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经济学计算题汇总

2017-02-21

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经济学计算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高考政治经济学计算题分类

(一)关于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

(二)关于货币升值(贬值)或汇率升降的计算题

(三)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

(四)关于价值量的计算

(五)关于恩格尔系数的计算

(六)关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的计算

(七)关于存款(债券)利息或银行利润的计算题

(八)关于分配方式的计算题

(九)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题

(十)关于股票价格的计算题

(二)2007--2010年政治高考计算题集及解析

一、 2007年高考政治试卷中的计算题

1、考察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2007全国卷Ⅰ)24.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

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步,先求出5件A商品所对应的白银的交换比例。根据题意可知:1克黄金=8克白银 5件A商品=2克黄金=16克白银。第二步,计算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后的交换比例。当黄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白银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未变,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未变,那么在同样的时间内,“5件A商品=16克白银”的交换比例没有变化。变化的是黄金和白银的交换比例:即原来是1克黄金=8克白银,由于黄金生产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所以黄金单位价值降低,交换比例变为:2克黄金=8克白银(即1克黄金=4克白银)。所以,答案应为C。

在该题中黄金生产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是一个陷阱,起到干扰作用。

2、(2007全国卷Ⅱ)2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 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解析:该题同样主要考查学生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同时涉及到了交换价值总量和使用价值总量。可以分三步解决:第一步,先求出劳动生产率提高后4小时所生产的商品总数。根据题意可知,生产者A在4小时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为4件,即使用价值总量为4。第二步求出4件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题目中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而社会劳动生产率未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未变,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仍为40元,价值总量应该为4×40=160元。第三步求出交换价值总量。商品价值总量160元,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也因该是160元。所以答案应为D。

小结:解答此类问题,要求学生牢牢把握住: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的使用价值量(即商品数量)成正比,由于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所以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成正比。

2、考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3、(2007四川)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回答26-27题。

26.某国去年的商品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

A.1.8万亿元 B.2万亿元 C.2.2万亿元 D.2.4万亿元

解析:该题考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这一知识点。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货币流通次数。第一步,先求出货币流通次数。根据题意,去年货币流通次数=商品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6/2=8次。根据题目条件,今年货币流通次数不变,仍然为8次。

第二步,依据公式,求出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总额=16+16×10%=17.6万亿元,所以今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7.6万亿元/8=2.2万亿元。正确答案为C。

小结:解答此类问题,关键是牢记计算公式,明白其中的变量代表的意义。

3、考察利息率和汇率的计算。

3、(2007天津)29.如果你以7.70的汇率卖出1万美元,并将换得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4%,利息税率20%,存款到期应得本息为(C)

A.7392元 B.79464元 C.84392元 D.86240元

解析:本题考查汇率的计算和利息率的计算,综合性较之往年增强。该题可以分三步解决。

第一步,先根据汇率计算出1万美元兑换的人民币数量。按照7.70的汇率卖出1万美元,也就意味着,1美元兑换人民币7.70元,1万美元=1万×7.70=7.70万元(人民币)。

第二步,计算利息。根据利息计算公式,依据题意,存款到期应得利息=3×(本金×利息率-本金×利息率×利息税率)=3×本金×利息率(1-利息税率)=3×7.70×4%(1-20%)=0.7392万元第三步,得出结果。本金+税后利息=7.70+0.7392=8.4392万元。所以答案应选C

4、(2007北京)29.金融体系的改革使居民的理财方式日益多样。小华有人民币7700元,如果目前汇率是1美元=7.7元人民币,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美元是4%,预计一年后人民币升值1美元=7.5元人民币,小华可行的最佳理财方案是( )

A.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8142元 B.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7931元

C.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57美元 D.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40美元

解析:本题与上一题相似,考查汇率的计算和利息率的计算,综合性较强。该题可以分两步解决。

第一步,先分别计算出按照美元和人民币存款的利息收入。根据利息计算公式,依据题意,存入人民币,利息=本金7700×年利率3% =231元(税前利息);

