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精准扶贫发言稿3篇

2017-03-23

信社将信用工程建设与政府扶贫开发工作对接起来,通过农户信用信息和扶贫信息的结合使用,以信用评级“联姻”精准扶贫,让涉农贷款得以精准投放,下面小编整理了信用社精准扶贫发言稿,供你阅读参考。

信用社精准扶贫发言稿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书记陈敏尔同志在全省扶贫开发大会上的指示、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宋锐同志关于充分发挥精准扶贫主力军作用重要讲话内容,充分发挥龙里农信社支持“三农”的主力军作用,打好金融扶贫开发这场“攻坚战”,龙里联社加大金融帮扶力度,通过“加减乘除”法做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

做好金融精准扶贫“加”法,即加大力量对贫困户的精准校对工作。龙里联社根据上级部门下发的数据为基础,按片区成立校对工作领导小组,以一对多的方式,逐户深入校对,全面完善基础信息资料,真实了解贫困户情况,收集基础信息。对“两有户”、“两无户”、“两缺户”等重点贫困对象,把其贫困原因把准析透、从实质上找准致贫的真正原因,为金融精准扶贫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打好基础。同时,按照精准识别倒排工期,在全面摸底的基础上,再次进行精准比对,以全面摸清真实情况、核实相关信息。

做好金融精准扶贫“减”法,通过精准初次校对、精准再次摸底后,对不符合条件的,减去金融精准扶贫资格,同时建立好金融精准扶贫电子台账、及时更新,动态管理,再根据扶贫对象,确定信贷与非信贷帮扶对象。如对“两有户”,在获得脱贫措施、方法后,进一步加大信贷扶持力度,解决资金瓶颈;如对“两缺户”,在政府部门通过基础设施扶贫解决其基础设施瓶颈后,可考虑信贷扶贫措施;如对“两因户”,实行区别对待等等。

做好金融精准扶贫“乘”法,对于一些有创业有条件的农户,不光要做好“加”法,还要做好“乘”法。龙里联社在对有技术、有劳动力、有发展潜力的农户进行调查时,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在争取到发展项目后,对这些农户进行重点金融扶持,跟踪管理,助其脱贫,这些农户一旦脱贫,就是农村的致富能手。这样便会带动更多贫困农户就业,带领更多的贫困户脱贫。同时,龙里联社还帮助农户联系农产品销售渠道、组织企业与农民工座谈会、缺乏技术的与政府相关部门协调技术进行指导培训等,打好精准扶贫工作“组合拳”。

做好金融精准扶贫“除”法,龙里联社通过建立扶贫台账,实行一对一、一对多的帮扶方式,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落实“一户一策”,逐户落实扶贫对策,将政府基础设施扶贫、产业扶贫、生态移民扶贫、社会保障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就业创业扶贫有机结合、有效开展金融精准扶贫,使农村贫困户越来越少,“小康户”这个分子越来越大,最终达到小康户与总户数的比值为“1”,为实现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信用社精准扶贫发言稿篇2

坚守社会责任

推广小额扶贫信贷

为实施精准扶贫脱贫,2015年7月,安徽省联社与该省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安徽省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启动“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在省内有扶贫开发任务的31个县(市、区),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内免抵押、免担保的专项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并执行基准利率、财政贴息、免购保险等优惠政策。截至2015年末,该省农信社已授信贫困户10.41万户,授信金额19.62亿元,发放贷款余额2.18亿元。

安徽省联社还指导各基层行社继续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这一支农信贷的品牌产品,坚持以农户的信誉为保证,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为广大农户提供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生产费用贷款和个体私营经济贷款,有效解决了贫困村、贫困户担保难、融资难问题,帮助农户自主脱困。目前,该省基层行社农户小额信贷额度最高达到 10 万元,贷款对象已经覆盖到包括贫困户在内所有的城乡居民。

创新扶贫模式

建立扶贫服务体系

创新信贷服务模式。安徽省农信社加大“96669贷款直通车”线上申贷服务的推广力度,打造自助办贷模式,实现了网络、电话、网点申贷渠道全覆盖;持续发放具有“一次授信、自助办理、随用随贷、循环使用”特点的“金农易贷·福农卡”,改变了传统贷款“一贷一审”的模式,有效满足了贫困地区广大农户和小微企业小、频、急的融资需求。

搭建社区银行平台。安徽省农信社创新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社区e银行,着力打造快捷支付、便民惠民、信用增值“三位一体”的移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设立本地商圈、名优特惠、精品预售和积分兑换4个功能模块,在满足客户支付结算基础金融服务的基础上,可以帮助贫困地区客户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增收脱贫。

缩短客户融资链条。为帮助小微企业“爬坡过坎”,安徽省农信社尤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推广运用循环贷款、年审制贷款及续贷贷款等业务,2015年累计办理循环贷款607.43亿元,年审制贷款217.57亿元,续贷贷款493.46亿元,办理分期还款业务73.27亿元,惠及客户超过17万户,进一步降低了小微企业因“过桥贷”“民间贷”增加的融资成本,增强小微企业发展后劲。

强化多方联动

构建扶贫长效机制

安徽省农信社持续探索“农商银行+”合作模式,挖掘银担、银政、银企、银保以及相关行业组织合作深度,有效拓宽贫困地区融资增信渠道。

加强与各级政府扶贫办的合作。在做好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等工作基础上,安徽省农信社对扶贫小额信贷实行“三优先、三优惠”政策,加强银政合作,深入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此外,安徽省农信社通过改善信用生态环境,加大信贷扶贫投放;加强银村合作,推出“银村通”特色信贷产品。

深化银担合作,加快推进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各基层行社已与81家政策性担保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全面落实“4321”风险分担机制。2015年安徽省农信社合作发放涉农、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39.21亿元,占该省市场份额约59%。

