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哲学的论文
叔本华悲观主义的哲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本体意志论”基础之上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叔本华哲学的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叔本华哲学的论文篇一
一、 世界的本质是生存意志
在人生观上,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禁欲忘我,其悲观主义产生于西方哲学从传统的理性主义和基督教信仰向现代意志主义的转变过程中。叔本华把世界的本质看作是“生存意志”,而意志又是无法满足的欲望,人生就是痛苦。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不同于他同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取消自体的做法,他坚持物自体,并以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叔本华将他著名的极端悲观主义和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
二、 叔本华悲观主义的哲学思想
叔本华悲观主义的哲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本体意志论”基础之上的。叔本华认为世界是表象和意志。虽然他从康德哲学出发来探索世界人生问题,一样把世界区分为现象和自在之物两个方面,但却有所不同。叔本华看来现象就是作为表象的世界,是“我的表象”;自在之物就是作为意志的世界,是“我的意志”。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或自在之物就是意志,“物体世界——它除了只是我们的表象以外,也就是在它自在的本身,在它最内在的本质上,又是我们在自己身上直接发现为意志的东西,也就是说自在之物是什么呢?就是——意志”。叔本华认为理性是个跛子,认识也是常常出现错误的工具的一种非理性主义。他强调一切都是意志,意志又是自由的,是不可遏制的冲动,是永不满足的欲求,其自身在本质上是没有一切目的,一切止境的,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叔本华从生存意志出发来引申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思想。叔本华看来,人生就是痛苦。他说,意志的本质首先就是挣扎。一切事物都经常维系着一种你死我活的斗争,意志的本质也就是痛苦。如果以达到目的为幸福,反之为痛苦那么意志永远处于痛苦之中,因为一切欲求和挣扎都是由于欠缺和不满足,而欠缺和不满足正是痛苦。而且人们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欲壑难填,欲望无止境痛苦也无止境。意志愈臻于完美,痛苦也就日益显著,意志愈发达,痛苦也愈烈,天才永远都是痛苦的。人生也是无聊利己的。欲望不满足带来痛苦,欲望暂时满足带来无聊。(我可以给大家举一个比较现实的例子,就是在我们上高中的时候,我们的欲望就是考上大学,这是我们那时的欲望,有的人想考一所更好的大学,我把它认为就是叔本华所说的意志强烈,有人会说想考一所好大学也不是一件让人痛苦的事情啊,相反,每当想起自己的梦想,反而会满心欢喜,干劲十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着强烈的欲望,有了这个欲望以后,在它还未实现的情况下
三、 人生痛苦的解脱:否定生存意志
叔本华认为痛苦是一个净化炉,人只有在痛苦的炉火中经过不断的煎熬,受尽折磨之后,在体验到绝望之后,才会转向内心世界,苦思冥想,认识自己和世界。通过不断的忏悔、不断的自苦,以此来抑制、降低,直至灭绝意志,最终以
死来达到彻底的绝欲,达到“不可动摇的安宁”,达到“寂灭中的快乐”。死亡寂灭。就是前面所说的“和清心寡欲相伴随而不可动摇的安宁,是寂灭中的快乐”。
禁欲的最终目的是要导致意志的“寂灭”。叔本华认为,意志寂灭之后,一切因意志的冲动而产生的痛苦、恐惧和令人激动的永不死心的希望也都同归寂灭了。取而代之的将是那高于一切理性的心境和平,那古井无波的情绪,那深深的宁静和不可动摇的自得和怡悦。叔本华把这种彻底否定意志的人所达到的境界称之为“无”。随着意志的否定、取消,作为意志客体化的表象世界也都取消了,于是剩下的只有无。从唯意志主义走向悲观主义,于是剩下的只有无。从唯意志主义走向悲观主义,又从悲观主义走向虚无主义,这就是叔本华意志哲学的归宿。
然而,我们知道,禁欲之路同样是充满痛苦的,是需要坚强的意志支撑的。事实上我们说,禁欲本质上也是一种欲求,它是一种对无欲的欲求。既然如此,禁欲也无法从本质上达到无欲的境界。因此,叔本华的禁欲之路也不是摆脱痛苦,实现超我无欲、无生命意志的正确可行之路。
四、 对生命意志的批判
在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中,关于生命意志是欲求之本,痛苦之源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其人本主义思想,同时也体现了其唯意志论的思想。但是在欲求的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痛苦的发展过程和程度方面,具有一种为了其思想意识而过分夸张的痕迹。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对欲求发展过程的夸大、极端化
