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实验室建设促进药学人才培养论文

2016-12-01

药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 技术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今天小编要与大家分享:加强实验室建设促进药学人才培养相关论文,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

加强实验室建设促进药学人才培养

教学和科研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实现教学与科研互动是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术声誉及社会影响力,服务于社会,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重要前提[1]。实验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首要途径。

同时,由于实验室是学校实验教学与科研创新的基地,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确保教学任务完成、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点,也是能充分将高校人才教育及科研工作的结合点。所以实验室建设在培养药学人才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校扩招、迁入新校区,实验室硬件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随之而来的是相关的实验室建设问题,如何将学生培养工作融入到实验室建设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科研素质能力的培养,是我校实验室建设遇到的热点问题,也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现就我校已开展的工作浅议实验室建设与药学人才培养的关系。

1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准备中,加强实验室建设工作

实验准备工作是保证药学实验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以往的模式是实验准备人员预先将所需的试剂、器械、材料、培养基等准备好,学生不劳而获。课堂上指导教师将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和预期结果等详细讲解,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之,这种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没有参与到其中,所开设实验往往起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由于扩招和实验室教学面积扩大引起的实验人员紧缺问题也非常严重,所以我们引入学生参与到实验准备环节。

通过对在校学生开放实验室,让对药学实验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到实验准备工作中来。从实验准备、实施及数据处理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这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式学习过程。这种模式能弥补传统实验模式的不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指导者。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符合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目标。如在“缓释片的制备及释放度的测定”实验中,在实验准备前一周要对参与实验准备的同学提问:要做的布洛芬缓释片是哪种类型,处方中的羟丙甲纤维素有何作用,采用何种工艺制备,如何对其进行质量检测,通过前期对片剂的学习,学生会对该处方有笼统的了解,经过实验准备前的预习及提问,其中涉及的关键点进一步被强化,同时,在实验准备中,我们鼓励学生在工作中多思考勤思考,通过准备实验,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加深和巩固,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而且也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

我们通过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准备工作,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及动手能力的提高,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都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在对学生实验准备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学生参与准备实验的热情较高,从实验中得到了知识的巩固和提升,有70%以上的学生通过准备实验对药学的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说明这种方法也符合高校本科教学的需要。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学生实验内容的深入,实验室的相关管理都得到加强和完善,如仪器使用的规章制度,实验室的账务管理,人才管理等。同时由于学生参与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一些大型设备的利用率得到很大提高,如透皮吸收池,溶出度检测仪等等。

2 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促进实验室人员科研水平的持续提高

药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 技术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虽然药学本科生从大一开始就安排有各门课程的教学实验, 但是在大三、 大四开始做专业实验如药剂,药动实验时,学生对于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仪器使用知识方面十分薄弱。为此,学校引导部分优秀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 承担一部分力所能及的科研课题,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级“挑战杯”课题与校级苗圃工程课题,通过形成课题小组与教师形成“一对一”的互动,教师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研究方法和科研思维观念的同时,也加强了自身的业务能力。

如制药实验室通过校苗圃项目“蒽醌类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研究”让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到其中的研究工作中,学生自行设计处方和评价指标,带教老师只是简单的进行指导,通过该实验,培训了学生们的科研意识,同时也熟悉相关仪器的操作方法,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教师在带教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的科研工作,其创新能力也会大大加强。从而不断完善教学项目,为本科实验教学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如我校在大四开展的药动实验“大鼠肠灌流实验”,该实验就是通过学生不断的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做相关肠灌流实验,发现其实验方法和检测方法都比较稳定,我们通过学校的实验项目立项活动中将其开展到本科实验中。目前,该实验良好有序的开展。

3 结语

实践已经证明,对于高校学生的培养工作,不能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中。要有序的把学生引导到实验室中,通过将学生引导到实验室中,加强了实验室的建设,如规章制度的完善以及对实验人才的培养。同时,实验室长期不懈的建设又会带动实验项目的改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将得到大大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长此以往,学校的教学科研将会驶入良性循环的快速通道上,科研实力将大大增强。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