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书为主题的抒情散文
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以读书为主题的抒情散文,以供大家参考。
以读书为主题的抒情散文篇一:用最美的时光去读书
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曾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陪伴他上初中的那些时光。
2005年,儿子如愿以偿得考上了宝一中。为了照顾他的生活,我们全家临时搬到了西关,住进了一栋破旧的楼房。刚住下那段日子,说实话,我真有些不习惯,因为楼里不通有线电视,没有厨房,卫生间要公用,冬天寒风刺骨,没有暖气,夏天蚊虫叮咬,酷暑难捱。种种不利条件,让过惯安逸生活的我打起了退堂鼓。但为了儿子能够安心学习,在爱人的坚持下我只好打消了搬家的念头。
为了打发慢长无聊的夜晚,我和爱人找来了许多的书籍,《读者》、《意林》,《家庭》、《青年文摘》等等,每当全家吃晚饭的时候,爱人就与我和儿子分享读书的心得。有时,他甚至会找出一篇文章,声情并茂的给我们朗读,每当这时,我们全家都沉静在故事之中,也许会因为文章中那位平凡的父亲始终不离不弃照顾智障的儿子而感动的热泪盈眶;也许会因陌生人之间真挚的友谊和帮助而感慨万分。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有意识的给儿子提问,听听他的感受,引导他从文章中了解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体味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教会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勤奋好学,努力向上的学习习惯。
为了节省开支、多读书,我们经常走四、五站路,到很远的“一元”旧书店,去淘一元、二元的杂志。当满载而归回到家时,我就迫不及待的将书分类整理,整齐得放进书架。夜晚,繁星闪烁,儿子埋头题海苦做习题,我们也静静的坐在灯下认真读起书来。在简陋的房间里,父亲赠与我的那个书架,成了我们家唯一的“奢侈品”。买书、读书、品书、论书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书香弥漫在家中,也渐渐的沁入到了每个人的心里,让我们家充满了温情与欢乐。从事法律工作的爱人原本古板的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思想更加睿智理性。
儿子经常被父亲幽默的话语逗得开怀大笑;良好的读书环境,也让儿子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008年,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即将中考的他,在马路边的帐篷里坚持学习,并顺利的考上了宝鸡中学。他的作文《帐篷里的灯火》,被宝一中推荐,刊登在当年《西部周末》抗震救灾特刊上。初中三年的优秀作文,成了老师口中的范文。良好的文学功底为他在大学期间发表文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因为读书,增进了我与爱人的相互理解,也让我了解了叛逆期孩子的心理,掌握了化解儿子与父母之间的矛盾的方法,改变了我传统的教育观念,使儿子能够在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中健康的成长,儿子也因此成了我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可谓是一举多得。
简单单调的生活,唯有读书给予我们心灵慰籍,在飘香的书页里游走,在先哲的思想里行吟,让我有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使儿子增添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怀,让他在读书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品味人生。
虽然,三年只是儿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但因为书香伴随着我们,让我们少了些寂寞,多了些回味,留下的点点滴滴,至今都留在了每个家庭成员的心里,成为我们全家永远珍藏的记忆。
