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的策略和发展阶段

2017-06-08

管理创新则是指组织形成一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过程,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探讨管理创新的策略和发展阶段。

管理创新的策略

1.根据创新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首创性创新策略、改创型创新策略和仿创性创新策略

(1)首创型创新策略。首创型的创新是指观念上和结果上有根本突破的创新,通常是首次推出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全新的产品、技术、管理方法和理论。这类创新本身要求全新的技术、工艺以及全新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首创型创新还常常引起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彻底改变组织的竞争环境和基础。

(2)改创型创新策略。改创型创新是指在自己现有的特色管理或在别人先进的管理思想、方式、方法上进行顺应时或逆向式的进一步改进,现在的特色管理是自己所独有但尚未系统化或完全成型的管理方式。改创型创新就是在借鉴别人的先进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探索出新的管理思路、方式、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在别人已有的先进成果上进行有创意的提高。日本是采用这种管理创新策略的典型国家。日本的企业管理水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很落后的,20世纪50年代日本派了大批人去美国学习企业管理技术,邀请许多美国的专家到日本讲学,并结合日本的传统文化和国民气质,创造出了全新的日本企业管理模式,最终使美国反过来向日本学习其某些管理方法。

(3)仿创型创新策略。仿创型创新策略是创新度最低的一种创新活动,其基本特征在于模仿性。在创新理论的创始人熊彼特看来,模仿不能算是创新,但是模仿是创新传播的重要方式,对于推动创新的扩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没有模仿的创新的传播可能十分缓慢,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影响也将大大的减小。模仿可以分为创造性的模仿和简单性的模仿,创造性模仿就是我们上面介绍的改创型创新,而简单性模仿就是仿创型创新。

2.根据创新的过程是量变还是质变,可分为渐进式创新策略和突变式创新策略

(1)渐进式创新策略。渐进型创新是指通过不断的、渐进的、连续的小创新,最后实现管理创新的目的。这种创新策略从小的方面人手,不至于猛烈攻击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易于被这群人所接受。由于许多大创新需要与之相关的若干小创新的辅助才能发挥作用,而且小创新的渐进积累效应常常促进创新发生连锁反应,导致大创新的出现,所以,单个小创新虽然带来的变化是小的,但它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它说明企业的管理创新是从无数的小创新开始的,当大量的小创新不断地改善着企业的经营管理,并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导致质变的大创新。这种创新具有渐进性、模仿性,创新的周期一般较长,而创新的效果却不错。日本的企业多采用这种渐进式管理创新策略,日本政府在公务员改革过程中也采用了这种策略,通过有计划地每年逐渐减少公务员数量的办法,加以编制法定化的配套措施,使日本的公务员改革取得了成功,值得我国在制定机构的方案时学习借鉴。

(2)突变式管理创新。突变式管理创新是指企业的管理首先在前次管理创新的基础上运行,经过一段时间,直到创新的条件成熟或企业运行到无法再适应新情况时,就打破现状,实现管理创新质的飞跃。它具有突变性,创新的周期相对较短,而创新的效果相对较好。这种突变式管理创新的实现通常由专业管理人员、企业家来实现。欧美的企业和政府的管理创新多采用这种策略,如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政府实现的“私有化运动”和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西方国家实行的“重塑政府”行动,在短时间内,政府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3.根据创新的独立程度,可以分为独立型创新、联合型创新和引进型创新

(1)独立型创新策略。独立型创新的特点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自行研制并组织生产,同时独立创新型创新的成果往往具有首创性。国外大型企业大多拥有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因而其研究工作特别是涉及公司特色产品的核心技术,多以自身力量进行,这样可以做到技术保密,使自己处于行业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其缺点是应用此策略的企业在投入了巨资且研究项目已经或将要取得成功时,有可能会发现同样的产品或发明已经被别人领先创新出来,不但失去了占领市场的先机,而且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损失。

(2)联合型创新策略。联合型创新策略是若干组织相互合作进行的创新活动。联合创新往往具有攻关性质,可以更好地发挥各方的优势。但是这种创新活动涉及面广,组织协调及管理控制工作比较复杂。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兴起,许多重大的创新项目,无论从资金、技术力量以及该创新项目内容的复杂性,都并非一个企业或组织所能承担,因此,联合创新就变得日益重要。联合不仅包括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企业和科研机构以及高校进行联合创新,甚至各国政府都开始采取联合创新的策略,并且这种企业和其他部门的合作以及政府的跨国的合作变得越来越普通。

(3)引进型创新策略。引进型创新策略是从事创新的组织从其他组织引进先进的技术、生产设备、管理方法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这种创新的开发周期相对较短,创新的组织实施过程有一定的参照系,风险性相应降低。但是这种创新策略需要对引进的技术进行认真的评估和消化。

