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研究小论文

2017-03-09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为主要目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研究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应用基础研究小论文篇一

《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与应用 》

摘要: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包含计算机病毒、木马、黑客入侵等在内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给信息时代的人们敲响了警钟。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活动成本,使原本复杂、繁琐的工作变得简单易行。但互联网开放、自由的特点又使得其不得不面临许多问题。文章围绕基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计算机应用进行探讨,分析了当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主要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技术,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知识,规范使用计算机,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水平。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黑客;计算机应用

引言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明与应用是二十世纪人类最重要的两项科学成果。它们的出现,深深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对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领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网络上的海量信息极大地改善了人们工作条件,原本困难的任务变得简单,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威胁。每年因为网络信息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数以亿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日渐凸显,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避免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发生,保证互联网信息使用安全是当前IT产业重点研究的课题。

1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互联网本身特性的原因

互联网具有着极为明显的开放性、共享性和自由性特点,正是这三种特性,赋予了互联网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但同时,这三个特点也给互联网信息安全带来了隐患。许多不法份子利用互联网开放性的特点,大肆进行信息破坏,由于互联网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用户的计算机使用行为还很不规范,缺乏安全防范意识等,这些都给不法份子进行违法活动创造了机会。

1.2黑客行为与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黑客行为和计算机病毒、木马等是现阶段计算机安全最主要的两大威胁。所谓黑客,是指利用计算机知识、技术通过某种技术手段入侵目标计算机,进而进行信息窃取、破坏等违法行为的人。黑客本身就是计算机技术人员,其对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安全防护措施等都较为了解,进而能够通过针对性的措施突破计算机安全防护,在不经允许的情况下登录计算机。目前就世界范围而言,黑客数量众多,规模庞大,有个人行为,也有组织行为,通过互联网,能够对世界上各处联网计算机进行攻击和破坏。由于计算机用途广泛,黑客行为造成的破坏结果也多种多样。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软件,它能够自我复制,进而将其扩散到目标计算机。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计算机病毒种类繁多,且具有极强的潜伏性和破坏能力,所以很难对其进行防范。而计算机病毒一旦进入目标计算机就会自动运行,对计算机上的文件信息按照程序预设步骤进行删除、篡改等。计算机作为信息存储、运算处理的电子设备,其上的信息一旦受到破坏,计算机将无法正常工作。有的病毒甚至会对计算机硬件造成损坏,使损失进一步增加。2006年大规模爆发的“熊猫烧香”病毒就是病毒家族中的一个突出代表,它本质上是一种蠕虫病毒变种,在传播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变种,使得查杀难度大幅提高。“熊猫烧香”的主要危害是让计算机发生蓝屏、死机、频繁重启乃至数据损坏等。由于病毒发作后电脑中会出现大量带有“熊猫烧香”图标的文件,所以人们将其命名为“熊猫烧香”病毒。“熊猫烧香”病毒的大规模发作,给社会生产、人们生活造成了严重妨碍和巨额经济损失。故而,人们将“熊猫烧香”病毒列为全球十大计算机病毒之一。“熊猫烧香”病毒以计算机上的可执行文件和dos下的应用程序文件为目标进行感染,这些文件被感染后,如果计算机用户启动这些文件,就会自动连上互联网并下载病毒。“熊猫烧香”病毒的一旦感染计算机就会入侵计算机上的防火墙软件和病毒软件,使其失去应有机能,同时,病毒还会将计算机上后缀名为“gho”的文件删除,这样一来,即使计算机用户之前用ghost软件进行过备份,但由于备份文件被删除也会无法恢复系统。

2基于网络信息安全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2.1信息加密技术

信息加密技术是针对计算机信息窃取问题而开发、设计出来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计算机信息遭受窃取,是主要的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类型。无论是经济信息、军事信息还是个人隐私,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不法份子窃取,就会给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或是个人切身利益造成严重威胁。为此,人们开发出信息加密技术,将存储在联网计算机上的文件信息按照某种方式予以加密处理,这样一来,即使信息被人窃取,其中内容也不会为人所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安全。由于信息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信息加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尽管具体技术各有不同,但其本质还是较为相似的。无论哪种加密技术,都属于主动性安全防御措施。该技术通过安全认证的方式构建起信息安全防御机制,保证网络电子信息的机密性。一般是通过某种加密算法,将原本的信息由明文转为密文,使用者必须按照对应的密匙将密文转为明文后方可知悉其中的具体内容。现阶段信息加密技术主要包括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两种。通过有效的加密技术与客户的密码相配合,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水平。

