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古哲学故事

2017-05-12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用生动的故事来阐述人生哲理,远比用空洞的大道理说教更容易让人信服。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古哲学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古哲学故事范文1

古代有个国王,一天,他发布一个命令说:个个犯罪的人都要判处死刑;但要是他说出三个驳不倒的真理,就可以赦免。

有一天,一个士兵犯了罪,被判处了死刑。后来。士兵逃走了,藏匿在森林里。国王命令军队捉拿他归案,结果,士兵被捉住了,送到法官面前。

“你说得出三个驳不倒的真理吗?”

“能。”士兵回答。

“好,那么你说吧!”法官说。

士兵说:“如果有人告诉你,我生下来就是坏人,请你不要相信。”

接着,士兵又说了第二个真理:“如果有人告诉你说,我现在很快乐,请别相信。”

“确实没有一个人会在你这种情况下高兴的。”法官说。

士兵又说:“如果有人对你说,我马上会逃走,以后会自愿回来,你也不要相信。”

“你说得对!”法官同意说,“没有一个人逃离死亡后,会重新回去等死,你说的真理都是无可辩驳的。”

于是士兵获得了自由。

古哲学故事范文2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古人遵循的生活规律,但古代也有需要上夜班的人,如更夫、门童等,此外还有和尚。且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寺院里敲钟得有值夜班的,不然就没有张继的千古佳句了。

唐代朝廷开始形成大臣上夜班的制度,中书、尚书、门下三省的首长都要轮流值夜班,各省有一本“直令”(值夜班记录本),由直令史当日交给值夜班的人,次日收回。当时宰相姚崇年事已高,不愿值夜班,直令史于是跳过姚崇,将夜班记录本往下传,引起其他大臣的不满,直令史非常为难。姚崇于是在值班簿上批写道:“告直令史,遣去又来,必欲取人,有同司命。老人年事,终不拟当。”姚崇认为自己年纪大了,还让我上夜班,这样做是不是太不合情理了?其他大臣看了姚崇的批语,都不好说什么了。

皇上晚上一般不会办公,所以夜班一般由普通秘书担任。清朝乾隆年间,发生过一起非常有趣的事情——一天深夜,乾隆突然要对准噶尔用兵,他急召秘书进来撰写文书。此时军机处只有一个叫巴延三的秘书,此人既没有文采,也没有能力,是被上司“抓壮丁”安排值班的,他从来没有想过皇上晚上也会办公,而且让他起草文书。这个叫巴延三的秘书于是硬着头皮跑到乾隆的卧室外,隔着窗子听乾隆授旨。巴廷三虽然在军机处行走,但平时根本不可能有机会与皇上接触,现在一下子站到了皇上面前,又惊叉喜。乾隆授完旨意,巴延三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回到军机处写不出来,急得满头大汗。幸亏当时跟过去一个小太监,他凭着记忆帮巴延三把皇上的旨意写了下来,当两人诚惶诚恐把文书交给皇上时,以为会受苛责,谁料皇上大夸文书写得好,而且记住了巴延三的名字。后来在皇上的关心下,这个在军机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秘书巴延三一路升迁,升到了两广总督的高位。

上夜班能带来高官厚禄。巴延三可谓千古第一人了。唐代大诗人杜甫做官时,也值过夜班,但杜甫没有巴延三幸运。他曾写过一首夜班诗《春宿左省》:“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读读这诗句,可以想象杜甫上夜班是很敬业的,可惜他怀才不遇,遇不上伯乐。

古哲学故事范文3

一天晚上,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在殿堂上大宴群臣。忽然,一阵风来,吹灭了蜡烛。顿时,大殿之上,一片漆黑。

也不知道是谁,趁乱之际,调戏庄王的宠姬,牵拉了这位美人的衣衫。情急之下,宠姬扯断了对方系冠的缨索,随后,便哭哭啼啼诉于庄王,说有人非礼了她,要庄王立即治这个人的罪。

庄王思忖了一下,说,酒后失态,是常有的事情,本王下令,今日饮酒,在座的,若喝不到绝缨索者,就不算喝到尽兴,大家尽可开怀畅饮。

大殿之上,于是,一片觥筹交错之声。

等到蜡烛重新燃起后,大臣们已喝得东倒西歪,满座中,尽是绝缨者——已经不知道哪一个是非礼大王宠姬的人了。

后来,晋楚两国交战,庄王被晋兵包围,形势十分危急。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一将领,杀进重围,救出了庄王。庄王脱险之后,问,救我者何人?只见那个人俯伏在地上,说,我就是大王大宴群臣时,非礼您的宠姬的那个人。那一晚,大王非但没有治罪于臣,而且还用那种特别的方式保全了臣的颜面,臣永生难忘,所以,今天,以死来报恩。

一个古代的故事讲罢,再看一个现代的故事。

城里有一个房地产商,盖了许多高楼大厦。然而,最让他满意的一处建筑,却是他盖在乡下的一所学校,那里亭台楼阁,花草烂漫,楼宇时尚,是一所花园式的学校。

不仅这样,他还和这个村里的村民商量,让各家自筹一部分资金,他拿出一部分资金来,把所有的房都翻盖成了小洋楼,建成了花园式农村。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村庄,不是什么特别的地方,而是他落难乞讨时呆过的一个村庄。那年冬天,他流浪到这里,饿得不行了,一头栽倒在地上。正好村里的一个老队长看到了他,给了他点吃的,让他暖和了过来。然后,又把他领到村部,老队长烧热了一盘火炕,说,你可以住在这里。

他原本只想得到一口吃的,结果,竟然得到了一盘温暖的火炕。

后来,村民们知道他的情况后,便不断地来接济他,有的给他送来吃的,有的为他送来柴禾,就这样,他在这个小村庄,温暖地过了一个冬天。

多年后,当年的乞丐打拼成了房地产商。

他说,那是温暖过我生命的一盘火炕。我之所以为这里的孩子盖最漂亮的学校,为老乡们建最漂亮的房子,报恩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我要以此告诉所有的人,这个世界,所有的善良,都是有价值的。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