志品质还在发展,克服困难的毅力还不够,他们往往把坚持与执拗,勇敢与冲动、冒险混为一谈。他们热情、敏感,但仍显幼稚,容易冲动,容易偏激。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他们常常感到困惑、焦虑,对家长、教师存在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另外,生理上的剧烈变化,会给他们带来所谓的“青春期骚动”,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和剧烈的“性困扰”等。

2.进取性。由于生理逐渐发育成熟,心理迅速发展,高中生精力充沛,血气方刚,不安于现状,上进心强,积极进取,颇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要求实现自我价值。他们都在设计自己的人生蓝图,虽然这种蓝图是模糊的、不确定的。

3.自主性。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都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挣脱父母的约束。他们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热衷于向外人显示自己的才能。他们开始对父母和老师的意见不轻信,不盲从,要求有事实的证明和逻辑的说服力,对许多事物都敢于发表个人意见,并为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与家长或老师据理力争。这个阶段被心理学家称为“心理断乳期”。

4.闭锁性。高中生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但又不轻易表露出自己的心境,心理的发展呈现出封闭性的特点。不少高中生喜欢上网写日志,却有自己的私密空间;在同学中很健谈,在长辈面前却显得沉默寡言。他们容易感到孤独,希望被人理解。他们热切寻求理解自己的人,只有对知心的同龄朋友,才会坦率地说出内心的小秘密,与同龄异性朋友的交往也随之密切。许多家长最关注的“早恋”问题因此萌芽,其实这是两性间的正常交往。

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理论,教师应掌握以下几点教育心理学理论:

第一,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只有认真探索和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规律,才能取得应有的教育和教学效果。

第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符合学生的心理学习规律。

第三,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要做到这一点,就是使教学程序与学生的认识过程相协调。

第四,教师要培养学生成为自己的教育者。

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体育教师应针对高中生的特殊心理,采用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及指导体育锻炼。

1.语言教学法。注重运用各种形式的教学语言达到教学要求和目的。教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结合学生心理特点,运用不同教学语言(组织性语言、目标性语言、评价性语言、讲解性语言、提高性语言)强化教学效果。针对当今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与需求,在教学中引入相关健康教育内容,讲述青春期身体发育规律,消除学生由于身体变化引发的恐慌心理;引导学生树立身体美的正确评判标准,尽量减少社会娱乐媒体盲目追逐骨感美而造成学生对审美标准的偏差。青春期的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对关于自己的评价非常敏感,教师要在教学中小心措辞,避免使用过于激烈的语言而引起冲突。要多鼓励少指责,多讨论少命令,多倾听少批评,多微笑少苛责,具体语言运用法应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2.分层次教学法。由于男女学生在青春期身体、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采用分层次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安排教学内容,特别是女生和运动能力偏差的对象,让他们相信自己具备运动的潜能与天赋,并可以将其发挥出来。针对青春期学生关心体重,注重体型的心理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讲述科学的原理与方法,引导学生采用运动方式促进身体发展和形体塑造,从学生对理想身材、控制体重的内部需要调动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只有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对象,采用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探究教学法。青春期的学生产生所谓的叛逆并不是故意刁难教师,而是更多地进行独立思考的开始。无论是哪个层次的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并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始终是全体教育的核心灵魂所在。青春期正是一个人独立性、自主性快速发展阶段,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个阶段对人终生成长的重要意义,而给予学生更充分的自主选择和发展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探究性学习策略、小群体教学模式等方法,鼓励学生在参与体育课堂教学中自我设定目标、自我计划、自我监控与评价,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

4.讨论、自主教学法。教师应避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增加讨论环节,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并将学生的合理建议及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当学生与教师发生争执时,教师要更多地倾听学生的观点,不要一味地使用权威压制;教师要努力成为所教授领域的专家,让学生敬服,让学生在运动健身和体育锻炼相关领域认定教师就是最权威的专业人员。在教学中要更多地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在体育运动中,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耐心,理解他们,保护他们的自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具备全新的学生观,只有在这样一个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才能够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及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让学生在独立自主的情景下学习,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5.游戏比赛教学法。根据高中生积极进取的心理特点,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以及在比赛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可以满足他们的进取心,激发他们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

6.循环变换教学法。根据高中生心理不稳定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可多选定若干练习手段,设置若干个相应的练习点,逐点依次循环练习。根据教学任务,可以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反复进行练习,也可以变换条件地进行练习。多关注学生的不平衡性及动荡性,应用变换循环练习方法,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

以上几种具体教学方法是我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及多年研究实验总结出来的,也是常用的有效教学方法。教师只要在日常教学中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状况,并结合心理学原理,采用各种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就一定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裴斯泰洛齐教育文选(第一卷中译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1.

[2]章志光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第三版.

[3]张万兴.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安全手册(第三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4]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10(总206-208期).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