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播电视新闻论文_有关广播电视新闻论文
广播电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广播电视新闻论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广播电视新闻论文篇一
《 广播电视新闻语言的群众性 》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语言 群众性
群众性语言是指规范化了的群众的口头语,它具有鲜明、生动、形象、活泼等特点。无论广播电视,还是报纸杂志,用群众的语言来写作是它们的共同要求。但是,报纸杂志的传播媒介是文字,人们可以反复阅读;广播电视传播的声音一瞬即逝、不易保留,这一特性决定了它的语言必须是简洁的、清晰的、口语化的。因此,使用群众的语言对广播、电视新闻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群众语言所具有鲜明、生动、形象、活泼等特点,表现在用词、造句、修辞等各个方面。我们只有从这几方面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掌握和驾驭群众语言。
一、用词。
1、尽量选用口头词。
就词汇而言,表示相同意思的一些词,有的常用在口头上,有的则用在书面上。广播、电视新闻是为耳朵而写的,所以应尽量避免使用那些书面词汇。群众口头语中具有生活气息的词汇应优先选用,而常用在书面上,但群众也能听得懂的词汇应控制使用。如我们应优先使用“吃饭”,控制使用“用餐”,优先使用“喝酒”,控制使用“饮酒”,优先使用“难受”,控制使用“痛苦”,优先使用“今天”,控制使用“本日”,优先使用“走路”,控制使用“步行”……那些的较为冷僻的书面词汇应避免使用,如“商榷”,“边陲”,“囹圄”,“耄耋”,“蜚声”,“觊觎”等等。
另外,群众的口语中还含有的方言词,如果在广播、电视新闻中恰当地运用方言词语,不仅能精确地表达意思,还能使语言带上乡土气息,更加亲切动人。如:“目前,村庄周围的200亩‘鸡嘴田’重新披上了绿装。”“鸡嘴田”指的是靠近村庄容易被鸡、羊、牛等牲畜糟蹋的田地,用在这里非常简炼、贴切、自然。又如:“种植杞柳,比种庄稼省事、省力、易于管理,就像种‘懒汉田’一样。”“懒汉田”这个方言词用在这里活泼风趣,衬托出了种植杞柳的简单和容易。和中央台、省台比较起来,县级台具有可以灵活使用本地方言的优势。当然,一些太冷僻、太粗俗的方言不宜用。
2、多用双音词,少用单音词。
如果一个双音节词和一个单音节词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具有同样的语法功能,为了让听众听得清楚,应该优先选用双音节词。比如“可”、“能”、“已”、“将”等等,这种词只有一个字,说起来声音短促,听起来可能一滑而过,表达的意思也没有双音节词清楚,所以收听的效果不佳。人们在交谈时,用得更多的是“可以”、“能够”、“已经”、“将要”等双音节词。在写广播新闻时,应学习、借鉴这种口语中的经验。
3、防止同音词造成误听误解。
人们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新闻的时候,若是不了解特定的语言环境,注意力又不够集中,同音的字、词就很容易造成误听误解。比如把“产品全部合格”听成“产品全不合格”,把“坚固”听成“兼顾”,把“期中考试”听成“期终考试”等等。哪怕是一处的误听误解,也会影响对整篇新闻的理解。为听众着想,记者应该在写完一篇新闻,最好先读给自己听听,把容易造成误解的地方及时纠正过来。
二、造句。
1、少用长句。
句子只有短小、浅显,才能适应大多数受众的接受能力和收听、收视状态,具有广泛、持久的吸引力。正如西方一位新闻研究者所说:“银行总经理不会因为报道是用基本词汇、基本句子写的而被弄得心烦意乱,相反,那些处在半收听状态中的理解能力不强的听众将会由于你写得复杂而被完全弄糊涂。”
短句子由于字数少、形体短、结构简单,读起来显得简洁明快、干脆利落、语气活泼。怎样把复杂的长句改变为短句呢?
