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模板_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2017-05-27

毕业论文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下面是小编整理了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模板:毕业论文范文

“三元论”语境下新建本科院校举办技术本科教育论析

摘 要 李伯聪的科学、技术和工程“三元论”定义,对指导高校举办技术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产物。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的世界大势,势必需要与其相一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教育。技术教育在我国经历了较长的阶段并积累了相对成熟的办学经验。新建本科院校举办技术本科教育具有历史优势、现实优势以及地域优势。为有效实施技术本科教育,新建本科院校需要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作出相应改革调整。

关键词 三元论;新建本科院校;技术本科教育;办学优势;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6-0021-06

研究高等教育,需要涉及两方面内容:同一层次不同类型教育人才培养的差别问题和同一类型不同层次教育人才培养的差别问题。不论同一层次不同类型还是同一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涉及的基本都是科学、技术、工程等内容的教育。本文主要在李伯聪“三元论”概念的基础上,探讨新建本科院校开展技术教育的可行性、办学优势和教育模式。

一、“三元论”概说与辨析

李伯聪在《工程哲学引论——我造物故我在》著作中,较早的具有划时代意义地提出了“三元论”观点,奠定了“三元论”在我国教育研究界的地位。他把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关系概括为:科学活动的核心是发现,技术活动的核心是发明,工程活动的核心是建造。在这三者关系中,发现与发明联系极为密切,但二者不能等同,发明与建造也同样关系紧密,但发明不是建造。三者的关系虽然密切,但其区别又是非常明显的,三者性质的差异是前提,相互联系是对三者认识的深化。

(一)科学、技术、工程

李伯聪认为,科学是对未知世界客观规律的探索,科学知识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单元是科学概念和科学定律,最典型的科学活动形式是基础科学的研究活动,科学家是科学活动的主要角色[1]。技术是对可行的方法、技巧或“机器”的发明,技术发明和技术诀窍(know how)是技术知识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单元,最典型的技术活动形式是技术发明和技术开发,发明家是进行技术发明活动的主要社会角色[2]。工程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实践活动,工程知识的主要内容是调查工程的约束条件、确定工程的目标、设计工程方案、作出明智的决策、预见工程的后果等,运筹、决策、操作、制度运行、管理等是工程活动的基本内容,企业家、工程师和工人是进行工程活动的基本社会角色,“项目”或“生产流程”是工程活动的基本单位,而“项目”又是由一系列的“工序”或“单元操作”组成的。李伯聪关于“三元论”中工程的定位,是本文所界定的定义。

(二)两对关系

一是科学与技术。首先,科学是技术前进的基础。一项科学发现经常很快成为技术原理的基础而导致技术发明。其次,科学的发展又依赖于各种技术条件。科学研究需要借助更新的技术发明、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才能完成[3]。所以,在关于科学与技术二者的关系上,正如恩格斯所说:“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状况和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4] 从人类起源上看,技术是人的存在方式。

二是工程与技术。没有无技术的工程,工程与技术存在着密切联系;也没有“纯技术”的工程,绝不可以把技术与工程混为一谈。技术可以“应用”到工程中,工程要选择技术、集成技术。正因为工程和技术是有本质区别的社会活动,所以,技术活动和工程活动就需要有而且必须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所以,科学、技术、工程是现代社会须臾不可缺少的三个重要“元素”,而在这三者中,技术无疑起着关键的核心作用。

二、“三元论”下三类教育的相互关系

(一)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工程教育

1.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是以科学技术为理论基础的教育,是以提高全面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是现代人所必需的科学素养的一种养成教育。可见,科学教育首先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理论、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的教育活动;其次是培养学生具有探索创新意识和思维及从事各种发现活动的能力,科学与科学教育是密切联系的。我国科学教育主要是由科学型(研究型)大学实施。

2.技术教育

在技术教育史上,最早论述技术教育的是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J. A. Comrnius)。他在《大教学论》(Didactica Magna)一书中,提出幼年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的教育都含有技术教育成分,认为技术教育不仅是理想社会的问题,而且是实践性的问题[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对“技术教育”解释为:“设置在中等教育后期或第三级教育(高中后教育)初期,以培养中等水平人员(技术员、中级管理人员等)以及大学水平的、适应高级管理岗位的工程师和技术师的教育。技术教育包括普通教育理论的科学和技术学科的学习,以及相关的技能训练。”《不列颠百科全书》对“技术教育”的定义为:“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学术和职业准备的教育。其强调对于科学和数学基础原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其目标是为学习者进入职场做准备,其从事职业在分层上高于技能型工作但低于科学或工程型工作,那些从事此类工作的人通常被称为技术师;其区别于主要注重理论理解的专业教育。”可见,技术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应用技能教育、培养技术师和技术员的教育,其有别于其他类型的专业教育,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真命题。在我国,承担技术教育的院校主要是高职院校、部分老本科院校和新建本科院校。

