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的交互出版模式探讨论文

2017-03-20

在网络技术和新兴学术交流方式的驱动下,学术期刊传统的出版流程及利益主体受到冲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学术论文的交互出版模式探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学术论文的交互出版模式探讨全文如下:

[摘要]本文简要梳理了学术论文出版的发展历程:从纸质论文发表模式到数字化出版和开放式存取,从单向交流到全方位的交互出版。在Web 2.0技术的支持下,出现了许多软件来实现学术论文的交互式出版。但同时,交互出版模式也对论文的质量控制与论文的版权保护机制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学术论文写作 新型出版模式 学术社交网络 交互建构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术论文的写作及其出版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资料的收集到数据分析,从论文的投稿、审稿到发表这些环节都已经基本脱离了纸张,进入了数字化处理的流程。学术期刊已经全面进入了数字化出版时代,对于这一点,从各高校图书馆每年不断递增的数据库订阅费用上也可略见一斑。

目前,最受瞩目的数字化学术期刊出版模式有两种,即开放式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模式以及交互式出版模式。因为学术论文发表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是将最新的学术成果传播出去,这就为免费获取研究论文提供了可能性。按照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先导计划(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 BOAI)中的定义,OA是指某文献在Internet公共领域里可以被免费获取,允许被任何用户阅读、下载、拷贝、传递、打印、检索、超级链接该文献,并为之建立索引,用做软件的输入数据或其他任何合法用途。[1]

OA的出现打破了学术刊物之间的界限,大大加速了论文的发表,有效促进了研究成果的快速传播。有人质疑OA刊物的论文质量和版权问题,但是OA刊物本身也实行同行评审与编辑评审制度来确保论文质量;BOAI同时也明确指出,它只是出版作者愿意免费提供使用的作品,充分尊重作者的个人意愿。另外,并不提倡突破现有的版权法,而只是在现有版权法的体系内最大程度地实施开放存取的出版模式。

以OA为前提,另一种交互式出版模式也出现了,欧洲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学》(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ACP)就是这一模式的成功代表,ACP于2001年创办,到2005年成功跃居大气科学(气象学)类48种期刊影响因子排名第1位,并在环境科学的144种刊物和多学科交叉的地球科学的131种刊物中名列前茅,到2010年影响因子已远远超过气象界的一些老牌名刊。[2]

ACP采取的正是交互式出版模式,通过网上出版系统在线接受投稿后,接收的稿件先进入初审(入门评审)和初校,大约1周后,未被拒绝的稿件直接进入网上版发表,并给出审稿意见,同时允许其他感兴趣的人提出问题,论文作者会回应这些意见和问题,进行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后,编辑再挑选优秀稿件以OA形式发表。[2]这种出版模式相较于传统的同行审稿模式和编辑审稿模式来说,因其利用了互联网沟通便捷、成本低廉的特点,成功地在审稿人与作者、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提高了审稿的公平性、透明性和合理性,保证和促进了稿件的质量,确保了发表论文的高质量,同时也吸引了大量优秀稿件。

互动应该是将来学术刊物出版的主要方向,这一趋势也符合学术刊物的根本目的。作者通过与审稿人和读者之间的有效互动,可以接收到更多直接的意见,达到与同行交流的目的。应该说这是一种已经得到验证的高效的出版模式。由于OA刊物不存在传统刊物的出版和发行费用,成本几乎为零,又因为互联网在传播上的巨大优势,使OA论文能够获得宽广的展示空间和便捷的流通渠道,对这些论文的获取和使用将会越来越多。所以,虽然OA刊物的数量和发表论文数量在现阶段无法赶上传统的品牌刊物,但从长远来看,OA刊物一定会拥有大量的读者群和影响力。

其中,跟这一预测相关的依据是基于互联网的出现而兴起的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3],它由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长尾理论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几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有卖,都会有人买。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比,甚至更大。[4]学术刊物应该做的是尽量增加论文展示的场所和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最大的传播平台,实现学术期刊的开放式存取,并在论文发表的各环节上增强其互动性。