存入美元,利息=本金1000×年利率4%=40美元(税前利息)。

第二步,按照1年后的汇率计算以上两种方式的本息收入。

存入美元,折合人民币:(1000+40)×7.5=7800元人民币,存入人民币,本息为7700+231=7931。显然,存入人民币合算。所以答案应选B。

小结:解答此类问题,关键是细心,要把涉及到的因素考虑周全,避免遗漏条件或者看错条件,造成计算错误。天津卷中的“存期三年”、北京卷中的“1年后汇率为7.50”这两个条件都容易被忽视。

4、考察应纳税额的知识。

5、(2007宁夏)14.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收入的个人收入所得税“起征点”为16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5%;超过500元至20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10%;超过2000元至50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15%。小明的爸爸月工资为3500元,则每月应纳的个人收入所得税为:( )

A.165元 B.190元 C.400元 D.525元

解析:本题考查应税额的计算,可以分三步解决。第一步,计算应税收入,即应该纳税的部分:3500-1600=1900元。第二步,分层计算纳税额。应税额1900元中的500元适用5%的税率,余1900-500=< xmlnamespace prefix ="st2" ns ="Tencent" />1400元,适用10%的税率,所以总纳税额应为

500×5%+(1900-500)×10%=165元所以答案应为A。

小结:解答此类问题,最主要的是注意起征点,计算时要先扣除;余额部分分层计算,不重复计算。

五、考察互补商品的需求变化

1.(2007海南卷)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

A.增加50单位 B.减少50单位 C.增加10单位 D.减少10单位

解析:本题利用互补商品价格变化带来的供求变化,考察需求的交叉弹性。可以分三步计算。

第一步,计算互补商品需求变化带来的本商品变化。互为互补商品的两种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就会减少,同时造成互补商品需求量下降,可见二者成正比例关系变化。所以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20单位的变动量也应是下降趋势。

第二步,计算替代商品需求变化带来的本商品变化。互为替代商品的两种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就会上升,造成替代商品需求量下降,可见二者成反比例关系变化。所以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30单位的变动量应是下降趋势。

第三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A商品的需求量应该是减少20+30=50单位。所以答案应该是B。

小结: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牢记互补商品、替代商品需求的变化趋势。

二、2008年高考计算题解析

1、(08全国Ι25)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A、12元 B、12.5元 C、18元 D 18.75元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币值的大小与商品价格的高低成反比。本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计算此题分两步:首先,可以把15元看成2007年1单位M商品的价值总量,2008年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就是1+50%,价值总量没有改变,所以2008年1单位的M商品的价值量为15÷(1+50%)=10;第二步,该国货币贬值20%,既过去1单位的货币价值,在现在仅为1-20% =80%,用贬值前的货币去表示M商品的价格为10元,贬值后的货币用来表示M商品的价格,如果把其设为X,则80%X=10 有X=12.5 综合式为 15÷(1+50%)÷(1-20%)=12.5。

2、(08四川24)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它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

A、100亿元和110亿元 B、110亿元和110亿元

C、110亿元和121亿元 D、121亿元和121亿元

C 解析:明确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商品价值总量=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

解法一:①2008年某国M商品因增加劳动者10%,而其他条件不变,故该国M商品的数量应该是:10亿件×(1+10%)=11亿件;而不论社会劳动生产率怎么提高,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故2008年的M商品的价值总额是:11亿件×10元/件=110亿元。②某国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说明2008年某国M商品单位商品的价格没有变。2008年某国M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某国M商品的数量在劳动者数量增加10%的基础上。还要增加10%。这样某国M商品的价格总额在其价值总额基础上,还要增加10%。即110亿元+110亿元×10%=121亿元。故选C。

解法二:①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相同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因此,不考虑其他因素,2008年价值总额为100亿元。但是2008年劳动者数量增加10%,故其价值总量为:100亿元+100亿元×10%=110亿元。②其价格总额为:其单位商品价格不变,10元/件。2008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仅考虑这一因素则产品数量为10亿件+10亿件×10%=11亿件。同时劳动者数量增加10%,则产品数量在此基础上再增加10%,为11亿件+11亿件×10%=12.1亿件,故价格总额为:12.1亿件×10元/件=121亿元。选C。

3、(08北京33)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

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

B 解析:此题相对于全国卷Ι和四川卷要容易的多。此题考查价值总额,单位商品价值量,及其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把1元看成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25%,即商品数量为1+25%,价值总量依然为1元,则单位商品价值量为1元÷(1+25%)=0.80元。