2.2防火墙技术

为了有效防范来自网络的威胁,现在的计算机普遍采用防火墙进行防范。该技术通过在网络和计算机接口间建立起一套甄别机制,仅允许符合预设标准的安全信息通过,由此将不确定或是非法登录请求隔绝在计算机之外,从而保证计算机上的信息安全。

2.3防病毒技术

病毒防范技术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查找、判断病毒程序,二是实现对病毒程序的删除。其中,如何及时、准确查出病毒程序是技术的基础。由于病毒种类繁多,兼之许多病毒具有变种、伪装、隐藏的能力,从而使得病毒的查找难度很高,要切实做好病毒程序的查找,病毒库的建立与更新是关键。反病毒软件配套的病毒数据库,必须实时保持更新,只有这样,才能针对病毒做出有效反应。

3结束语

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斗争也日趋激烈。无论是黑客技术、病毒技术还是计算机安全防护技术,本质上都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一个分支,是科学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的表现形式。作为互联网行业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到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计算机安全防范技术研究力度,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实现信息安全防范技术的升级换代,使用更加安全有效的网络信息方式,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程常喜.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J].电子商务,2013(3):36.

[2]王民川.基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计算机应用[J].煤炭技术,2013(7):119-121.

[3]罗亚东.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及对策分析(优先出版)[J].电子测试,2014(24):64-66.

计算机应用基础研究小论文篇二

《 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方法思考 》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方法的应用,首先从项目化教学入手,详细阐述了项目化教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实施的主要特点,然后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充分研究了项目化教学的具体实施流程,从而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项目设计;教学流程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熟练计算机操作和基本应用成为了当前社会对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以培养计算机基础应用和操作的一门应用实践为主课程,是立足于当前社会对人们计算机操作水平要求的最基础一门学科。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如何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开展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项目化教学是以实际项目辅助理论教学的一种方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如果能够通过项目化教学的方法来开展整个教学互动,那么对于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升,以及自我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项目化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一)项目化教学的基本概念

项目化教学的概念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两位教育学家联合提出的,是目前我国全面实施新的教学课程改革而积极实施的一种教学方法。顾名思义,项目化教学就是采用一个项目的形式而积极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是针对当前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而实施的具有针对性的实践动手活动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理论应用于实践,实践巩固理论的教学目的,进而提升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动手、自我实践、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从而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项目化教学的基本应用,使得整个教学活动更有指向性,不仅将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基本教学目的,而且通过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施,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职业技能、培养了基本的职业素养,为走出校园、走入职场奠定良好的基础。项目化教学带来的效果非常诱人,但是整体顺利实施起来并不是很容易,能够选择合适、有效的贯穿整个理论教学的项目,并且使其能够和整个教学过程完美地结合起来是项目化教学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利用项目化教学时,任课老师必须对整个教学的课程进行充分的解析,将整个教学活动的课程目标、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充分研究,然后选择若干个与之能够相匹配的项目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并且将其进行分解,使其能够整个课程内容的教学以及教学环节的实施一一匹配,从而达到项目驱动教学、理论结合实践的目的。

(二)项目化教学的基本特点

1.综合能力强

如果想完成一个项目,本身就需要项目完成人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能力,而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正是以项目为驱动和主导,以完成项目为直接目的的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又时时刻刻以企业化的项目基本标准为要求,所以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很多内容都与企业日常的工作相关,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必须拥有综合性的能力才能完成教学活动,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其次,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更是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项目对职业人的要求,对于后期进入社会也能有心理、工作、技术等多方面的准备,这对于学生后期的职业生涯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内容更加真实趣味

项目化教学摆脱了传统的单纯理论说教的教学方式,通过实际的项目来驱动整个教学内容的实施,并且以项目的实际任务来帮助学生们学习和理解课程的理论知识,最终使得整个教学内容更加真实,并不再是一个模拟的题目或者纸上谈兵,内容更具真实性和有效性。此外,实际的问题的解决,激发了学生本能的好奇心,使其能够在真实的项目任务中,体验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紧密结合,体验通过自己的学校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解决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任务的快感和趣味性,从而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

