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2017-03-14

怎么把党的十八大这样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代会精神转化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和精神力量,是贯彻落实大会精神必须精心研究和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后郑重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他又全面阐述了中国梦和实现中国梦的路径等问题。学习这些论述,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把十八大精神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上,集中起来,就是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实现中国梦,是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目标;深化改革开放,则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中国梦:连接中国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追求,造福国家、民族、人民的崇高理想

梦,就是理想、追求。用目标来动员人民,用目标来组织队伍,带领人民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我们的理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经验。

中国共产党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是有远大理想的党,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又善于从实际出发确定阶段性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提出的奋斗目标。其意义就在于,它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通俗的说法,反映了近代以来在中国社会涌动着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进步思潮的要求,凝结着近代以来中国志士仁人的理想、当代中国的追求和未来中国的走向,是连接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民族复兴之梦。

圆梦之路无比艰辛,无比漫长。由于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要解决的是两大历史性课题,我们的梦想也就包括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之梦和“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之梦。如果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到2050年我们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长达200多年。第一个100年,是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之梦;第二个100年,是圆“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之梦。

今天,我们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并最终实现民族复兴这一“最伟大的中国梦”,就是要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使命——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基本实现工业化;到新中国成立100年的时候,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今天我们说圆梦,就是要圆这“两个一百年”之梦。

现在离完成第一个“一百年”的历史使命只有8年时间了。正如十八大报告开宗明义指出的:“此时此刻,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我们对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倍加自豪,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为此,十八大发出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伟大号召。

毫无疑问,中国梦不是为了共产党人自己,而是造福国家、民族、人民的崇高追求。习近平主席在阐述中国梦的内涵和实现这一梦想的道路、精神、力量等问题时,深刻地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就精辟地揭示了中国梦对于国家、民族、人民的意义,展示了共产党人对于国家、民族、人民的自觉责任。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民族”和“人民”这两个范畴,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意义所在。强调“民族”的意义,实现中国梦不仅在于我们将完成历代志士仁人的民族振兴愿望,造福中国人民,而且将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强调“人民”的意义在于,中国梦是造福于人民的,同每一个人的个人理想息息相关,同时要靠人民来实现。事实上,中国梦不仅是整个国家的富强之梦,而且是同国人的住房梦、就业梦、社会保障梦、生活环境优美梦等个人愿望直接相联系的,是中国人的总体追求与每个人的个体追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憧憬和企盼。因此,实现中国梦,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就是要更好地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奉献一切。

中国梦: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强国之路

回顾和总结我们圆梦的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第一个100年圆“民族复兴和人民解放”之梦,靠的是党领导人民的革命;第二个100年圆“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之梦,靠的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我们常讲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是来自实践的权威结论。今天,我们要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任务,最终圆满实现中国梦,还是要靠改革开放。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

在改革开放与中国梦的关系问题上,首先,要认识到实现中国梦与推进改革开放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改革开放的成功就是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一必须走中国道路,二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三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而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都聚焦于改革开放。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最为鲜明的特征是改革开放。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也即改革开放的力量。因此,改革开放的成败得失,直接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

其次,要认识到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中国梦。邓小平曾明确地说过:“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他还说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振兴中华”与“赶上时代”是我们改革开放两个相互联系的目的,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之所以在振兴中华的同时要强调“赶上时代”,是因为我们所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要恢复中华民族昔日的辉煌,而是要使中华民族赶上时代潮流。

再次,要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在中国这么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并且经历过历史曲折的东方大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从根本上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其他各个方面的体制,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实践已经告诉我们,中国能够用短短30多年时间,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就是改革开放。我们知道,这30多年我们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色鲜明、富有效率,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性的,还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我们也懂得,今天的中国面临许多矛盾、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在民生等问题上还有许多难题需要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也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破解。

深化改革开放尽管十分艰难,但正如邓小平所说的:“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总之,不改革,空谈改革,乱改革,都不可能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遵循改革开放的内在逻辑,把握理想与实干、改革与发展、机遇与挑战的辩证关系

在改革开放与中国梦的关系问题上,除了要认识到上述基本道理,还要深入思考和研究改革开放的内在逻辑,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过程中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处理好改革开放进程中理想与实干、改革与发展、机遇与挑战的辩证关系。

理想与实干。梦,是理想,但不是空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中国梦的同时,首先提出的告诫就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战国时期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以致40万赵军全军覆没;魏晋时代风流名士以清谈为风尚,被王羲之砭为“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中国梦作为我们的理想,是合“理”之想,而“理”是以“实”为基础的,“实”是实际,也是实践,从实际出发之“理”、来自实践之“理”、应用于实践之“理”、自觉接受实践检验之“理”,才是我们所要之“理”,才能成为我们的理想之“理”。中国梦作为我们的理想,是合理之“想”,而“想”不仅是“干”的愿望和原动力,更要靠“干”变为现实。中国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理想,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实干,才能变为生活中的现实。

改革与发展。发展必须要改革,不改革没有出路。我们曾说,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这一论断,已经说明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一条重要经验是:改革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必须为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服务,必须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和各方面体制的实现形式,脚踏实地地推进。当前,我们深化改革开放,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因此,我们对改革进行顶层设计也好,“摸着石头过河”也好,都必须从当前社会发展阶段的实际特别是这个阶段的发展要求出发。只有从实际出发,围绕发展的任务和要求来推进改革,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历史已经并将继续告诉我们,世界上谁也阻挡不了中国梦的实现。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我们除了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理想与实干、改革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还要正确对待和把握机遇与挑战等问题。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因取得伟大成就而盲目陶醉,也不能因面临各种挑战而盲目悲观。为了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惟有紧紧抓住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勇敢应对各种挑战,才能将中国梦的美好希望变为美好现实。(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李君如)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