4、(08天津26)天津“泥人张”彩塑形神毕肖、栩栩如生,被誉为民族艺术的奇葩,深受中外人士喜爱。如果该商品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涨5%,其它条件不变,美元贬值后该商品以美元标价为( )

A、上涨不足5% B、上涨5%以上 C、下降不足5% D、下降5%以上

B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汇率的有关知识。美元贬值后,即我国人民币汇率上升,意味着等量的人民币将会换得更多的美元,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涨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用美元来表示其价格,则上涨在5%以上。此题正确答案为B。或者这样理解:人民币比美元可以表示为 X:Y=(1+5%)X:(1+5%)Y 美元贬值后意味着数量X的人民币换得的美元在数量Y以上,数量(1+5%)X的人民币换得美元在数量(1+5%)Y以上,即在美元贬值后,增加5%的人民币意味着增加5%以上的美元。

5、(08重庆27)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10美元/件的价格售出100万件某商品,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14元/件。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人民币7元,则该企业可以获得利润为人民币()

A、1400万元 B、5600万元 C、7000万元 D、9800万元

B 解析:本题借助于某企业的对外贸易为背景,考查企业利润和汇率知识。当日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人民币7元,据此,可以有两种计算办法:

解法一(按美元计算):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14元/件,即2美元/件。某企业售出100万件某商品的利润=商品的价格总额-生产成本=100×10-100×2=800万(美元);折算成人民币是:800×7=5600万(元)。故选B。

解法二(按人民币计算):先求出某企业售出100万件某商品的价格总额是:10×100=1000万(美元),折算成人民币是:1000×7=7000万(元);再求出某企业100万件某商品的生产成本是:100万件×14元/件=1400万元。则该企业可以获得利润:商品的价格总额-生产成本=7000万元-1400万元=5600万元。故选B。

启示:需要熟记所需计算的公式,牢记外币与人民币的折算办法,换算单位一定要统一。注意:务必分清是本币汇率(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等于多少外国货币),还是外币汇率(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等于多少本国货币)。二者本质一样,但计算中的数值却不同,容易因为粗心而弄错。

6、(08海南2)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

A、5小时 B、7小时 C、7.5小时 D、8小时

B 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含义的理解。从题中可知生产M商品的甲乙两家企业都是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要求出2008年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要求出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下生产单位商品M的劳动时间。首先要计算出甲乙两家企业2008年生产M商品的数量和,10×(1+20%)+8=20万件。并计算出2008年两企业生产所有商品所耗费的总时间 6÷(1+20%)×12万+10×8万=140万小时。最后就可算出2008年每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40万÷20万=7小时。此题正确答案是B。

7、(08上海8)联合国对消费水平的规定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水平;40-49为小康水平;20-40为富裕水平;20以下为极度富裕。根据下表推断某市的消费水平已经达到

某年某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览表

项 目吃穿用其他总 计

金额亿元170050017001004000

A.温饱水平 B.小康水平 C.富裕水平 D.极度富裕

B 解析: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根据图表可知,食品支出1700,总支出4000,故恩格尔系数为42.5%,故可知处于小康水平。

8、(08宁夏12)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 )

A. 110亿元 B. 120亿元 C. 130亿元 D. 132亿元

解析:A 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商品价值总量=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

解法一:本题以某国M商品生产为背景,考查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的关系这一知识点,属于对主干知识的考查。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无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者的数量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成正比。因此,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是:100亿元×(1+10%)=110亿元。故选A。

解法二: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这说明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2008年该国M商品因增加劳动者10%,而其他条件不变,故该国M商品的数量应该是:10亿件×(1+10%)=11亿件;而不论社会劳动生产率怎么提高,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故2008年的M商品的价值总额是:11亿件×10元/件=110亿元。故选A。

启示:解答此题一要注意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无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实为干扰因素。

三、 2009高考政治计算题汇总

1.(09全国Ⅱ24)2008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如果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

A.720万元,6元 B.720万元,5元

C.600万元,5元 D.600万元,6元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2009年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是属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因此仍然是600万元。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09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6÷(1+20%)=5元。所以选C。