3.提升学生的自主和创新

项目化教学更多的是看重学生自我动手的能力和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在实际的项目中对一个企业员工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新的课程改革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心所在。项目化教学通过实际的项目以及贴近生活的任务,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去学习,并且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整个课程的主导者,通过自由地学习来完成整个教学任务,开放性的题目更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最终使其自主、主动、创新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4.视野涉及广泛

项目化教学通过实际的项目贯穿整个理论教学过程中,通过综合性、多维度的任务来对学生的自主性、创新能力进行综合培养,而在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使其认识到学校之外的更多实际有用的东西,使其的认知能力、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甚至是职业要求的基本素养都能得到有效提升,最终使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化、职业化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利用项目化教学实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实施的前提条件

1.选择和设计有效的项目

在对项目化教学的概念进行阐述的时候,就已经指出项目化教学的关键在于选择和设计合适有效的项目,在选择和设计有效项目的时候,需要考虑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与学生职业的匹配度,第二,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匹配度,第三,与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匹配度。所以,在选择和设计项目时,首先要就学生未来的主要就业方向为主要考虑点,选择当前学生主要就业范围内的项目,其次要尽量包含整个课程的主要内容,并且在设计的教学过程相匹配,同时针对当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进行考虑,选择难度适当的项目,从而完成整个项目的选择和设计。

2.完善教学资源

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选择的项目必然和计算机应用相关,那么在实施过程中必然需要很多教学资源的支持,如计算机、网络等,所以完善教学资源让每个学生能够充分地投入到项目化教学过程中,从而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提升实践动手能力。此外,在教学软件资源方面,也需要进行完善,如对学生进行监督控制的电子教学软件,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企业参观或实习等,这些都能为项目化教学提供有力支持和帮助。

3.提升教师的项目综合能力

项目化教学是以实际的项目来驱动整个教学,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其中,但是老师的能力作用更为重要,他的角色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向项目领导、活动主持、技术支持和能力指导等综合角色的转变。如果想实施项目化教学,老师想一成不变来实施整个教学活动是完全不现实的,所以,老师必须具备更高的项目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指导能力和支持能力等组合能力来保障整个项目化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当然,如果任课老师能够通过专业的项目实战来提升自己的项目能力,这对于项目化教学的开展最好不过了。

4.培养教师的项目化意识

除了能力之外,任课老师的项目化意识必须转变过来,不能在用传统的理论说教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来开展,除此之外,任课老师对于学生的培养意识也需要转变,不能在学生有问题的时候,按照传统的思路一成不变的传授给学生,必须要时刻注重学生自主能力和自我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从而不仅解决了最终的难题,而且是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升,这也是当前新课改下的老师具备的意识。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实施流程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实施项目化教学必须按照一定的过程来实施,主要的流程大致分为项目的前期准备、项目的具体实施阶段以及对项目的评价阶段,这三个阶段也是一个完整的项目实施的主要经历的阶段。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项目化教学的三大部分中,又分为七个小的步骤,每个步骤又包含了不同的项目任务。

1.项目范围确定

在实际的项目中,在运营之前需要通过确定整个项目范围来指明项目具体要职责以及需要达到的目标,同样的,在计算机应用项目教学中,需要为整个项目设定好要实现的目标以及最终实施的任务。在设计的任务中,尽量选择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际的任务来让学生主动有兴趣地去完成。其次,还需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认知程度和项目的整体难易度,从而让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能够真正体会到计算机的魅力,通过任务设定,来吸引学生主动手去完成相应的任务。

2.项目人员确定

项目化教学的另外一个教学核心就是分组完成项目,即根据设定的项目和分配的任务,将目前的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在班级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从而实现项目化教学。当然,在项目人员确定时,并不是无目的的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随意分组,而是采用分层的思想,尽量将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平均分配到每个小组,让能力和学习相对落后的学生平均分配到每个小组,最终形成每个项目组形成良莠均分的现状。在项目人员确定后要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从而实现小组内部能够互帮互助、有人负责领导,方面后期的项目实施和开展。

