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门读后感

2017-03-13

80后作家韩寒的《三重门》至今销量500多万册,曾经为中国近二十年来销量最大的文学类作品。 韩寒以自己的方式思考着、激动着、愤怒着、抗争着、改变着,透过那些犀利的、尖锐的甚至是刻薄的语言,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天才少年的灵光闪现。下面为大家分享三重门读后感如下:

范文(一)

读完《三重门》后,我对人生改变了看法。

书中主人公林雨翔,是一个在小镇中长大的普通初中生,他颇具有写作天赋,文科长于理科——就好比两个侏儒比身高,文科侏儒胜了一厘米。

他在中学时期结交了很多人,有“哲理型男”罗天诚,级部第一的高冷妹子susan,有怕林雨翔夺去语文课代表宝座的沈溪儿,还有在市南三中的体育特长生余雄、滥用英文装逼的钱荣……

书中林雨翔偶然之间在周庄和沈溪儿遇到了susan,一番介绍后林雨翔对susan产生了好感,但当时年龄还小,不能早恋,林雨翔就找尽机会与susan多接触。在临近中考,susan给了林雨翔她以前做过的习题,并给他写信:“三年后清华园见”,林雨翔为了susan,在暑假里拼尽全力的补习,又经过家人的一番努力,终于考上了市重点——市南三中,却得知susan这次考试失利,进了县重点。

在一番失落后,林雨翔又下定决心,在高中时期好好学习,考上清华后再与susan重逢。但现实不尽人意,有一次林雨翔收到了一封罗天诚的信,信上说susan在县重点正与一个理科很好的男生走得很近,却不知道那是susan为了让林雨翔专心于学业而被迫撒下的谎。林雨翔信以为真,沮丧的在大街上游荡了一晚上,直到susan第二天的电话才让他惊醒,susan这样说:“你知道我当时为什么意外考进区中吗?不是发挥失误,我以为你有才华,可你——我真希望你看看我的数学试卷,五道选择题我都空着——十分我没要,因为你说你会稳进区中——”“后来你反而进了市重点,那也好,市重点的教育比区中好多了,你这么好的机会,你在市重点究竟在干什么!”

林雨翔想放开这一切的纷纷扰扰,会更自在一些。但不能放开——比如手攀住一块凸石,脚下是深渊,明知爬不上去,手又痛得流血……不知道该不该放。

书中不止着两个人的故事,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总是最后以离别结尾,在不知不觉中,书中的时间消散了,一个个刚刚还鲜明活在记忆里的人紧接着就没了影子。

虽然这本书内容空洞,主人公基本没干什么事,就这么混混沌沌的过着。但这就是生活。写小说的凭什么写到男女分手就得命令老天掉几个雨点下来?凭什么主人公思想斗争时非要正值窗外打一个雷右闪一个电?凭什么若干年后分手的双方一定会在霓虹闪烁的街头重逢?公厕门口就不可能撞上了?这就是所谓的高于生活?

尽管情节不曲折,但小说里的人生存着,活着,这就是生活。

“我是金子,我要闪光的。”

范文(二)

说起来也着实汗颜,在《三重门》出版这么久后才第一次拜读。你我的认知或许以前一样,认为韩寒是一个狂人。可是在读完后,内心酸得想哭,韩寒并没有我们想像得那么坚强,他的那份无奈又有谁知!

《三重门》的文笔中,你几乎看不见孩子的影子,若不是早已知晓,我或许会误认为是出自成人之手。他的老练、成熟,令人惊叹。

思想的敏锐,是小说的第一个特征。韩寒用了第一人称,用少年林雨翔的眼光看待社会、人生以及周围的一切,发出一些直抵要害的见解。韩寒看待世界的眼光极为挑剔,对于社会不良风气和应试教育的批判辛辣却又叫人心服口服。但思想却不能弥补韩寒对社会认知的浅薄。

像小说中一些打架的场面,或许是韩寒没有经历过,文字写得苍白无力,有时干脆一笔带过,这也使许多人对此做出批评。的确,阅历是人生的经验,是永远无法代替的。但是请你记住,韩寒在那时只是个孩子,一个敢于表达自己心声的孩子。成熟的文笔也掩不住年龄的事实,我们凭什么对他要求这么多?

小说中,最爱的还是韩寒的黑色幽默。每一个精巧的比喻都仿佛信手拈来,读后让人忍俊不禁又陷入深思。但这些黑色幽默并没有持续很久,在林雨翔进入市南三中后,语句就转为平淡。有人说韩寒是江郎才尽,而我认为在这个高中的场景中,描写得一切以贴近自身生活。韩寒已不能像个局外人看待这一切,在自己的生活圈内,早已没有距离。贴近反而使他施展不开,他也做过努力。像几个体育特招生的出现,却也只能华丽上场,悻悻落幕。

小说的结局颇为耐人寻味,殊不知无言的结局亦是最好的结局。未来的世界谁也猜不透,不如给自己留一个幻想的空间。韩寒做的真是绝。

事实上理一理思路,林雨翔实际上就是韩寒,这个迷茫而倔强的少年。唯一的不同,就是那份抗争意识。林雨翔的求学和韩寒的休学,一个尖锐的对比,事实上也是韩寒的无奈。他选择了一条极为坎坷的人生道路,执着前进。虽不知前方道路如何,光芒还能闪亮多久。但我坚信,在无数应试学子心中,韩寒是最洒脱和值得羡慕的。你认为呢?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