3.工程教育

工程教育就是采用以学科设专业,把科学知识和应用科学知识并重的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为主的工程型人才教育。朱高峰院士强调,工程教育不是专业教育,不是通才教育,不是科学教育,甚至不是单纯的技术教育,虽然其中的技术内容占有相当甚至主要比重[6]。工程教育目前主要由研究型高校承担。 (二)三类教育的关系

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工程教育既单独存在,又互相交叉或相互包含。科学教育中,必定包含着工程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内容;反之,技术教育也同时包含科学教育与工程教育的内容。科学知识是理解和发展技术的基础,技术教育支撑科学教育并为其提供方法与手段。工程教育为科学教育提供验证理论并将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技术教育需要以工程教育为基础,提供服务领域与空间,工程教育需要以科学教育为基础并需要技术教育为其提供手段与方法。

具体来说,科学教育主要是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研究、理论创新能力以及技术开发与工程设计能力。在培养目标上,主要是学术型或科学型人才;在教学上,以科学知识为主;在培养方式上,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主;在培养途径上,以课堂教育为主,产学研相结合。技术教育主要是培养人才的技术应用、技术设计和技术管理能力以及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专业设置上,根据职业群设专业;在教育计划上,采取职业群定向,培养集群岗位的知识、能力及态度;在培养目标上,主要是技术员、技术师;在教学上,体现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在培养方式上,主要是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技术教育;培养途径多样化,理论与实践并重。在三类教育中,技术教育“具有中介过渡的特征,对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起到沟通和桥梁作用[7]。

三、新建本科院校办技术本科教育的优势

新建本科教育是指新建本科院校进行的全日制高等教育。新建本科院校“是指我国高校布局结构调整、高校开始扩招以来(在时间上全国大多数地区是1999年开始扩招,少数地区如江苏省是1996年开始扩招),通过合并升格、独立升格、转制升格或转设的具有全日制本科招生资格的公办和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新建本科院校是一个稳定的高校群体概念,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高校类型”[8]。具有新建期、地方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技术本科教育是指在本科层次开展的技术教育。在本科教育层次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为期四年的学术和职业准备教育。新建本科院校举办技术本科教育具有很大优势,这主要体现在历史优势、现实优势和地域优势上。

(一)历史优势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由原有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等单独升格、合并升格或成人高校转制而成。其中的一些高职院校或高等专科学校实质上是专科层次的技术教育,且已成功举办了多年。同时,欧美等西方国家非常成功的技术本科教育,为其快速发展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批实用型技术人才,也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开办技术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杨金土认为,我国技术本科教育早已有之,只是作为一个教育类别没有单独存在而已[9]。新建本科院校的技术本科教育实践进一步证明,提高层级的优势肯定大于改变类别的优势。在专科层次基础上举办技术本科教育,属于同一类教育,二者之间联系密切。技术本科教育属于在专科基础上提高层次的教育,是一种系统化、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在专业设置、教育计划定向、教学内容、培养途径等方面,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所以,这不仅是国际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技术教育应该发展的方向。

(二)现实优势

1.技术人才优势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高层次技术人才。产业升级必然要求提高人才的知识能力水平,社会对技术师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快速发展的社会生产使大批综合型职业岗位产生且岗位间的交叉渗透日益增多,这对人才知识能力的复合性需求日益强烈。同时,各职业岗位不断分化,新增职业岗位不断增加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导致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猛增,这是技术型人才需求的社会现实。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2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12年本专科就业率持续走高的专业是工程类和技术类。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转型对人才数量需求越来越大,质量需求持续提高,层次与规格出现了多元化趋势[10]。但我国的现实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仍然解决不了人才稀缺导致的劳动力资源结构性矛盾。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优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适时办好技术本科教育。

2.生源基础优势

当今的高考制度使不同层次、不同级别、不同教育类型的院校在录取时对生源有不同的要求,这就使得新建本科院校所招收的生源介于老本科的低分和高职的高分之间,有很大数量的中间层生源在报考时考虑到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就读。从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来看,他们普遍缺少研究型高校生源扎实的学习功底,不适合缜密的科学学习与研究工作。但是,这部分生源在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上高于高职类生源,所以,对这部分生源进行技术本科教育,非常符合他们学习基础的客观现实。

3.思想认识基础优势

首先是社会各界的共识。胡锦涛在清华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从战略高度强调了高校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应肩负的历史使命。经济社会发展使社会各界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培养的人才,技术本科教育是我国当今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一个重要选项。其次,新建本科院校本身也已经清楚地认识到,高校的生命力根植于社会需要。所以,基于对自己办学质量的充分认识去发展技术本科教育,要立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主动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技术学科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不断增强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能力,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成为地方经济建设、产业升级的强大技术生力军。