3.项目计划确定

项目计划对于项目的实施至关重要,是整个项目在技术成本、时间和经济成本等诸多方面有效控制的一个良好措施。在项目成员确定后,每个小组通过角色分工来确定项目组负责人,然后负责人在老师的协调指导下,协同小组成员共同确定整个项目的计划。项目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项目成员分工、任务分配、完成计划、预期完成时间、需要协调的资源、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相应的规避措施等内容,最终完成整个项目计划的确定。

4.项目资源准备

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很多资源的支持和协调,所以在项目开始之前,需要将资源准备完毕,如计算机、网络资源等,当然这些都属于整个教学资源,需要任课老师协调准备。除此之外,计算机应用基础设定的项目实施,也需要很多素材资源,那么在开始制作前期,就需要项目负责人组织小组成员共同完成项目作品所需素材资源的准备,如通过网络资源、课程资源等来获取自己项目中所需要的电子图片、视频、动画等。

5.产品制作

产品制作就是整个项目的具体实施阶段,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自我动手实践能力最重要的环节。在产品制作环节中,每个项目小组,需要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和小组分工,有条不紊地相互配合,来完成整个项目作品的制作过程。同时,小组内部成员之间需要相互帮助,如能力强、理论知识扎实的学生需要在时间动手过程中对相对落后的同学进行帮助和讲解,小组与小组之间通过竞赛的方式来实现共同进步。此外,在整个过程中,老师的角色非常重要,不仅要对整个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从而保障项目化教学有序进行,同时对学生的项目进度进行有效监督,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从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对于学生职业技能和基本素养也能得到良好的培养。

6.成果展示与评价

成果展示与评价环节,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最终完成作品的效果进行展示总结和评价,更多的是对学生在整个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的实施的过程和相应产出物的评价、总结和互相学习的过程。首先,在作品制作结束之后,不同的项目组都需要对自己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从而在与其他小组之间的横向竞争之间,找寻自己理论知识的欠缺、作品的不足以及后期主要发展的方向,从而有效地提升整个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学习。此外,项目组之间的成果展示还需要包含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自己小组的感想、具体实施流程(如小组角色如何分工、计划如何制定、资源如何准备和查找、项目资源和人工如何管理等)以及问题发现和解决方法的展示与评价,从而有效地实现彼此之间的沟通,发现自己的不足,最终通过项目化教学,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总结

项目化教学在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实施,主要是采用项目驱动教学的思想,通过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时采用项目化的思想,让整个学生按照项目前期准备、项目具体实施以及项目结果展示与评价的过程来开展整个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最终通过实际的项目来完成教学目标,并且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实践、自我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基本的职业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黄林国.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1(14).

[2]纳尼达.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J].福建电脑,2013(07).

[3]别凤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9).

[4]任凤.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改革[J].电子世界,2012(11).

[5]孙辉.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浅析[J].新课程(上),2014(08).

计算机应用基础研究小论文篇三

《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微项目教学法应用 》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应用微项目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技能。介绍了微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微项目的设计原则并通过实例讲解了微项目的设计方法,同时给出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理论及实践教学流程。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微项目;教学法;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其教学目标是培训学生在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和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要由传输式变为体验式,教师要创造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灵活选择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职业发展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提倡将课堂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1]。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很多教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采用真实的案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但项目教学周期长、项目任务冗繁、综合度大等不足往往导致教学效果不是非常理想。而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与此相应,学生更乐于接受简单、有趣、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例如,微课程以其“短”“小”“精”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成为现代课程体系中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2]。文章结合项目教学法、微课程的优势,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核心知识点设计成真实情景的微项目,使学生在1~2个学时内完成项目作品,以实现高效课堂。

1微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表现在: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培训周期短,见效快;可控性好[3]。微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4]。目前,微项目教学法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可以从项目教学法的概念来理解微项目教学,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将课程的核心知识点结合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设计微项目,以小组讨论、团队协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2微项目的设计