这个世界有走不完的路,看不尽的风景,读不完的书,有悟不尽的生活真谛,让我们用最美的时光去读书,它将带给你是一次“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心灵旅行,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中,放飞心情,放飞思绪,去感受和体会书里精彩与睿智,你的人生一定会丰富多彩,与众不同。
以读书为主题的抒情散文篇二:雨夜读书
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闲来读书,不仅是美事一桩,而且还是一种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颇欣赏这么一句诗:“夜雨孤灯乱翻书。”夜、雨、孤灯、乱翻书,这画面想来让人心思悠悠,浪漫而有情趣。夜,不是黄昏,不是华灯初上,而是夜深人静、万籁俱寂。这时,远离了纷繁喧嚣的尘世、是是非非的人群,一书在握,热茶一杯,静心读下去,渐渐便觉茶香满口书香满纸。开心处开怀大笑,伤心处黯然神伤,激愤处拍案而起……仰望苍天,俯视大地,一种腋生双翼的感觉油然而生。精鹜八极,思接千载,神游古今,可以大荒无限,咫尺千里,豆芥巨观,缩龙成寸。自由自在晶莹剔透的灵魂啊,分明已化作夜中精灵,奔向极乐的境界。
最理想的读书境界如是:在风疏雨细的夜里,亮一灯,昏黄的光线染得雨丝也微亮。握一卷在手,时而定定地凝神细看,时而望着窗外发呆,时而低头淡淡一笑。这时的心境,便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了。淅淅沥沥的雨,点缀了很静很美的夜。
我怀疑许多人的灵性都是雨滋养出来的。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虽然不为高见识的长者所推崇,可我个人认为,一篇天生丽质的文章固然好,但把文章雕琢得很有美感,那也不是什么坏事啊。至少我在读着的时候,便觉得有几丝凉沁沁的细雨落到了发梢。
再看聂胜琼夜雨中所作的词:“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读来耳旁仿佛真的听到了雨打台阶的滴滴答答的声音,闲意情愁顿生。因为有了雨声沙沙,外边便好像更加安静了,静得可以让人听见自己心灵的声音。静心读书,是精神境界的超脱。静可思过,静可修身。
一个生活得丰富圆满的人,也不会是没有寂寞的。对于每个人来说,他人永远是水,自己永远是鱼,即或能在水里自由地游弋,也不能够溶解于水,更不能与水合而为一。固然有挚友的安慰、情人的蜜语,但是所有的思想与情感,只能被理解,无法被分享。无论一人独处,还是朋友聚会,那一丝半缕的寂寞之感,都会不招自来,涌上心头。
忽然有那么一天,你突然发现一本书,这本书好像专为你而写的一样,你泪流满面,读了又读,身外的一切如潮水般退去,袒露出一片宁静而安详的心灵沙滩。世界尽管像大海一样在周围起伏汹涌,你却仰望星空,俯看贝石,安之若素,处之泰然。这是一个孤独的境界,也是一个充实的境界。
能读千赋则善赋。读的书多了,便有了写作的欲望。没有为文造情的浮华,没有少年强说愁的伪善,一切顺其自然,犹如小河小溪的水满了,就要往外溢。
虽稚嫩却不失清纯,虽浅显而不失率真,我想,这种“言为心声”、“发而为文”的文字就有其存在的价值。生活是一本大书,生存是一门哲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智者所为。倘若能不囿于书,进而举一反三,引发出独到的思考和见解,则是一种生存之上的大境界了。
以读书为主题的抒情散文篇三:好读书与读好书
作者:幽茗
我读过的书确实太少了,倘若真的有人觉得我博览群书的话,那只能说明我欺世有术。所以,我只能借着读过的这一点点书,谈谈我的看法。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上把书籍分为经典和流行。这个错误的观点显然误导了不少读书人。文学并无经典与流行之分。如果真要将它分类,也应该分为流行与不流行,毕竟我们不能忽视了那么多有态度没程度的作家啊。
艾米莉。勃朗特所着的《呼啸山庄》闻名遐迩,位列世界经典名着应该没有异议。然而这本书刚出版的时候招来的是一片骂声,直到一两百年后才有人觉得这本书好,从而使这本书咸鱼翻身,最终柳暗花明。可见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最根本的原因不在书的内容,而是社会价值观所使然,这一点孔老夫子是代表:春秋的时候四处碰壁,到了汉朝天下无敌!当然,如果你非要认为这只能说明“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话,我认为你傻b,因为萤火虫也会发光,怎么不见人们那么追崇?说到底了还是价值观的事。
