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教师随笔,中班幼儿教师教学随笔
中班老师写了哪些随笔来练练笔呢?来看看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中班幼儿教师随笔,希望你有所收获。
中班幼儿教师随笔篇一
村口有棵百年老树,躯干弯曲,凹凸不平,长得难看极了。木匠们说它一点用处也没有。别的树早早被木匠买走了,唯有它孤独地立在村口,成为孩子们攀爬的玩物。有一天,一位园艺师偶然发现了这棵奇丑的老树。“好树!真是难得一见的好树啊!雕琢一下,肯定是一件绝世之作!”他以比同品种树木十倍的高价买走了这棵奇丑的老树……
园艺师的眼光美在“不拘一格”--树农因其将一无是处的老树卖出了意想不到的“最美价钱”;园艺师因其获得了难得一见的“最美佳作”;丑树也因其绽放出让人难以置信的“美丽价值”……
“教育的眼光”同样也美在不拘一格。教育实践中必然会经常出现诸如“丑树”的情形,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自然会共同面对,各自审视,也自然会因为视角、阅历、需要等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眼光”。罗曼·罗兰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故事中的“丑树”可以幸运地“绽放美丽”,一方面是因为园艺师自身特别的“职业眼光”,他在搜集、培育、修整、鉴赏不同园艺作品的工作过程中锤炼了自己“不拘一格的眼光”,也养成了“不拘一格”观察、判断不同园艺素材的习惯,即使遇到的不是丑树,他也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职业习惯;另一方面是因为园艺师自身特别的“创造眼光”,他们渴望用自己的眼光发现并拥有“可塑之材”,用自己的园艺技艺雕琢并培育出“绝世之作”,丑树的出现自然让他欣喜不已……育人者和受教育者需要借鉴园艺师“不拘一格的眼光”去审视、修正自己在不同育人环节中的“习惯眼光”、“守旧眼光”,才会让自己的实践对象可以在成长过程中尽早遭遇“最美的眼光”、拥有“最美的心情”、绽放“最美的自己”。
“教育者的发现眼光”美在不拘一格。受教育者外在表现和内在潜力各不相同,蕴藏其中的“美丽价值”自然不会轻易发现,要想避免和“丑树”一样被忽略、被漠视、被挖苦甚至被歧视的情形,自然离不开育人者不拘一格的“发现眼光”。一是多些“呵护的眼光”,必须时刻留心每一个受教育者的身心状况,特别是视角过程中那些沉默的、回避的、冷淡的情形,全面分析并准确把握每一个孩子的需求变化,不断审视和及时修正自己的每一种“评价眼光”。二是多些“换位的眼光”,每一次实践活动前多去想一想他们的成长愿望,多想一想他们的兴趣取向,多去想一想他们面对的现实生活,多去体会一下孩子们内心的世界,主动摒弃过于机械、“自以为是”的想法和做法,主动改变一些不合时宜的施教目标、评价方式,甚至是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尽力让自己的教育愿望尽量和学生的需求一致,让自己的不同时期、不同环节里的施教内容能够尽量适应学生的成长愿望。这样的“教育眼光”才会真正唤醒每一个孩子的活力,才会让他们在成长天地里尽情展现“最美的自己”。
“受教育者的成长眼光”同样美在不拘一格。受教育者因为各自不同的教育条件、自身状况等因素的限制,在各自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环节里都会有自己的“期望眼光”、“进取眼光”、“鉴赏眼光”,对于高明的育人者来说,这同样是一种不可忽略的“教育资源”。一是即时激励,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相机把握其中或浅或深的心理倾向、或易或难的成长冲动,及时给予恰当有力的激励方式和内容,促其滋生出清晰的“自信眼光”。二是及时引导,即时创设体验情境,引导他们充分品尝自我成功的快乐,让其不断开阔眼界的同时也可以拥有“自强眼光”。三是严格规范,始终不忘给予适当有效的纪律约束,始终不忘施加自然有形的环境熏陶,磨练其意志、感染其品格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律的眼光”……育人者尊重、理解、适应、满足不同孩子不拘一格的“眼光”,让其可以清晰地看清自身的差距,可以滋生上进的动力,才会让他们的“成长眼光”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
“教育的眼光”美在不拘一格。孩子在成长中不仅会有“愿景的差异”,也自然会有“眼光的差异”,尊重孩子,自然需要教育者用自己不拘一格的“育人眼光”去关注、去熟悉、去适应、去呵护他们不同成长阶段的“成长眼光”,才会营造出“最美的情境”、策划出“最美的方案”、生成出“最美的细节”……“最美的教育”才会得以绽放精彩。
中班幼儿教师随笔篇二
幼儿教师在教学中的自我调控是开展教学活动必备的教育艺术,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如果教师自我调控恰到好处,就能维持、推动教学过程的进展,出现融洽和谐、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从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就幼儿教师而言,我认为应掌握如下三方面的自我调控。
一、教态的调控
