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新闻两篇》预习提示
高中新闻类作品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用文教学的一部分,是高中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环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人教版《新闻两篇》预习提示,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新闻两篇》预习提示
美国《纽约时报》著名记者詹姆斯·赖斯顿说过“19世纪是小说家的时代,20世纪是新闻记者的时代”。虽然有点夸大其词,但我们周围何曾离开过新闻?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我们每天要接触大量的信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渠道就是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所以,新闻作品,应当进入我们阅读研究的视角。
新闻作品的样式很多,本课所选的两篇新闻属于新闻特写。新闻特写是一种以描写为主要手法,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和场面,形象地再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报道形式。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因此,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无数报道中最别致的一篇。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据报道统计,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是新闻史上的佳作。
阅读这两篇作品,要运用下面的方法:
1.了解背景。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性很强,如果脱离具体的背景材料可能不太容易领悟。可以课外查找一些香港历史和纳粹暴行的背景材料,特别有关的视频资料,如香港回归的纪录片,反映纳粹暴行的影片,如《辛德勒的名单》等,以辅助阅读。
2.探究创新:这两篇新闻的最大特点都是不落窠臼,独辟蹊径。《别了,“不列颠尼亚”》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探索两文的特点,不仅能深入体会课文的内涵,而且有助于开启我们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