当今中国文坛流行文学的代表是韩寒、郭敬明和张悦然等一批青年作家。怎么说是流行呢?因为看的人多啊,看的人多的表现更简单,那就是销量大。按一本书四百万的销量来看,好像很多,其实对于中国这个十三亿、或者更多的人口大国来说太少了,这个比例可能比古代时候《论语》的销量还少。
就这个标准来评估,《论语》肯定是当之无愧的流行文学。别以为是说笑,去查查资料就知道,其实每一本经典的书都曾经是流行文学,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还是以《论语》来说明,这本书中国人读了两千多年,热度够久了吧。
作为四书之一,是历代文人的基本读物,阅读量够大吧;够流行啦!现在之所以成为经典,全是因为已经没有多少人看了,那些喜欢看的人不得不给它加上经典的头衔,最好能在语文书里加上几句,好让未来的花朵都一起来读。所以说,文学根本就没有经典与流行之分,称号都是社会加上去的,而社会价值观是多变的。只能说:经典就是衰落的流行。
我们所谓的经典如今江河日下。书店里摆放此类读物的架子旁虽然时常有人驻足,然而拿起一本翻了几页后便匆匆放下,然后跑到青春书刊的地盘,对正在看书看得津津有味的朋友兴高采烈地说:“你知道吗?原来《论语》不是孔子写的啊!”说完高兴得顿足,仿佛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书籍还没有真正的智能化,否则经典文学肯定会和流行文学吵得天翻地覆,正如婆婆和媳妇呆在一起总免不了鸡飞狗跳。因为一个曾经风光过,而另一个正风光着。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家对于文学采取的态度总是跟风。明明没有看过这个人的东西,听说别人在看,就赶紧跟着去买来看,结果跟着跟着就把原本不流行的书给跟流行了。鉴于流行书籍与经典文学的关系好比共青团员与共产党员的关系,所以很多经典其实也是跟风跟出来的。
比如今天我看了韩寒的文章,发表观点说韩寒的东西是经典,明天余秋雨或者贾平凹跟着发表言论表示支持我的看法,那韩寒的文章就有可能出现在教科书上了。总而言之,别人的经典不一定是你的经典,只要是你喜欢的、对你有用的书,否管是《金瓶梅》还是《肉蒲团》,都是好书。
最近刚刚上映的号称亚洲第一部科幻大片《机器侠》实在不好看。柏杨的“酱缸文化论”还是挺准确的,西方什么好的东西一到中国就变味了。而且中国就喜欢搞第一次,别人搞过的都不要,要是实在想搞别人搞过的,还得找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来遮挡。这很好地继承了古代帝皇搞女人的标准,也算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一大贡献。
不过这部片子有一句台词值得引用:知识如果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就只会变成障碍。读书就是这样,总得跟上时代的变化。李敖在北大演讲的时候就口气很大地说:“鲁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李敖。”
这句话虽然是为了达到表达效果而使用的夸张、调傥,却也提醒我们时代在高速变化着,一代新人换旧人,不能适应终究会被消灭。中国古代读《论语》很有必要,因为这是一本专为适应封建社会而写的书,很有实际指导作用。现在是民主社会了,然而很多学者竟然还能把《论语》中的道理与现实生活联系得天衣无缝。
这一个方面可以看出经典作品的另一个伟大之处,那就是写出了人性不变的规律,古代可以用,现在依然可以,它是流行文学的基础,这是我们现在还要读经典文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说明狗改不了吃屎,人改不了拉屎。虽然社会制度变了,但人终究是人。好比化学反应中分子会分解并组合成别的物质,但原子始终是一种原子,本性难改。
我喜欢读近现代的杂文、散文。梁实秋讽刺与幽默并行,张爱玲永远只写自己,韩寒铺天盖地……这是如今这个多元化时代的特征,各人经历不同,所写的东西自然也不尽相同,却都属于这个时代。
读他们的作品与读古代经典作品的区别,就像你现在要学习现在汉语,是直接学习现在的文体,还是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行书等等一种一种学到现代文体。
至于好读书,我认为这纯粹是一种氛围的问题。现在学生不爱读书,不外乎两个原因:没时间和没心情。这个中原因就不再浪费口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