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课文解读

2017-06-12

高中语文必修模块收录了《咬文嚼字》这篇随笔,这篇课文总结了咬文嚼字精神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并思考了如何在写作文时运用咬文嚼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课文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课文解读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①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①《屈原》:著名的历史剧,创作于1942年1月。作品借以屈原为代表的联齐抗秦的爱国政治路线与以南后、靳尚为代表的降秦卖国的路线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斗争,揭露和讽刺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排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以为“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落个“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把必须有的附带语省略去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文章开头叙逑郭沫若为了准确表达作品人物情感,修改台词,以便“够味”。郭沫若是当今人人皆知的语言大师,他尚且要反复推敲语言文字,这便有力地说明了炼字的重要性。在结构上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这是炼字①的好例。(①炼字:指写作时在遣词造句方面下苦功,力求其精的作法。)[这个句子归结上文,引出“炼字”二字,逐步过渡到本文议论的中心。]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由这个句子自然引出下文对郭沫若“炼字”的评论。]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是改得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里的用语,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且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引用《水浒》中的事例说明郭沫若对“你这”句式分析有误。关于石秀骂梁中书,见于《水浒传》第六十二回。有关故事情节是:梁山好汉石秀劫法场救卢俊义被梁中书捉住。梁中书是北京大名府留守司的留守,“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最有权势”,是“当朝太师蔡京的女婿”,由于他是朝廷奸臣的忠实走狗,所以石秀骂他是替奴才做奴才的奴才,话中的“你这”表现出极大的愤怒和蔑视。关于杨雄醉骂潘巧云,见于《水浒传》第四十五回。故事说的是杨雄上梁山之前的一段情节,杨雄的妻子潘巧云跟和尚裴如海通奸被石秀发现,石秀把此事告诉了杨雄,杨雄在酒醉之后痛骂潘巧云,一连说了六个“你这”,发泄了对这种侮辱难以忍受的怒气。]“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引用《红楼梦》里的事例,运用对比说明的方法,指出郭沫若对“你是”句式分析有误。关于茗烟骂金荣,见于《红楼梦》第九回。茗烟是贾宝玉的书僮,陪侍宝玉在家塾中读书。金荣是与贾府沾亲的一个孩子,也在这个家塾中读书。金荣依仗贾瑞等人做靠山,欺负了宝玉的好友秦钟。茗烟仗着主子在贾府的地位,大闹学堂,骂了金荣,公然叫阵:“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话中的“你是”有假设语气,意为“你若是”“假若你是”,还带着“你不是好小子”的讽刺意味。]由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更有力。[在上逑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结论,否定了郭沫若的判断。]其次,郭先生援例①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①援例:引用现成的事例。援,引用。)一、“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便不适宜。二、“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进一步分析郭沫若援例修改的错误,一是弄错了句式表达的情感,二是造成了句子结构的残缺。连郭沫若这样的大文人在“炼字”上尚且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便雄辩地说明了炼字的必要和艰辛。]

第1、2自然段,作者结合郭沫若改字的事例,说明“炼”字的重要性,“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郭沫若是一位语言大师,他要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经人提醒后才知道用“这”比用“是”好,可他又不假思索,把这种修改方法移用到其他的文句上,结果弄巧反拙。朱光潜纠正了郭沫若的说法,并且讲出了一大篇道理。由于作者持论公允,深入浅出,例举详赡,既引书证又依据事实经验,涵盖面极广,并以细腻的笔触注意对语言品味分析,注意展示思索过程,因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心灵深处打动读者。

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①不可。(①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极少的事,都十分计较。锱铢,zīzhū,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六铢等于一锱,四锱等于一两。)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这几个句子是1、2自然段的归结。第一句紧承上文,得出“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的结论,很自然地照应了题目。“锱铢必较”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咬文嚼字”所要达到的极细微的程度。“非……不可”这个双重否定的句式,表达了不容置疑的坚定语气。第二、三句则是具体阐明“咬文嚼字”的含义。第二句指明“咬文嚼字”这一成语的本来意义,第三句用“但是”一转,赋予“咬文嚼字”以全新的含义:无沦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从而自然地归结出本文的第一个分论点。]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文学”二字很重要,为第6、7段的议论埋下伏笔。]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①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①斟酌:原意是斟酒以供饮用,也用来喻指商讨或考虑以决定取舍。本文中指考虑文字运用得是否恰当。)[这里用“在表面上……,在实际上……”的句式揭示“咬文嚼字”的本质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这是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下面的文字围绕这个中心展开议论。]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这是用概括说明的方法从反面证明上句的观点;下面引用具体的事例,来坐实上句的说法。]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①,视之,石也。(①镞:zú,箭头。)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心理学告诉我们,李广的这种千钧之力,是人的潜能在特定情境(这里是万分危急)之中猛然爆发出来的结果,不是想做就可以做成,因此“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①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课文解读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