2.(09全国Ⅰ24)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

A.增加8万元 B.增加6万元 C.减少14万元 D.不变

【解析】因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某小企业生产的甲种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6元出信,即10万×6元=60万元,又因为该企业劳动生产率(即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10%,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10%(10万件×(1+10%)=11万件),其它条件不变(重要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变),所以,该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1万件×6元=66万元,所以,比上年度销售收入增加6万元。所以本题选 B。

3.(09江苏7)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 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A.2 B.4 C.8 D.16

【解析】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电脑由原先的1台变为2台;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一半,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单位时间内生产手机的数量由原先的4部变为8部。现在的交换等式变为2台电脑=8部手机,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故选B项。

4.(09安徽3)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364元 B.400元 C.520元 D.776元

【解析】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30%,这里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今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260÷(1+30%)=200元。甲生产者今年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因此,价值总量是200元×2=400元。所以选B。

5.(09辽宁12)某企业年初自有资本400万元,银行贷款100万元,当年贷款的年利率为8%,企业的毛利润(毛利润/总资产)为10%,则企业的年净利润为()

A.29.2万元 B.32万元 C.39.2万元 D.42万元

【解析】总资产为400 +100=500 毛利润为500×10%=50 50-8=42

6.(09北京30)右表是一个建筑公司某年度的部分经营信息,其中“税金及附加”包含了该公司应缴纳的某种税,这种税的名称及计算正确的是()

A.营业税=1000万元×税率 B.增值税=1000万元×税率

C.营业税=650万元×税率 D.增值税=650万元×税率

【解析】我们首先要熟悉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含义。营业税是以纳税人经营活动的营业额(销售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根据含义,我们看图表中的营业额应该是工程收入1000万元。所以营业税=1000万元×税率;增值税是将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的一个税种。它的一般计税方法是:本企业商品销售额乘以税率,减去上一经营环节已纳税金。所以增值税=1000万元×税率-(上一环节已纳税金)。所以我们看四个选项应该选A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营业税、增值税的计算。

7.(09上海9)农民工小张返乡创业获得当地银行40万元贷款支持,贷款期限2年,贷款年利率5%。如果按复利计算,贷款期满时小张须支付的贷款利息为()

A.2万元 B.4万元 C.4.1万元 D.4.2万元

【解析】如果未看清试题要求,用单利计算的方法和公式:本金×利率×年数,将得到4万元利息的答案,这是错误答案. 贷款的复利计算就是利滚利,就是第一年是40万×0.05=2万,第二年是(40+2)万×0.05=2.1万二者相加是4.1万选C。

8.(09四川26)小张按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的汇率下跌了20%。小张又将1000美元换回人民币。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

A.损失了人民币1600元 B.减少了人民币损失1600元

C.损失了美元160元 D. 减少了美元损失160元

【解析】本题以08至09年国际金融危机下为大背景,以近年来人民币升值这一话题为小背景,考查学生对汇率的转换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连续计算能力和分清问题逐个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计算题,切忌主管猜测和心算,最好是分步骤逐步运算。根据“小张按1美元兑换兑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可以推算他拥有1000*8=8000人民币。而根据“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又不难得出现在1000美元可换人民币为1000*8*(1-20%)=6400元人民币。因此,同两年前相比,小张损失了8000-6400=1600元人民币。故选A。

9.(09海南1)假设2007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5.5。2008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

A.1:4.95 B.1:5 C.1:5.6 D.1:6.05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和计算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2008年M国的通货膨胀为10%,据此可以判断出,2008年M国货币贬值,1.1单位货币相当于2007年的1单位货币,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是下降了,据此,M国和N国的汇率变化可以用下式计算得出:1/1.1=Ⅹ/5.5,故B项正确。

四、2010年高考文科综合几道政治计算题

1、(全国Ⅰ卷24)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产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A.5元,6元 B.10元,12元 C.20元,24元 D.8元,16元

2、(全国Ⅱ卷24)假设某企业200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2009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A.4元,4元,60 万元B.6元,8元,90万 C.4元,6元,90万元 D.8元,6元,120万元

3、(新课标全国卷12)按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8。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A.80,84 B.84,80 C.84,64 D.84,100

4、(浙江卷26)如果甲国年利率为1%,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呈贬值趋势,预期一年后贬值2%,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从投资的角度看

A.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甲国 B.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乙国

C.甲乙两国资金出现等量流动 D.甲乙两国之间停止资金流动

答案:ACCA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