4.文化基础优势

高校文化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与灵魂。新建本科院校所拥有的技术教育文化意蕴,主要表现为技术教育反映文化和建构文化两方面,新建本科院校技术教育的实践历史以及技术实践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教育内容,都在丰富着技术教育的文化内涵。说明技术教育反映着文化。新建本科院校技术教育文化是按着社会对被教育者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技术教育观念或技术教育形态。同时,技术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广大教师对技术教育核心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反思与创新,对技术教育事业的敬畏与敬业,以及在实践中以开发技术为重点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创新理念。这说明,技术教育是一种建构的文化。基于高校教育属性对技术教育的理解,把技术人才的培养作为技术教育全部活动的中心,并以此构建技术教育价值体系,其文化基础内容必然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物质文化。以上这些技术教育所呈现出来的文化,是技术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三)地域性优势

新建本科院校举办技术本科教育的地域性优势是:生于斯,长于斯,用于斯。一是体现在生源与人才培养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大多为地方性院校,生源以当地为主,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在当地就业,这就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为本区域的生产、生活、工作培养技术型人才。二是立足本地经济建设。由于新建本科院校举办技术型教育在专业设置上要立足于本地区域经济发展,其大批技术型人才被当地消化和吸收,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举办技术本科教育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依地方而生,靠地方成长与壮大。三是体现在地方性学科建设上。在学科专业方向上,培养人才极具地方经济建设、生产发展的针对性,它设置的专业和学科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契合度非常高,能够提供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并为区域社会提供社会服务和智力支持。

四、新建本科院校举办技术本科教育策略

(一)办学定位

在类型上,新建本科院校举办的技术本科教育应定位为“以科学为基础、工程为背景、技术为核心”的高等技术教育,培养本科层次的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开展以技术应用为主的研究,在技术应用方面为社会服务。

在层次上,新建技术本科应主要举办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有条件的可以举办一定规模的专业研究生教育。

在培养方向上,新建技术本科院校应定位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岗位,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在培养目标上,新建技术本科教育面向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在工程生产一线从事工程实施和管理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理论的第二次转化),具体工作岗位是现场工程师、生产技术工程师、管理技术工程师等,主要是将工程决策、规划、设计、方案、图纸转化为具体生产实践,负责生产一线的工艺、设备维护、监控、营销、售后服务及相关的技术指导与管理等工作,最终形成产品。

在培养规格上,在品德、知识、能力、素质等四方面都要体现应用型特色。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广义上讲包括获取与应用知识、获取与应用技术、职业态度与素质养成等能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

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一要面向市场,跟随高新技术发展步伐;二要体现地方性、行业性、应用性;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采取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教学做合一、“3+1”等学用结合模式。同时,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要求,探索构建多样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理论与实践结合交替的模式、双证模式、“实验-工业化实训-毕业设计-生产实习”四位一体模式。

(三)课程体系

新建技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基本模式建构应采取“理论平台+实践模块”基本模式。在课程开发上坚持如下原则:以专业教育为主,注意职业取向教育;理论教学与工程训练并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注意个性发展;创新与柔性相结合。课程内容上,新建技术本科教育是为了形成在工作现场、贯彻和实施工程师的规划与设计的技术能力所需的陈述性知识(技术原理)和程序性知识(实作技能)以及二者整合而形成的技术能力。

在课程结构上,主要是两个通过技术实践活动项目相融合的系统:一是理论教学系统,即技术原理系统知识,是以项目活动为主线索加以组织,形成单科或综合课程,创建一批技术学科课程;二是实践教学系统,是将一系列技术活动项目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以实验、实训、见习、实习、设计等方式进行安排,配以技术原理的掌握、开发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可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上岗证书,形成有特色的技术实践课程系列。

在课程活动方式上,技术本科教育课程活动方式设计的要点是吸取实践活动导向课程的长处——以学员从事具体的技术活动项目为载体。与之相适应,在教学策略的设计方面,要实施能充分实现产学研结合的、以学为主体的“项目制”教学,并实施使课程结构柔性化成为可能的完全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习制度。

参考文献

[1][2]李伯聪.工程哲学引论——我造物故我在[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3-4.

[3]姜振寰.技术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5.

[5][日]细谷俊夫.技术教育概论[M].肇永和,王立精,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40.

[6][9]杨金土.技术教育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J].职教论坛,2002(17):28-33.

[7]夏建国.论技术本科教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35.

[8]顾永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9.

[10]麦克斯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EB/OL].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模板:毕业论文范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