管理创新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对现状的不满

在几乎所有的案例中,管理创新的动机都源于对公司现状的不满:或是公司遇到危机,或是商业环境变化以及新竞争者出现而形成战略型威胁,或是某些人对操作性问题产生抱怨。

例如,Litton互联产品公司是一家为计算机组装主板系统的工厂,位于苏格兰的Glenrothes。1991年,George Black受命负责这家工厂的战略转型。他说:“我们曾是一家前途黯淡的公司,与竞争对手相比,我们的组装工作毫无特色。惟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采取新的工作方式,为客户提供新的服务。这是一种刻意的颠覆,也许有些冒险,但我们别无选择。”

很快,Black推行了新的业务单元架构方案。每个业务单元中的员工都致力于满足某一个客户的所有需要。他们学习制造、销售、服务等一系列技能。这次创新使得客户反响获得极大改善,员工流动率也大大降低。

当然,不论出于哪一种原因,管理创新都在挑战组织的某种形式,它更容易于产生于紧要关头。

第二阶段:从其他来源寻找灵感

管理创新者的灵感可能来自其他社会体系的成功经验,也可能来自那些未经证实却非常有吸引力的新观念。

有些灵感源自管理思想家和管理宗师。1987年,Murray Wallace出任了惠灵顿保险公司的CEO。在惠灵顿危机四伏的关键时候,Wallace读到了汤姆·彼得斯的新作《混沌中的繁荣》(Thriving on Chaos)。他将书中的高度分权原则转化为一个可操作的模式,这就是人们熟知的“惠灵顿革命”。Wallace的新模式令公司的利润率大幅增长。

还有些灵感来自无关的组织和社会体系。上世纪90年代初,总部位于丹麦哥本哈根的助听器公司奥迪康推行了一种激进的组织模型:没有正式的层级和汇报关系;资源分配是围绕项目小组展开的;组织是完全开放的。几年后,奥迪康取得了巨大的利润增长。而这个灵感却来源于公司CEO—— Lars Kolind曾经参与过的美国童子军运动。Kolind说:“童子军有一种很强的志愿性。当他们集合起来,就能有效合作而不存在任何等级关系。这里也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大家目标一致。这段经历让我重视为员工设定一个明确的‘意义’,这种意义远远超越了养家糊口。同时,建立一个鼓励志愿行为和自我激励的体系。”

此外,有些灵感来自背景非凡的管理创新者,他们通常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上述那家ADI的经理Art Schneiderman,平衡计分卡的原型就是出自他的手笔。在斯隆管理学院攻读MBA课程时, Schneiderman深受Jay Forrester系统动态观念的影响。加入ADI前,他在贝恩咨询公司做了六年的战略咨询顾问,负责贝恩在日本的质量管理项目。 Schneiderman深刻地了解日本企业,并用系统的视角看待组织的各项职能。因此当ADI的CEO Ray Stata请他为公司开发一种生产质量改进流程的时候,他很快就设计出了一整套的矩阵,涵盖了各种财务和非财务指标。

这三个例子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管理创新的灵感很难从一个公司的内部产生。很多公司盲目对标或观察竞争者的行为,导致整个产业的竞争高度趋同。只有通过从其他来源获得灵感,公司的管理创新者们才能够开创出真正全新的东西。

第三阶段:创新

管理创新人员将各种不满的要素、灵感以及解决方案组合在一起,组合方式通常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重复、渐进的,但多数管理创新者都能找到一个清楚的推动事件。

第四阶段:争取内部和外部的认可

与其他创新一样,管理创新也有风险巨大、回报不确定的问题。很多人无法理解创新的潜在收益,或者担心创新失败会对公司产生负面影响,因而会竭力抵制创新。而且,在实施之前,我们很难准确判断创新的收益是否高于成本。因此对于管理创新人员来说,一个关键阶段就是争取他人对新创意的认可。

在管理创新的最初阶段,获得组织内部的接受比获得外部人士的支持更为关键。这个过程需要明确的拥护者。如果有一个威望高的高管参与创新的发起,就会大有裨益。另外,只有尽快取得成果才能证明创新的有效性,然而,许多管理创新往往在数年后才有结果。因此,创建一个支持同盟并将创新推广到组织中非常重要。 管理创新的另一个特征是需要获得“外部认可”,以说明这项创新获得了独立观察者的印证。在尚且无法通过数据证明管理创新的有效性时,高层管理人员通常会寻求

外部认可来促使内部变革。外部认可包括四种来源:

第一,商学院的学者。他们密切关注各类管理创新,并整理总结企业碰到的实践问题,以应用于研究或教学。

第二,咨询公司。他们通常对这些创新进行总结和存档,以便用于其他的情况和组织。

第三,媒体机构。他们热衷于向更多的人宣传创新的成功故事。

第四,行业协会。

外部认可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增加了其他公司复制创新成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它也增加了公司坚持创新的可能性。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