以中国知网(CNKI)为例,论文主要以以下方式实现与其他文献的互动:本文的引文网络、相似文献(与本文内容上比较接近的文献)、同行关注文献(与本文同时被多数读者关注的文献)、相关作者文献、相关机构文献以及文献分类导航。这种互动方式的优点是能实现学术论文语篇之间的联系网络,但是缺乏学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

ACP所呈现的交互式出版模式实现了作者与同行评阅人与相关读者的对话,论文讨论版在互联网上发表之后,评审人与其他读者提出意见与问题,与作者进行对话,这种互动式的对话可以视作论文的一部分进行引用,并且这种对话也是编辑选择优秀论文进行二次发表的依据。这种互动形式增加了即时性,搭建了一个由“审稿人—作者—读者”构成的互动网络,但就其互动的基础而言,还是以论文语篇为基础,没有实现更加细化的互动活动。有没有其他的出版模式,能够真正将对话引入到论文的发表过程中,建立起更加复杂的人际网络模型呢?

应该说,在Web 2.0模式下,用户不仅能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成为网站内容的浏览者,同时也能成为网站内容的制作者;用户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冲浪者,同时也成为波浪的制造者。Web 2.0技术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比如电子商务和社交网络服务系统等,但是这种技术所展示出的强大可能性在目前的学术研究与论文出版活动中还没有得到深入的发掘。

首先是作者。Web 2.0技术可以带来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积极互动。现今世界上每天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在不断地分享范围极为广泛的内容,研究者对这一潮流并不陌生,社交网络服务能帮助他们将自己的研究更快速、更高效地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2007年的一项针对科学家使用社交信息的调查表明:77%的科学家加入了某种形式的社交网络媒体;50%的科学家认为博客、讨论组、网上社区和社交网络有益于与同事分享想法;85%的科学家认为社交媒介影响自己的观点形成过程;讨论组与留言板是最常用的形式,但是网络社区的增长也极为迅速。[5] 比如,LabSpaces是一个由个人创建的社交网站,目的是为了吸引不同领域的研究者进行交流与合作,Sciatble是由自然出版集团建立的社交网站,它以小组讨论板、上传论文等形式把科学家、教师、研究者与学生联系起来。知名社交网站也吸引了很多科学家的关注,史蒂芬·霍金喜爱使用Twitter,每星期都会在上面发表“tweets”,尽管他发的“tweets”并不一定与科研相关,但他却将自己融入了这个世界范围的大社区中,并向其支持者展示自己真正的个性,将来或许他会通过Twitter发表科研成果,并得到转发、评论和共享。除了这些个人和出版集团建立的科研社交网站以外,大型的科研机构如NASA等也利用Twitter与Facebook这样的主要社交网站来进行交流与宣传。[6]可以说,利用社交媒介来传播研究成果不仅成为了一种现实,更加成为了一种必须。研究者要想向同行及大众传播科学发现,必须具有熟练使用社交媒介与大众进行交流的能力。这也是我们探讨实现学术论文交互出版模式的第一个现实前提。

其次是论文的来源与参考文献。除了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之外,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利用Web 2.0技术搭建研究者与其他研究者及其研究成果之间的互动网络。一般来说,论文首先要回答的就是研究背景,包括其他相关学者的研究进展、相关文献以及当前研究与以往研究之间的联系。但受篇幅和形式所限,这种描述经常不能概述研究的许多重要方面:如何去清楚地阐释相关论文,论文是如何交叉相关,如何对相关研究进行评价?论文的背景描写应该是全方位的,是可以让读者依此来追踪作者研究想法的来源的。[7]

目前通行的做法是利用论文的参考文献实行直接链接,但这种链接并不是十分令人满意的。读者仍然必须通过阅读作者的描述来了解各参考文献之间的关系,以及作者的研究与参考文献之间的联系。但同时,读者还会感兴趣的是作者想法的来源、观点的传承、与其他作者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经费的来源,而这些仅仅靠直接链接参考文献是无法实现的。目前的现实是,我们的论文数据库已经储存了足够多的信息,具备了描绘出论文社交网络的基础。