当教师一走进教室,他的体态语言就开始表情达意了。有经验的教师是非常重视用“体态语言”来调控教学活动的。
1、微笑时教师最基本的教学表情
情感是教学的目标,又是教学的手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运用情感,以情感人。当教师满面春风、神采奕奕地来到幼儿中间,教师的情绪辐射就会使孩子产生愉悦欢喜之感,对教师油然而生的亲切、亲近之感使教师能掌握与孩子沟通的主动权,融洽和谐的教学情景和气氛缩短看师生间的距离
当然,微笑不应是一成不变的。教师来到幼儿园前,微笑中要带有热情,以获得幼儿信任;提问时,微笑中要显得深沉,以引起幼儿的思考;一旦幼儿回答问题受挫时,微笑中要显得温柔亲切,以减轻他失误的沮丧;而对幼儿的质疑,微笑中要表达出赞许和鼓励……只要教师心中有“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的信念,就能微笑地面对每一个孩子,让春风徐徐吹入幼儿纯洁美好的心扉。
2、教师应用丰富的表情来帮助自我调控
教师的脸是幼儿的一本“活教材”,要让幼儿从这本“教材”上读到许多指令、感受到许多温暖,以此调节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当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的表情可以“冷”一点,以示教师的庄重和威严;有时教师也可以“热”一点,即兴发挥,以示教师的风趣和热情……凡此种种,不一赘述。所以教师既要懂得“生气”“不满”的艺术,也要会“风趣”“机智”,懂得灵活的技巧,以增加教学调节的力度。
3、教师应时时用眼神来进行调控
眼神能传递丰富的意蕴,其交往作用往往连语言也无法企及。教学中教师的眼神要具有敏锐的透视性,以广角度的扫描捕捉反馈信息。同时,教师的眼神又要明确表现出自己的意愿,要带有信任、期待、激励,以营造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氛围;就是用眼神批评孩子,也要融入丰富的感情,使幼儿容易接受。其实幼儿非常留心教师眼睛中透出的信息,因此教师的眼神既不能散漫、目中无人,也不能执着于一点、居高临下,要永远保持目光有神,富有表情;同时扩大目视范围,并使目光具有针对性,既把全体幼儿置于自己的眼下,使他们都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注,也要针对不同的情况投以不同的目光,做到因人、因情况而有别。
4、教师应适当用“动作语言”来进行调控
动作语言是幼儿教师特殊的职业语言。当幼儿哭着来到幼儿园时,教师要会蹲下,拉着幼儿的手,甚至抱起幼儿,以使幼儿获得安全感;当幼儿大胆正确地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略带夸张地伸出大拇指,甚至亲他一下,以使幼儿体验成功;当幼儿遭遇困难时,教师要走上前弯下腰,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幼儿就会鼓起勇气……这些动作语言的调控,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更是教师职业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的调控
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其教学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在准备阶段把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知识信息之间的差异和背景缩小到最低限度;在实施阶段,又以自我调控来弥补这种差异和背景。
中班幼儿教师随笔篇三
今天下午,在孩子们进各个区角活动的时候,几个孩子一下子涌到娃娃家,不一会就传来孩子们争吵的声音:“我当爸爸,我先来的!”“不行!我也要当爸爸,我从没当过爸爸!”原来是马志宏和张子旋为了当爸爸争得面红耳赤。只见张子旋一手抓着围裙,一手紧拿着小锅,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看着看着我萌发了看看他们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我躲到不远处观察。不一会当妈妈的欣宜也过来了,她想了想说:“你们俩个一人当一会吧?”这时马志宏也想出了办法:“要不今天你先当爸爸,明天我再来当爸爸,好不好?”其实,每个孩子都会遇到难题,孩子之间也难免发生争执,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绕过这些烦恼,并努力为孩子铺平前进的道路。然而我们却忽略了,恰恰就是这些小小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给了孩子宝贵的发展机会,使他们学会处理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学会了交往技巧。
因此,不妨再发生问题的时候多一份耐心,多一点等待,多给孩子一点解决问题的空间。
中班幼儿教师随笔相关文章:
1.幼儿园中班教师随笔
2.幼儿园中班老师随笔
3.中班幼师教育随笔
4.2016年幼儿教师随笔3篇
5.中班幼师随笔
6.中班幼儿园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