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大脑容量与神经细胞
要对大脑进行开发,首先我们要了解我们自身的大脑情况。那么我们的大脑是怎么工作的呢?各部分之间又是如何协调起来的呢?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一一介绍。
人脑重量大约是1.4公斤,其中包含100亿至140亿个神经细胞。大脑大约每秒钟可以储存10条新信息,每分钟大约可以储存600条信息。换句话说,我们一生大约可以储存100兆条信息,是不是很惊人呢?
这两个脑半球用厚厚的纤维束(胼胝体)连结在一起,持续不断地对话;传到一个脑半球的讯息几乎立刻就传到另一个脑半球,两边几乎同时接获讯息。
它们的反应如此一致,使大脑产生天衣无缝的知觉反应。然而,如果将这两个脑半球分开,它们的差异就显现出来了。每一个脑半球都有长处,也有弱点,有自己处理讯息的方式及特别技能。
假如将大脑的某一区放大来看,可以看到绵密的神经网络。大部分是结构比较简单的胶质细胞,主要功能是支撑大脑的架构,将整个构造粘在一起成为整体。
真正创造大脑活动的细胞是神经元(neurons),它们只占大脑细胞数的十分之一。神经元可以传送讯息,每一个神经元可以跟大约1万个“邻居”相连接,彼此以分支相连。神经元的结构分四个部分:
一、细胞体:为神经元的中枢部分,细胞核和大部分的细胞质都在此处。
二、轴突:将讯息从细胞核往外传送。依照其功能,轴突可以短到0.1毫米,也可以长到1米以上。
三、树突:用来接受传人神经元的讯息,通常有许多分枝。
四、轴突末梢:轴突的末稍分成许多细枝,神经元即是借此细枝和另一神经元的树突接触、传递讯息。
更进一步观察,每一个轴突末梢和树突交接的地方都有一个很小的间隙,这个小空隙叫作“突触”。为了让电流通过这个空隙,轴突必须分泌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叫做“神经传导物质”。当神经元准备发射讯息时,神经传导物质会被释放到突触中,些化学物质再启动附近的神经细胞发射讯息,这样的连环效应就会引发几百万个彼此连接的细胞进行同步活动。
向左走·向右走
学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总结出大脑的功能,我把它分成两部分再说明一次。
右脑的功能:我们的右脑半球主宰理解与表达复杂的视觉、空间与音乐形式,并能将这些复杂的概念转换成使人容易了解的整体。
右脑执行对某些事物或话语的感受。所以,我们可以说右脑的运作比较直觉、富创造性,而且是“视觉性”的。你会发现一个右脑较发达的人往往是一个善于沟通和善于处理信息的人,或者说是一个梦想家。
左脑的功能:左脑半球是一个“逻辑”的半球,是现代人类成为成功种族的背后功臣,因为它控制着分析想法与语言表达的能力,所以左脑是以一个个、一步步渐进式的过程从事线性、逻辑处理信息的所在。它擅长计算、构思、语言、阅读与写作,并设计复杂的计划与执行,这种形式处理所遇到的事是很有效率的。但因左脑以一种理性、线性的方式进行工作,所以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会发生理解障碍。
我们的语言也是由左脑控制,因此左脑发达的人喜欢以理性、线性方式进行语言、信息与数字的处理。
下围棋有益于活化右脑?
要为难计算机就让它下围棋吧。电脑深蓝曾经因战胜了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洛夫而闻名世界,也使一些人认为,电脑的智力完全可以超过人类。然而若让电脑下围棋,它却赶不上一段半段的小儿。和人下围棋,电脑总是处于下风。
为什么会如此呢?原来,围棋是一种用黑白棋子攻取阵地的棋艺,靠围地决定胜负,只要一方围的地超过181目,他即胜出。这种起源于中国的神奇技艺据说是远古尧帝为启发愚顿的儿子丹朱发明的。这也显示了我国先哲思想的深邃。
下围棋不是你吃我一个子我吃你一个子的代数运算,而是占领一个范围的空间思维。据说,下围棋时在脑里浮现的是一个图形,一个形状,一个不断变换的空间,而这正是右脑思维的领域。
日本医科大学对1,000多名老年人的脑电波测定显示,棋手的右脑反应比一般人强烈的多。业余围棋选手中,65岁以上患老年痴呆的仅占0.6%,而在一般65岁以上老年人中,患老年痴呆的人达13%,二着相差20倍。
现在年轻人下围棋的并不算多,应倡导开展更普及的围棋活动,多角度的活化右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