开展定点帮扶

对口扶持落实到位

2013年以来,安徽省联社先后建立6个帮扶联系点,选派6批7名优秀青年员工到联系点落实具体帮扶工作。

该省联社在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评级授信的基础上,2016年上半年对符合贷款基本条件的贫困户授信建档率达100%,2016年起,扶贫小额信贷扩大到该省有扶贫开发任务的70个县(市、区),计划单列专项扶贫信贷资金50亿元;到2020年底,计划累计投放扶贫信贷资金超过350亿元,其中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累计投放150亿元,并实现该省贫困地区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

实施基础建设扶贫。安徽省联社紧紧抓住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基础设施落后问题,信贷资金重点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农田水利、能源电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发展后劲;坚持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并重,支持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生态功能保护以及矿产、能源、旅游等资源开发项目,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扶贫成效;从2016年起,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放,到2020年,累计投放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资金超过150亿元。

实施民生保障扶贫。安徽省联社加大对新型城镇化、工业园区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等综合开发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结合贫困地区易地搬迁工程,为符合条件的搬迁户提供建房、生产、创业贷款支持;支持贫困户危房改造,帮助改善居住环境,发挥滞后薄弱领域的金融保障作用;到2020年,注入民生保障工程的扶贫信贷资金总量超过100亿元,金融支撑改善民生保障的主力军地位进一步凸显。

实施普惠金融扶贫。安徽省联社着力改善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环境,鼓励具备条件的农商银行在贫困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发起设立村镇银行以及设立农村金融服务室(站),加大对贫困地区的金融资源配置力度;依托贫困地区行政村两委、特约商户、农村社区超市等固定场所,加大电子机具布放,为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提供消费、转账、查询和小额取款等基础性金融服务,实现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村村通”,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大金融知识和产品宣传普及力度,触角延伸到村到户,让广大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共享均等化金融服务。

信用社精准扶贫发言稿篇3

越是贫困地区,越是金融盲区。2015年以来,大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紧紧围绕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创新金融扶贫工作方式,准确把握精准扶贫金融服务定位,找准扶贫突破口,全力推出了面向贫困户、发展养殖户的专项精准扶贫信贷产品,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大关精准扶贫的金融帮扶路子。

家住玉碗镇玉碗村的村民邓永益家2015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前修不起牛圈,到现在已经从吉林省长春市进购喂养66头西门塔尔优质肉牛,这些变化正是得益于他向农信社申请的精准扶贫贷款。邓永益兴奋地告诉记者:“信用社是大力支持了我的,如果这次不是信用社支持我,我都想不到能够达到今天这个地步,建牛圈就用了二十多万,去买牛又要八十多万,还是要感谢信用社来支持我。”

一直以来发展养殖脱贫致富都是吉利镇渔田村村民曹久波最大的愿望,然而由于资金短缺,这个想法始终未能付诸行动。当他们得知大关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助力精准扶贫,推出了政府贴息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后,兄弟俩很快申请到了10万元的精准扶贫贷款发展养殖。曹久波告诉记者:“以前精准扶贫贷款贷两万,现在能贷五万,而且利息比较低,才两厘几的利息,如果要搞养殖去找信用社,马上就可以办下来了。”

精准小额贷款利息低、申请手续便利,只要符合条件、想干实事的农户都能够顺利获得贷款,有效解决了农户贷款难、利率高的问题,资金的保障让农户的养殖道路越来越顺利,精准扶贫贷款正改变着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面貌。

家住大关县天星镇双河村的胡家斌就是通过精准扶贫小额信贷发展养鱼,如今他在养鱼这条路上已是风生水起。胡家斌满怀感激地对记者说:“有鲤鱼、草鱼、还有这个河鱼、钢鳅、团鱼等等多得很,应该说是品种都比较齐。谢谢,非常感谢信用社的关心支持”。扶贫攻坚重在精准,难在精准,大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精准摸底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金融帮扶计划,针对扶贫对象派信贷员走村入户、实地调查、实地核实进行贷前调查,把资金和项目用在刀刃上,按照三严三实的工作要求,要求各级职员要深入农村、深入农户,把工作做实、做深、做透,全力以赴倾斜精准贷款这个项目,让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政策真正惠农。

据了解,截至2015年12月31日,大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共发放了涉农贷款9亿5088万元,占总贷款投放的76%。其中精准扶贫贷款共投放了1562户,涉及金额5750万元。精准扶贫贷款中农村危房改造贷款投放637户,2420万元;下岗失业贷款投放166户,830万元,带动就业人数1020人。发放“两个十万元”贷款16户,151万元,扶持小企业16户,带动就业人数80人。发放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贷款55户,703万元。

在接下来的五年规划中,大关农信社仍将以精准扶贫作为工作重点,继续全力投入人力和资金,以加大服务“三农”的实际行动,真正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大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曾勇告诉记者:“我们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工作要求,把扶贫攻坚、精准扶贫作为我们农信社未来五年最大的政治任务来做,全力把农信社所有的资金和人力倾斜于精准扶贫这一项工作。”

大关农信社将信用工程建设与政府扶贫开发工作对接起来,通过农户信用信息和扶贫信息的结合使用,以信用评级“联姻”精准扶贫,让涉农贷款得以精准投放,这样的运作模式有效激励了农户在获取贷款后积极发展生产,以增强经济实力,积累信用记录,提升贷款额度,逐步形成了农村信用体系和扶贫攻坚开发的良性促进机制。以“三项措施”实施精准扶贫,以信贷资源为贫困地区农户拓宽资金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夯实发展基础,在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工作上取得了重要成效,相信山区群众的脱贫致富梦想不再遥远。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