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房东读书笔记,严歌苓作品读书笔记
女房东是严歌苓写的。读完女房东,大家的笔记都写了什么呢?来看看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女房东读书笔记,希望你喜欢。
女房东读书笔记
《少女小渔》这个小说集里,被用作书名这篇是代表作。90年代时候由张艾嘉拍为电影,影响很大。这部电影也成全了幕后工作多年的刘若英。
我也是冲着《少女小渔》的名气买书的,以为是部长篇。买来翻开一看,才知道是由很多中短篇组成的小说集。《少女小渔》只是占大概十分之一页数的一个中短篇。也许是对成名作心理抱有期望,我对《少女小渔》并没多少感觉。倒是其中叫《女房东》的一篇让人有偶遇的惊喜。
《女房东》的文字风格是唯美灵气的,里面还有种扣人心弦的神秘。后来得知,这种扣人心弦的神秘是西方所谓的“零缺点”写法。而且,用这种手法写就的《女房东》在台湾掀起了很大影响,并获得了大奖。
《女房东》写男女之间的第六感爱情。中国人老柴在美国租到一个相当满意的房子,但他从未见过住在楼上的女房东。出于某种原因,租房事宜都是由女房东的朋友和邻居与老柴交涉的。老柴只能从一些细节上判断女房东是怎样一个女人。这些细节是诱人的:如客厅茶杯上如半月一样的唇痕,如洗手间如花萝藤蔓一样的内衣,都让老柴感觉女房东是位精致优雅的女人,不觉间对其产生了爱恋与神往。这份神往渐渐成了老柴内心坚守的一块圣地,已经离婚的妻子和姘居女友在他眼前都索然无味了。女房东成了他无形的恋爱对象。老柴为这个无形的对象洁身自好起来。
男女同居一室,见面的机会总是有的。但两次机会都很特殊,一次是老柴窥视到女房东的内衣后,女房东正和朋友说笑着回来。若在平时,打个招呼再自然不过,但老柴有种偷看别人隐私的心虚,他躲开了。第二次,是老柴看到浴室地上一件粉色的轻柔若无的睡衣,正拿在手里观摩,女房东又回来了,老柴慌乱中拿着睡衣回屋了。发现后自觉龌龊,藏在衣柜里。要命的是,睡衣后来不见了。老柴感觉毁坏了在女房东心中的形象。他打算离开。
女房东的邻居很遗憾,告诉他沃尔太太患有绝症。恐怕再也找不到像他这么满意的房客。但这并没有打消老柴离去的决心。老柴最后一次见女房东,正好停电了。女房东小女孩一样坐在楼梯上,对老柴恋恋不舍。但谁都不好说破心中的秘密。后来,女房东晕倒了。老柴把女房东抱到床上,借着朦胧的月光看到女房东的脸,爱怜地把身体的弧度和女房东地弧度吻合起来,却舍不得做其它的。
《女房东》里把角色一步步逼入险境,扣人心弦,却描写出了精神爱恋的美好极致。这种美好不分年龄,不分国界,就是从心底升腾出来的似有若无的朦胧美,人在这种感觉里一举一动都变的富有意味,美好的品质也会因爱体现出来。
拓展阅读一:读《严歌苓作品》有感
在严歌苓的作品中,大部分还是以一个女性的角色去析解人性。在我还未百度她之前?,我从我个人的想象中这么理解她:因为生活在美国,西方的观念使她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去更好地诠释那些中国的人和事。
当然,百度上是这么描写她的写作风格:她吸收西方世界“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对“人”的价值观的透视。开始用西方文艺理论的价值判断来重新审定“东方人类”。其作品无论是对于东、西方文化魅力的独特阐释,还是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都折射出复杂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识。
她的作品给我一种奇特的感觉,就像是一种中西文化的结合而产生的。也可能因为她生活的环境,她的部分作品的直觉告诉我,她还是和我们一样的中国人。
那些中国人是移民到美国的中国人,特殊的人生经历使他们有着一些矛盾却又相互融合的性格。有母子之间过于深沉的特殊的爱,有女主人对仆人近似病态式的占有……更多的,是在那些磨难的时期所产生的不可能的爱情。
就像《金陵十三钗》给我的体会,似乎只有在困难面前,人类在观念里面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才能暂时消失,因为这时候如何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可笑的是,即使在这时候也未必能真正做到“人人平等”。当那些妓女代替女学生去赴死时,旁观者或许会有深刻的反思,却不会去阻止。似乎这是各种万恶的结局中最好的,又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使那些特殊女性的灵魂得以升华。
有些时候,作品里的人性又是那么的令人难以接受。它们是那么丑陋,却在丑陋中透露着不能掩盖那份纯真。这时候我会想,或许正是因为艺术高于生活,所以肮脏被那样放大不足为奇。但很遗憾,艺术源于生活,或许那些无比荒唐的事在历史的某一时刻,某个空间里真实地存在过,或许,离我们并不远。其实知道黑暗并没有什么可怕,只要你还相信美好,阳光依然还在。
读书最好之处,便是可以去“经历”你所不曾经历的人生。那些震撼人性的描写,那些突然醒悟的瞬间?,我可以设身处地地感受着那些作品中的人性。因为有所理解,所以学会了对世界宽容。然而无论是作品中,还是作品外的现实生活,都存在着一种“可怕”的人性,便是选择无知。作品中没有缺少过这种人,现实生活中也是。
拓展阅读二:严歌苓作品《陆犯焉识》读后感
想到要看《陆犯焉识》这本书,源自于张艺谋公映的电影《归来》,当时一部国产文艺片票房却不输同档期的进口大片,在惊讶的同时也随老谋子的粉丝们在万达影城围观了一次,剧情唏嘘感叹、心酸催泪。在得知影片由于审查等原因对原著删减较多,接近于再创作时,让人忍不住立即去拜读严歌苓的原著《陆犯焉识》。
百度了一下作者严歌苓,她生于上海,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华人作家,是华人作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作品以中、英双语创作小说,常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是少数多产、高质、涉猎度广泛的作家。其作品无论是对于东、西方文化魅力的独特阐释,还是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都折射出复杂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识。其代表作《金陵十三钗》、《陆犯焉识》分别于2011年和2014年被张艺谋拍成电影,此外还有多部作品被拍成电视剧。《陆犯焉识》以作者爷爷的故事为原型,进行了艺术创作,书名就是主角名,不禁让人浮想…“陆犯,焉识?”是不是在说,这个犯人老陆,你能识得几分呢?
而陆焉识这个名字,是否可理解为“路,焉识?”是作者想表达叙事主人公归路难寻的悲凉吗?阅读这本书再一次让我领略了这位悲情英雄的一生,脑海里挥之不去那个逐渐不再高大但足够伟大的悲壮形象。《陆犯焉识》封底有一句“本书以深远的济世情怀,将知识分子陆焉识的命运铺展在政治这块庞大而坚硬的底布上,检视了残酷岁月里生命可能达到的高
度。”我很是喜欢。这部长篇小说从1921年(陆焉识父亲去世留下恩娘)到1990
年(年已九旬的陆焉识离家出走),横跨大半个世纪的琐碎人情、世事变迁,正因为投放在中国20世纪几番历史性巨变的大底布上,方才具备深远的意境和厚重的质感.
严歌苓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面对成长中的压力和迷茫看的励志书籍
2.精彩刺激的小说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