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相关话题
试卷分析是一件枯燥无味的重复性工作,为了缓解七年级地理教师的工作压力,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范文一
一、试卷总体分析
本次试题突出教材重点,适当兼顾覆盖面。 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各部分比例力求与课时要求保持一致,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所以覆盖面较大。重点强调基础,考查最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 。 部分考题取自或改变于目标与检测 ,以使师生平日注重训练。
试题难易度适中。低、中、高三个难度层次的题,比例为3:6:1。无偏题、怪题、超标准题,这样的试题既保证了一定的区分度,又增加了效度和信度。另外,本次考试,题目数量适当,目的适应新课程改革,学以致用,保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二、学生做题分析
1.选择题分析
本张试卷共有三个大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得分率高;个别学生不认真审题或对知识不扎实,理解力差,导致失分。
失分较突出的有综合题,平时要求学生识记、训练不够,使简单问题变难。
2.综合题分析
第1题:较为简单。此题主要考察地理基本概念和的相关知识。及格率较好,但优秀率较低。
第3题:丢分率也较高。在下学期教学中应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不应单纯的死记硬背,整体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在授课中应多边绘边讲,易错字多练,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多联系当地实际问题进行教学。
三、改进建议
1.试题的覆盖面应进一步扩大,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地理知识,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2.试题的呈现方式应进一步加强,新颖、灵活是今后努力的方向。要创设新情景,多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出发,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应体现探究性和开放性,体现新课程特点。命题尽量减少单纯机械记忆的题目。
3.加强试题印刷的清晰度,尤其是地图,进一步方便学生获取信息。
4、创造性使用教材
要在教学中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创造性使用教材。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删减和补充,避免“教”教材。对教材知识点的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从而提高教学成绩。
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范文二
随着学生进入考场,拿到考试卷的那一刻起,似乎已经宣布这一学期的教学尘埃落定,但是我们却不能停止分析。
首先从试卷内容上看,基本上每个章节都有涉及,按照以往的命题规律,一幅图对应两到三道选择题或者一道综合题,对应一个学习案例地区,具体如下:
1——3题,各大洲特色对比,注重记忆和轮廓图判别;4——6题,南美洲,地形剖面图判读;7——9题,日本樱花开放时间分布,侧重日本主要领土岛屿名称及分布识别,气温分布规律;10——13题,世界部分地区和国家(中东,东南亚,俄罗斯),涉及世界地图判读和主要地理事物识记;14——15题,印度软件外包产业市场分布图,侧重统计图的归纳和分析;16——19题,埃及位置和主要农作物图,中东地区的位置,气候,河流等分析;20——23题,湄公河流经国家示意图,侧重东南亚河流分布,考察河流对城市分布的作用;24——25题,南极科考站位置示意图,极地图的判读,地理事物识别及方向。26题,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图和东南沿海气候统计图,侧重类型分析,气候对农业类型分布的影响;27题,萨赫勒地区位置图和萨赫勒地区气候统计图,侧重考察气候特点分析及影响,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28题,法国地形图,侧重主要地形类型和地势特征、河流流向特征分析;29题,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侧重农业带分布的识别和有利自然条件分析,渗透因地制宜观念;30题,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侧重归纳俄罗斯工业特点,及举例乌拉尔工业区的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区发展的关系。
但是仔细看,不难发现,考查内容侧重的是理解记忆,也即一个地区的常识记忆,以及按照案例学习形成的课程标准要求终极目的,会通过阅读图文资料,梳理归纳出有效的信息,即侧重考察读图和信息处理能力。
因此,从试卷中不难看出,考试内容死记硬背的内容很少,试题的用图和测试点也不再是课本原图的简单复制,不再是机械型地读图,什么地理事物在哪里,是一种直观记忆。而是对地图进行分析,能够总结出规律。如考察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通过统计图得出业务服务主要对象,然后分析印度发展软件外包产业的优势条件主要是什么。可能学生靠记忆可以作答,但是不一定扣题,这就需要合理审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侧重的是思维能力。
其次,有些内容与课本脱离,但是又没有脱离课程标准实际,如法国地形图的使用,重在考察学生对一个地区的地形、河流特点进行分析,既要能够合理读出地图信息,还要能够按照地理方式进行梳理,如地形特点既要回答以哪种地形类型(分布面积比例较大的一种或几种)为主,还要回答地势分布特点,总体分布上哪个方位高,哪个方位低。
第三,试题循序渐进凸出核心地理规律应用分析。如通过阅读日本樱花开放时间图,找到日本樱花开放最晚的地方,推测日本樱花开放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而归纳影响日本樱花开放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侧重的是气候气温分布规律的唤醒记忆,以及应用揭示生活现象能力,重在常识性地理素养的普及。
由此,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和教学实际,我们推测学生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差异,特别是对于课本上没有出现过的内容,学生一定会显现出缺乏理性分析的差距,还会出现综合题出现词不达意,缺乏地理视角的差异,即审题不力,造成得分点遗漏的问题。
于是,改卷后,我们查找部分试卷作为案例,并结合网络数据分析,的确没有出乎我们的估计,不论是学生最高分和最低分有很大差距,还是每道题平均得分之间的差距,都是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失落之意。如高分达到98分,低分仅24分,综合题第29题平均得分8.63,第28题平均得分仅4.35(满分均10分),第26题平均得分6.42,第27题平均得分5.78,第30题平均得分6.78,原因是低9题考察的是美国农业带分布,为客观题,课本上能够直接找到活动原题依据;而第28题是读法国地形图,是考察地形特点与河流流向特点,是一种归纳能力,还必须知道如何用地理方式答题。而不是直接考察的课本案例,也就凸显出不同学生的差距。如第27题,有些学生纠结于萨赫勒地区,而不知从试题材料和附图结合分析,造成方位和气候特点不对号的差距,还有学生不能分析出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的差异。
还如部分选择题,如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主要运输方式,学生缺乏直观认识等不能确定,造成怀疑,出现失分问题。
总之,从学生答题失分情况看,一是部分学生不认真审题;二是有些学生没有转换成应有的能力,对于开卷考试认识不清,表现在答案是从课本中摘抄一些句子,而缺乏自我的归纳和梳理;三是对于所学内容不熟悉,应用分析能力欠缺,表现在综合题出现缺答,甚至有学生选择题也出现漏答,时间分配不合理,考试技巧有问题。
所以,从考试分析提醒我们,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基于课标,注重能力,要注意教学中依照课标合理选用教材,注意教学案例的选取,突出教学终极目的,在落实知识的基础上,凸出学生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学会从地理的角度整合信息,从地理的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视学生答案展示梳理过程中,更要注意让学生归纳方法的梳理,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够通过案例学习摸清某一主题分析规律,各事物间因果联系,真正成为一种素养,一种能力。
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范文三