2.1 设计微项目的注意事项

以微项目法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进行教学,可以将“教、学、做”融为一个整体,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的任务中学习计算机新知识与掌握操作技能,微项目教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因此,在设计计算机基础微项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微项目要具有趣味性:感兴趣的学习项目,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微项目时应该考虑学生的专业、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主动参与进来。(2)微项目要体现课程目标:设计的微项目应紧紧围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一个微项目中可以只包含一个或几个小的知识点,但结构要完整,目的要明确。(3)微项目要具有实用性:微项目要具体、实用,最好设计与专业、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或是最近发生的事件等。(4)微项目应该可行:微项目设计应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要求出发,选择短、小的题目,安排好计划学时,使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自主和协作学习完成作品,使学习变得简单、高效,让学生有成就感。(5)设计的微项目具有选择性:对于每一个知识模块,应设计多个微项目,让学生有自主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而不是强制性的指定,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2 设计微项目

高职院校一般要求学生学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后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根据新考纲要求,学生应掌握的内容分为6个部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Win7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10、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2010、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考纲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面比较广,但是很多学校计划课时非常少,有的只有40课时,再加上学生生源有差异,因此学生学起来感到很吃力。因此不仅需要设计合适的微项目,还应为每一个微项目提供必要的素材。上机实验课是加深理解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及创造能力,应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六个部分的内容设计多个微项目,每一个微项目都应从实际问题出发,同时应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有不同的微项目,涵盖课程的目标的内容,且对每个微项目应配有相关的学习指南及相关素材。

3微项目的实施

3.1 理论课微项目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分理论和实验教学两个部分,高职院校是将整个课时各分一半。理论课主要以微项目为载体讲解新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们系统地了解与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制作微项目。(1)学生分组:第一次上课就向学生说明计算机基础课是采用微项目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们分为多组,每组同学分工协作完成任务,同学之间友好相处,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每组成员数为3-4人,设定一个组长,每2周重新分组一次,好生、差生相搭配,以便更好地完成作业。(2)引入情景:计算机应用到了各个领域,生活或工作中情景非常多,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精心挑选教学情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挑战欲望。(3)探究新知识与技能:从情景中发现新知识,讲解新知识点与操作方法、步骤,并提示注意事项。(4)展示微项目内容:从设计好的微项目库中挑选与教学进度相关的微项目,先对项目要求进行讲解,让学生进行10分钟的讨论。(5)小组交流、讨论:鼓励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从而发现、解决问题,学会操作要领,为实验课打好基础。(6)师生交互完成任务:教师是在多媒体教室完成理论课教学的,采用边问边答边操作的模式,师生共同完成微项目任务。因此,教师在制作微项目时,要将新知识、技能贯穿在其中,还要注意时间与进度,这对教师要求相对较高,要充分备课[5]。(7)扩展应用:理论时结束时,将实验课的微项目任务布置下去,要让学生小组根据兴趣去选择一个或多个微项目,或自定题目进行创新设计。

3.2 实验课微项目教学

理论课上采用“边讲边练”的教学方式,学生基本掌握了所教内容和基本的操作,为了巩固加深所学知识和技能,上机实验是必须做的一个环节,也为学生巩固、创新知识提供时间和空间。(1)制定解决方案:上机前由组长组织成员讨论8分钟左右的时间,确定微项目的解决方案。(2)协作完成项目:小组成员每人都动手完成整个微项目,有问题各成员协商解决,或请教老师,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3)交流展示:各小组提交完成得最好作品进行展示,分享经验。(4)总结点评:首先各小组之间互相评价,然后老师对各组作品进行点评,从项目的完成质量、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价,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为完成下一个微项目做好准备。(5)反思改进:师生共同对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然后对微项目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建构新知识。

3.3 教学效果分析

我们对2014级新生选择6班的学生使用微项目教学,另选6个班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采用统一试卷,统一评分标准,对这12个班进行了测试,然后将笔试与上机考试成绩进行了平均,结果是实验班的平均成绩为86.4%,对比班的平均成绩为75.7%。实验结果显示,微项目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微项目教学中将课本知识结合到实际中,锻炼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4结束语

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用微项目教学进行了分析、探讨,教学实践表明微项目教学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还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这些能力的锻炼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融入社会,融入工作,能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与职业性,符合目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刘云.浅析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软件工程师,2014(1):42-44.

[2]焦金金.项目学习模式下的微型课程设计研究[J].软件导刊,2010(12):4-6.

[3]王超.微项目学习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4(7):221-222.

[4]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1.

[5]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2(10):61-65.

有关计算机应用基础研究小论文推荐:

1.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2.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

3.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4.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5.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

6.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