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报 主题 抗战71周年胜利日

2017-06-16

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燃起了抗击侵略的熊熊烈火,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资料,希望帮到你哦。

黑板报主题- 抗战71周年胜利日图片欣赏

黑板报主题- 抗战71周年胜利日图片1

黑板报主题-抗战71周年胜利日图片2

黑板报主题- 抗战71周年胜利日图片3

黑板报主题- 抗战71周年胜利日:“湖南用抗战文化战线,激起全民族团结抗日的澎湃激情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在那山河破碎、风雨如晦的苦难岁月,伟大的抗战文化从灵魂深处唤醒了民族自觉,重振了民族精神,为中华优秀儿女奋起抗争、顽强拼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支撑。

七七事变后,特别是北平、南京、上海等城市相继失陷后,一批学校和文化机关纷纷南迁长沙,一批著名进步文化人士随之来到长沙,吕振羽、翦伯赞、田汉、张天翼、廖沫沙等湘籍文化人士也先后回到了长沙。这些文化人士与原来在长沙的文教界人士相汇合,形成了以共产党员、进步人士为骨干,广泛团结爱国人士的文化队伍。

“文化救亡一时风起云涌,成为当时湖南乃至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一大亮点,为抗战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坚实保障。”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王文珍长期关注这段历史。

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等文化团体纷纷建立;《观察日报》、《抗战日报》、《中苏》半月刊等一批抗日救亡报刊先后问世;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戏剧、歌咏活动盛况空前;抗日的街头诗、街头宣传画、街头展览等,更是遍及城乡。

黑板报主题抗战71周年胜利日:抗战时期湖南的街头宣传

湖南抗战文化的一声声怒吼,逐渐辐射全国,澎湃起每一个中国人的家仇国恨,唤醒起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达到空前的团结一致。

1937年9月19日《大公报》载文说:“今天南北战场上,是争着死,抢着死,因为大家有绝对的信仰,知道牺牲自己,是换取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独立自由,并且确有把握,一定达到。”

“湖南用“没有丝毫奴颜媚骨”的高贵品质,打一场抗击日寇的人民战争

民族存亡之际,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农民放下了锄头,工人放下了铁锤,学生放下了书本……不分阶级、阶层、党派、信仰,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燃起了抗击侵略的熊熊烈火,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

祁东县白地市中心小学女教师周咏南,不仅号召学生共赴国难,而且带领独子黄天投笔从戎,考入中央军校第十六期,母亲分在女生总队,学习战场救护,儿子分在第二总队,学习步兵。一年之后,母子一同奔赴抗日前线。周咏南后来担任第44军女兵连上尉连长,率部参加了常德会战,英勇抗击来犯之敌。

1938年7月,湖南各抗日团体和各界民众开展抗战周年纪念献金活动。在长沙的献金现场,一位人力车夫揭开车座木盖,倾其所有的钞票铜板,尽数投入捐献箱。短短几天,全省收到献金297757元。

黑板报主题抗战71周年胜利日:湖南人民为抗日捐献物资

为加强西南军事运输,保证前线的需要,国民政府决定修建湘桂铁路。从1937年9月开始,湘南一带民工15000人,配合粤汉铁路技工和沿线各路民工,冒着严寒酷暑,使用畚箕、锄头等简陋的工具,在一年之内筑成906.59公里的湘桂铁路,于1938年9月27日全线通车,创造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黑板报主题抗战71周年胜利日:湖南人民参与湘桂铁路的建设

第一次长沙会战后,田汉来到湘北各部队和民间搜集材料,创作了一部反映长沙会战的剧本。剧中记录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日军入侵长沙金井影珠山下开物学校时,抓住了3名小学生。日寇拿出汪精卫的照片问他们是否认识,学生们说:“这是汉奸汪精卫。”日寇打他们的嘴巴,要他们承认是领袖,向他敬礼。3名学生宁死不屈,最后被残忍杀害。

这是怎样的一种气节?田汉评价说,在民族危难的时候,这种“没有丝毫奴颜媚骨”的不可侵犯的志节,是一种“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高贵的品质”。有这样的小学生,湖南不会亡,中国更不会亡。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