一、试题主要特点
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但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察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关注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说,本次试卷对今后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学起到积极、正确的导向作用。
1.难易适中,注重基础
各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如景观图、分布图、等值线图、统计图等),所以覆盖面较大。重点强调基础(体现在填空、选择题、部分连线题),考查基本能力(体现在读图题和问答题中)。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结合生活实际,尝试考查实践能力
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标的理念,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试卷中的读图、填图综合分析题中的几道题均体现了这一特点。
二、试题创新之处
1.设置新情境,与时事政治紧密结合,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如34题四川汶川地震的问题;35题美国城市问题是以奥运圣火传递为切入点;36题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都以时事政治为背景素材的,以此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地理非常重要。
2.试卷表述简洁,图表清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产实践入手,致力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给学生以更多的思考空间,既符合地理课程标准中“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也给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三、学生典型错误分析
统计数据反映,在前三类大题总体得分率较高,平均得分率85%,其中的填空题3题(亚洲与欧洲的分界);选择题中的8(三类产业划分)、9(东南亚物产)、21(气候类型的判断)、连线题中的29(邯郸旅游景点与县市区的连线题)得分率较低,仅有60%~65%。整个读图分析题和简答题得分率仅有68%,较其他大题低,其中一些小题得分率不到50%,其中31题印度季风方向;33题南极地区④中山站在南极点的什么方向,究其原因:
1.基础知识不是太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从试卷情况分析可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尤其是 七上的地球地图知识,得分率最低的33题南极地区④中山站在南极点的什么方向,环绕南极的三大洋名称。这些都是地图基本知识。
从此处可以反映出地球地图知识的难度在初中阶段确实是较大的,因此对这些难点,我认为一是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加大训练力度,达到熟练运用,二是在对其他内容的教学中应不断应用并强化这些知识。
2.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如结合巴西实际,如何解决能源问题。解决这类问题,一要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要抓住问题中重要的信息点和关键词,二要提高学生运用现成的资料和地图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要加强运用地图的能力。
3.解题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
第一、审题不慎,轻易落笔。
第二、思路不明,答题不知从何下手。如29邯郸市旅游景点与县市区的连线题、画出小河的流向、33题④中山站位于南极点的什么方向等;
第三、条理不清,虽然回答了很多,但得分点较少,如37题④巴西酷爱足球、跳桑巴舞、过狂欢节,说明了什么问题。其实正确答案只是一句或几句话,但学生抓不住主次,将有用的没用的全写到了卷子上,也给批卷带来了麻烦。
第四、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含显形和隐性),然后运用这些信息,结合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如31题、33题、34题、35题、 36题等;
四、对教学的启示
1.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句话叫听不如说,说不如做。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始可能学得慢,后来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自主。
2.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在地理新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通过读图、指图、填图、运用地图等方式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课标理念之一是“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多引用现实生活中的时事政治和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科学发展观,并使之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改进情况
1.反映学科特色,凸显各种地理图表的重要性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本次试卷中有十三道题是直接利用各种图象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的,还有许多是无图考图题。图形多样,涉及到分布地图(如29、邯郸市旅游景点连线;32、日本;33、南极地区等)、景观图(如选择14、东南亚景观;30、三大宗教)、统计图(如35、孟买气温降水图)等。
2.重视能力立意
本次试卷在考查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考查学生能力试题的比例加大。有许多试题以能力立意,要经过深入思考和具有一定的能力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加强了试题的综合性
较以往相比,试题的综合性既表现在地理学科知识的综合,又表现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综合方面。尤其是37题(欧洲人酷爱乳产品和牛羊肉,这种饮食结构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巴西人酷爱足球,此外还热衷跳桑巴舞、过狂欢节,这些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等,试题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出发,创设情景,设置问题,这些 均不是教材内容的直接呈现,而是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思考,在新情境中综合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题目的立意新颖、灵活,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 出了要培养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理论结合实际,从地理的角度综合分析、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这一导向。
4.试卷卷面的表现形式美观新颖
本试卷图文安排布局合理有序,图表绘画规范、清晰、富于表现性,类型多样,平面与立体结合,图片与照片结合,表现形式美观新颖,特别是经过电脑处理的各种图表,使人看之悦目,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并引发思考。
六、改进建议
对试卷的几点建议
1、读图分析和简答题各题中的各项小题最好给出分值,如35题没给出分值,留的答题空间又大,所以不少 学生浪费了很多时间答了很多内容,结果只得一分,还影响了后面的答题时间。类似的题还有37题巴西酷爱足球、跳桑巴舞、过狂欢节,说明了什么一题。
2、35题第一问“在图7中,将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补充完整”正好夹在“孟买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与图7“孟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之间,一些粗心的同学没看到该题的要求,因此丢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