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品的品位与时尚__赠送礼仪
礼品的选择不仅注重时机因人而异,还要考虑它的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实用性和纪念性。礼品既要经济,又要新颖精巧、耐人寻味,能引起对方的兴趣。有的礼品虽然耗费很大但并不受人欢迎,而有的礼物花钱不多或者亲手制作即能使对方满心欢喜,既富有情趣又增进友情,且具有实用价值或纪念意义。应该看到,目前在一部分地区私人交往中的“礼”有越送越大、越送越广之势,“礼的含金量”也在相互攀比中节节上升,使不少人不堪重负。这种“礼”的异化,使现代人不得不对它进行理性的反思。在反思中诞生新的追求,即对送礼由偏重物质内容到讲究文化品位,注重心灵感情的沟通。“精神礼品”已成为一些大中城市的时尚。如明信片、礼仪电报、代订报刊、赠送书籍、荧屏点歌、赠送鲜花、举办舞会、赠送“新婚纪念册”等,都表现了现代人的情趣和追求。礼本来属于精神范畴,现在悄然兴起的“精神礼品” ,正是人们心灵呼唤的结果,是“人情”的升华。
礼品的雅俗贵贱不是以礼品本身的商品价值来衡量的,而是以其精神价值为尺度的。当然,不偏重物质礼品,不等于完全废除物质礼品,应本着“交浅礼薄、谊深礼重”的一般礼俗,该送物质礼品的,也不宜完全用精神礼品替代。
送礼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一定的民俗禁忌,选择礼品不能不考虑周到。
如老人忌讳送钟,因为其谐音是“送终” ;恋人友人之间忌送梨、送伞,因为有“离” 、“散”之嫌。也不送刀、剑或其他带有尖、刃的物品,这些有“一刀两断”之虞,象征友谊的终结。除情人可互赠手帕外,对一般亲友也不送手帕,因为手帕是与眼泪联在一起的,有“送终断根”之嫌。对礼品的颜色,也应注意避开受礼人忌讳的颜色。对外宾还要坚持五不送:不送触犯外宾习俗的礼品;不送过于昂贵和过于廉价的物品;不送印有广告的物品;不送药品与补品;不送使异性产生误会的物品。总之,对于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都应加以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