压缩。我们知道,状语和定语都是句子的附加成分,这些成分一多,句子必然就长。长句子一口气读下来很吃力,耳朵听起来也很费劲,所以,要把长句子压缩成短句子,就应该尽量删除那些可有可无的状语和定语。如:“小梁乡政府在认真研究和深思熟虑后决定立即启动‘南水北调’工程”,可改为“小梁乡政府决定启动‘南水北调’工程”。又如:“泗县二中发生了巨大的有目共睹的变化”,可改为“泗县二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利用代词来指称,把长句一分为几。例如:“泗县化肥厂出现了职工经济困难有人关怀,家务繁忙有人帮忙,老弱病残有人照顾,搬迁房屋有人帮助,恋爱婚姻有人操心,家庭邻里纠纷有人调解的新气象。”这句“新气象”上的定语太长,可以化长为短。可改为:“泗县化肥厂出现了这些新的气象:职工经济困难有人关怀,家务繁忙有人帮忙,老弱病残有人照顾,搬迁房屋有人帮助,恋爱婚姻有人操心,家庭邻里纠纷也有人调解。”
重复一些词语,把长句化为排比句。例如:“创办民营学校,可以进一步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多元化办学体制,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这段话谓语部分很长,读起来很费劲,可改为“创办民营学校,可以进一步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创办民营学校,可以形成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多元化办学体制;创办民营学校,还可以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
2、少用倒装句。
为了起到强调和突出的作用,书面语中经常要用到倒装句。但由于广播、电视的播出是线性播出,具有不可回复性,所以要尽量少用倒装句。如:“张老汉走回家去,没精打采的。”在广播、电视新闻稿中,一般要恢复为正常的语序,即“张老汉没精打采的走回家去。”在广播、电视新闻中,尤其要注意避免使用“引语……非引语”的表达方式,出处后置的处理方法即使非用不可也要十分慎重。如:“‘王技术员给我们送来了药品,又教会了我们打药的方法,他真是我们农民的贴心人哪!’张老汉感慨地说。”这句话应该改成:“张老汉感慨地说:‘王技术员给我们送来了药品,又教会了我们打药的方法,他真是我们农民的贴心人哪!’”
3、尽量用主动式动词。
多用主动式动词,因为它们更强有力。例如,与其写“他被老师命令走上讲台”,不如写“教师命令他走上讲台”。另外,在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还要尽量少用使动句式。例如“头痛使我无法起床”,可以改为“因为头痛,我无法起床”。
三、修辞手法的使用。
1、比喻。
如:“满地的棉花像雪一样白”,“满树的石榴花像火一样红”等等,广播、电视新闻中运用这样的比喻就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他的意志像钢铁一样坚强”,这样的比喻可以帮助人深入理解抽象的东西。
2、对比。
如在一篇广播新闻稿中有这样一段:“张家买来优质新麦种,李家用的是自家选留的老品种;张家按新方法,每亩只播了二十斤,李家按老规矩,每亩播了四十斤……”这样的对比不仅使语言色彩鲜明,还使人们在比较中得到鉴别。
3、设问。
如“从1997年到2001年短短五年时间里,银燕制衣厂的固定资产由1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上交利税也由19万元增加到80万元,这个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得如此迅速,它的秘决是什么呢?”提问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启发受众的思考,使这条新闻起波澜,有变化。
4、排比。
如:“植树种草不种粮,付洪涛是刘圩镇的第一人;植树种草不种粮,付洪涛受尽了人们的冷眼与嘲讽;植树种草不种粮,付洪涛一家如何生活呢?”这段话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其中“植树种草”与“不种粮”用的是对比的修辞手法,鲜明生动,很有气势。
有些辞格,如谐音、仿词、反语、婉曲等,在文学作品中用得较多,在群众的口头语中偶尔也能用到,但这些辞格或含蓄委婉,或借助标点符号,或音同字不同,所以在广播、电视新闻中应避免使用。
用群众的语言写广播、电视新闻是广电传媒的内在要求,也是广大受众必然要求。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从用词、造句、修辞手法的使用等各个方面去学习群众的语言,并真正运用到写作中去,才能真正写出令听众满意的思想和语言俱佳的新闻作品。
浅谈广播电视新闻论文篇二
《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
【摘 要】随着和谐社会观念的不断深入,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越来越呈现出对人文关怀的重视。人文关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它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出发,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本文概述了人文关怀的含义和内容、广播电视新闻中的人文关怀,论述了在现阶段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中的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广播电视 新闻报道 人文关怀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是媒体尊重他人,保证受众本位,展现职业素养的方式。媒体通过自身责任感的提升,增加了人民群众对报道的关注度,获得其对广播电视事业的支持。
一、人文关怀和广播电视新闻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起源于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其主要内容是肯定人的价值,号召人性的解放,宣传人生而平等,宗旨是尊重人的理性思考,注重精神生活。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人文关怀指的是对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给予认可,通过深入了解个体需求,来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人的自由发展。人文关怀主要有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是承认人是一种精神和文化存在,而不仅仅限于物质存在;第二是承认人的核心和支配地位;第三是承认人渴望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有机统一;第四是承认人的主体性以及需求的多面性;第六是保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广播电视新闻的人文关怀是人文关怀思想在广播电视新闻中的充分体现。具体来说,广播电视新闻的人文关怀是指新闻媒体站在“以人文本,与人为善”的立场上,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求,维护群众人格尊严等。在新闻报道中,人是主体,所反映的事虽然有时与人没有直接的联系,但也必定是围绕着人而发生的。现代社会提倡“以人为本”,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充分体现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充分运用与体现。广播媒体重视人文关怀,不仅可以充分赢得群众和政府的信任,为自身发展奠定基础,而且还能真正发挥自己桥梁纽带、上传下达的作用,更好的将民情民意传达给政府决策部门,然后再将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及时传达给百姓,上下传通之后,各项工作的开展就会简单很多。从这个角度来说,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是新闻媒体的一种责任与担当,是必须在实践中加以充分理解、把握、运用的。