叔本华认为,生命意志导致的欲求是无限的。虽然在“自失”中可以暂时忘却欲求、忘却意志,得到暂时的满足。但是满足之后新的欲求又产生了。从叔本华的欲求发展过程看,欲求的内容是不断加深的,即总是渴求更高的目标和满足。这种渴求越向上,其带来的痛苦也越深。这又恰恰说明了你的生命意志的强烈。因此,欲求好比一把无限长的梯子,越往上,越狭窄,也越危险。然而,事实并非完全按照叔本华所论述的那样去发展。从总体趋势上看,由于人性的自私,欲求的加重是必然的。但是在必然中又存在着偶然,即欲求的保持或倒退。究其根源在于有人无法忍受痛苦的煎熬,从而停止了对新欲求的渴求。欲求的倒退一方面是无法忍受痛苦,另一方面则是存在一种无为的思想,即返朴归真。但它与禁欲是不同的。禁欲需要超强的主体意志,是一条痛苦之路。同时,欲求的发展程度,还会受到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水平的限制。人们欲求的对象,只有与当时阶段的生产力相一致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例如古代的人不会欲求坐汽车、飞机。同样,一种满足现状的保守的社会文化,也同样限制着欲求的发展。另外,欲求在不同的阶级、阶层之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例如农民不大可能去欲求做国王,国王也不会去欲求做农民。因此,我们说欲求的发展是一把不断续接的梯子,一节代表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内的欲求是有限的,但随着它的不断延续,欲求又走向无限。
(二)对欲求产生过程延续性的夸大
叔本华认为,欲求是不断循环往复的,具有即时的延续性,即一个欲求得到满足之后,新的欲求就会马上继之而起。这就意味着中间是不存在间歇的。因此欲求的过程是连续的。但是,我们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一个欲求的满足和新的欲求的产生这段时间里,存在着短暂的中断。欲求的原因是因为不足和匮乏,因为对现状的不满足。因此,在新的欲求产生之前,必然会存在一段时间的欲求的中止,即感受到不足、匮乏和不满足的阶段。所以欲求的暂时中止是客观存在的。那也就以为着欲求连续性的消失。由此可知,欲求的发展过程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缀满点的射线。在它只上的每个点,都在演绎着旧欲求的终结,新欲求的酝酿和产生。它是一个不完整的连续过程,是一种充满缺憾的完美。
(三)对痛苦的夸大
叔本华认为,由于欲求的连续无限,痛苦也无穷无尽。整个人生充斥着痛苦。同时,由于欲求内容的加深,痛苦的程度也必然会加深。但是我们已经知道,连续永恒不断的欲求中充满着无数的间歇,这意味着痛苦也是充满间歇的过程。如果这些间歇也同样是充满痛苦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痛苦是连续永恒的。按叔本华的理论,欲求的满足只能带来短暂的部分的满足,即使是得到了完整的满足之后,随之而来的也是痛苦、孤寂和厌倦。也就是说人们无法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不妨以自己为例。当我们的某一欲求实现以后,我们第一时间感受到的是痛苦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第一时间感受到是幸福快乐。而且这种幸福和快乐是发至人的内心的,是一种真实的感受,尽管它是短暂的。同时,只有当人们完全感受完这种幸福快乐之后,人们才会产生新的欲求。而正是这种真实的幸福快乐,才是人们追求新的欲求的动力,使欲求的发展走向无限。因此,痛苦之路并非是单调之路,而是一条充满无数美好插曲的星光之路,在每颗星上都闪耀着幸福快乐之光。
(四)以自我为中心的欲求之路
叔本华的生命意志理论中,欲求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但目的却是唯一的,即以自我利益为出发点,追求自我的满足。因此痛苦的本原其实是私利。而事实上,对于那些追求公益和崇高理想的人来说,欲求的过程是充满幸福和快乐的。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个体的主体,融于社会,融于自然,在追求中实现了自我的超脱。虽然对于崇高理想的追求也具有一定时间阶段性,但是社会和自然是无限的。因此追求无限,幸福和快乐的实现也无限,痛苦的摆脱也实现了永恒。叔本华的生命意志理论,通过对欲求发展过程的剖析,揭示了痛苦产生的根源。即人的私利。对于痛苦的摆脱,叔本华提倡走禁欲之路,以实现对生命意志的否定和达到无欲的境界。但是,欲求是无法灭绝的,无欲也是一种对欲望的追求。因此对欲求的否定是无法实现真正的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途径,则是通过对公益的追求,个体的社会内化,使自我融于社会、自然之中,达到意志的超然。这样痛苦才会真正的永久的解脱,幸福才会永恒。叔本华的生命意志理论,
叔本华人生哲学,特别解渴,他的一字一句都像甘霖,滴进干涸的心田。他把人的命运概括为三类:人是什么;人有些什么;如何面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他的看法是,第一类问题远比第二、三类重要:“一种平静欢愉的气质,快快乐乐的享受非常健全的体格,理知清明,生命活泼,洞彻事理,意欲温和,心地善
良,这些都不是身份与财富所能促成或代替的。因为人最重要的在于他自己是什么。当我们独处的时候,也还是自己伴随自己,上面这些美好的性质既没有人能给你,也没有人能拿走,这些性质比我们所能占有的任何其他事物重要,甚至比别人看我们如何来得重要。”
叔本华的钟摆理论: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这二者之间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当你需要为生存而劳作时,你是痛苦的;当你的基本需求满 足之后,你会感到无聊。当时觉得这个说法非常深刻,又让人绝望——我已经经过痛苦的阶段,到达了无聊的一端。难道人生只能如此了?
对于人生应该是乐观还是悲观的问题,有人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乐观主义是直升飞机,悲观主义是降落伞。直升飞机可以让我们青云直上,降落伞在必要时可以给我们一条逃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