针对此种互动需求,相关机构已经开发出许多软件来进行文献的获取、分析和可视化。比如Citespace,ISI公司的引用映射工具的知识网络(Citation Mapping Tool of ISI Web of Knowledge)、网络平台工具(Network Workbench Tool)等,通过可视化的分析,能够显示出一个学科或知识域在一定时期发展的趋势与动向,形成若干研究前沿领域的演进历程。[8]

作者与参考文献之间有时也存在着某种个人和机构的联系,正如社交网站会允许用户通过一系列操作来追踪到某一个人,学术论文数据库的用户也可通过一系列检索来描绘出个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与机构之间的关系,并且更清楚地了解研究背后的社会结构、研究的动机以及研究传统的传承,实现这些功能的相关软件包括refWorks、ShaRef和Mendeley。[7]

再次是数据和研究方法。数据可以成为科学交流的一种关键资源。一般来说,在传统论文中,很多数据是不会全部给出的,比如一些图片、分析记录还有调查数据,但是在理想的状态下,数据应该要提供给读者来复制试验并且检验结论。在数字化出版的环境中,因为存储空间的拓展,实际数据的获得越来越现实,当然,这一切都要以作者的意愿为前提。与数据同时呈现的还有研究方法,作者在一般情况下都会对其研究方法和过程进行细致的描述。有了数据和研究方法,读者就能在作者设定好的参数条件下复制试验,或是将现有的参数进行修改,或是用更新的数据来取代原有数据,从而可能得到作者自己的发现。在myExperiment网站上,用户可以使用虚拟的科研环境来分享试验流程和文件,来检验许多不同研究者的试验,并且建立起试验者的社区。[9]所以,在交互的环境中,读者可以真正地“使用”论文,去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此时的论文,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了一个可以应用的软件。

最后是讨论。论文的讨论部分在某种意义上有点类似于引言,因为它要找出的是本论文与其他研究的联系,但是它同时又具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交流研究成果。如果我们假设一篇论文无论是否接受同行审稿都能得到发表,那么,在开放式获取的前提下,它们都会在讨论板中得到读者的评论、反馈和质疑;并且在开放式的数据和研究方法的刺激下,读者也能对数据与发现提出意见,这样一来,读者对论文的评议就是非常具有意义的,而作者对读者的回应也将是真正的思想交锋,这样的质疑与回应也能成为甄别论文好坏的重要标准。

学术论文要实现交互式出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还要加大投入。当论文真正实现了交互式出版后也可能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版权问题和论文的真实性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在设计学术论文的互动出版模式时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武,刘兹恒.一种全新的学术出版模式:开放存取出版模式探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6).

[2]伊兰.欧洲《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学》的交互式开放存取办刊模式[J].编辑学报,2012(8).

[3]Gould T.H.The future of academic publishing:application of the Long-Tail Theory.Publication Research Quarterly,2009(25).

[4]Anderson C.“The Long Tail:forget squeezing millions from a few megahits at the top of the charts.The future of entertainment is in the millions of niche markets at the shallow end of the bitstream.”Wired,2004,12:10.

[5]Anderson,K.“Scientists use social media”.The Scholarly Kitchen,2008.[http://scholarlykitchen.sspnet.org/2008/08/14/schentists-use-social-media/].

[6]Eperen L.V.,&Marincola F.M.“How scientists use social media to communicate their research”.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2011,9:199.

[7]Ahlqvist,O,Harvey F,Ban,H,Chen,W,Fontanella,S,Guo,M,&Singh,N.“Making journal articles ‘live’:turning academic writing into scientific dialog”.GeoJournal,DOI 10.1007/s10708-011-9431-9.

[8]Chen,C.“Citespace Ⅱ: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ce literatur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3).

[9]About myExperiment.

相关文章:

1.探讨网络学术出版的发展历程

2.试论《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教学模式

3.我国商务智能研究

4.浅谈互联网时代公众舆论的变化

5.基于顾客的营销渠道模式战略性整合论文

6.探讨网络学术出版的发展历程

7.试论当代存在论美学观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