二、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不足
虽然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被提升到一个相当高的高度,但是还有一部分媒体人缺乏相应的社会责任感,给广播电视新闻报道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1、在采访过程中批评方式不当
媒体对于社会不正常现象有着监督的权利,但是,很多媒体过分的夸大了这项权利,在一些负面报道中,部分记者采访态度恶劣,甚至对被采访人使用暴力,严重影响了媒体人的社会形象。2010年3月,一位女记者在采访违反交通规则的车主时,由于车主不配合,女记者使用了“是否觉得给贵阳丢脸”等带有一定侮辱性的语言,激怒了违章车主,导致了违章车主动手打记者的情况。此事一经报道,立刻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声讨的矛头对准的不是违章车主,而是女记者,他们认为女记者缺少应该有的职业道德素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虽说女记者可能是好心,但是采访言语的不恰当,不仅拖延了采访,还给媒体人带来了不良影响。
2、对弱势群体缺乏保护意识
现如今很多记者,在采访他人的时候,缺少对被采访人的保护意识,尤其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意识。一些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关注的只是如何提高收视率,而不是考虑被采访者的切身感受,这样不仅给被采访人带来了二次伤害,同时也增加了观众对媒体人的反感。例如,在2011年10月发生的深圳联防队员强奸案,一些媒体记者在了解事情经过后,大肆的对受害人丈夫进行访问,很多记者用咄咄逼人的口吻评判受害人丈夫的不作为,说其懦弱无能。同时在报道出来后,对被害人面部未做任何处理,给受害人及其家属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3、缺乏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在新闻报道中,很多记者无法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为了提高收视率,不惜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例如在车祸现场报道中,在记者赶到事发现场的时候,死者已经被盖上白布,进行了简单处理,但是记者为了获取感官刺激,竟然未经他人同意就掀开白布拍摄,同时,还对处于悲伤中的家属进行采访,问其感受,这是极不道德的行为,是对人性的冷漠和无视。在相关报道播出后,人们会对新闻报道产生愤怒的想法,这本身也降低了新闻的针对性。
三、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的具体措施
要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媒体人就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在采访中做到心系被采访者,在后期工作中做到有情有理。
1、采访时要学会换位思考
记者采访他人的时候,要关心他人,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通过换位思考,保护被采访人的尊严。例如在采访一些灾难事件的时候,记者不能漠不关心,更不能幸灾乐祸,要尽量避免被采访人一次一次的重复灾难经过,述说他们对离别亲人的想念。记者这时候更应该表现的是对被采访人的鼓励,希望他们可以重新振作起来,过多的回忆只会让被采访人陷入悲伤的情绪里。
2、注意报道中的措辞
很多编稿者在编写稿件的时候,不考虑言语措辞,导致了读者在阅读时心里不舒服。例如,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导致了惨剧的发生,有些编稿者利用讽刺的语气告诫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后果,遭到了读者们的声讨。新闻工作者是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如果不能很好的引导人们的关注点,则会给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带来严重影响。
3、后期制作中要注意镜头处理
在新闻报道之前,后期制作非常重要,它是体现媒体人素质的主要环节。在进行镜头处理的时候,不能为了单纯的追求画面质感,就将血腥或者暴力的镜头直接播出,这不是对人们负责,而是对人文关怀的亵渎。因此,在镜头制作的时候,该进行处理的要进行及时处理,该打马赛克的要打上马赛克,确保镜头播出后,不会引起社会大众的反感。
4、在新闻播报中注意情与景的配合
新闻内容是由新闻播音员来传递,如果在播音的过程中,播音员的感情不能和新闻内容一致,就会造成新闻报道的不协调。而如果播音员融入到新闻内容中,那么就会给新闻播报带来质的飞跃。例如,在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中,朝闻天下的主持人赵普曾几度哽咽,观众在看到这个画面的时候,不仅没有觉得有丝毫不妥,还为播音员的真情所打动。
结语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是舆论导向的风向标,它向人民群众传递了事情发生的真相,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不仅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践行,也是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切实执行。媒体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文化修养和职业素养,设身处地的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做好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工作。
参考文献
①杨小瑾,《浅析灾难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3):123-124
②肖丽秀、杨丽,《浅谈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J].《新闻传播》,2006(7):65-68
③王璐琪、《浅谈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J].《新闻世界》,2012(3):117-118
有关浅谈广播电视新闻论文推荐:
1.广播电视新闻论文范文
2.新闻传播学论文:浅谈广播电视新闻播音
3.浅谈新闻传播系毕业论文
4.浅谈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论文
5.浅谈新闻传播系论文
6.新闻传播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7.浅谈新闻传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