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教育黑板报

2017-03-07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那么你知道有关思想道德教育黑板报该怎么做吗?小编为你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思想道德教育黑板报图片欣赏

思想道德教育黑板报图片1

思想道德教育黑板报图片2

思想道德教育黑板报图片3

思想道德教育黑板报相关资料1:思想道德名言

1) 一切有生之物,都有一种“寻求快乐的本性”,那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凡是血肉之躯都要受过它的支配,好像毫无办法的海草都要跟着潮水的涨落而摆动一般,这种力量不是议论社会道德的空洞文章所能管得了的。——哈代

2) 一清如水的生活,诚实不斯的性格,在无论哪个阶层里,即使心术最坏的人也会对之肃然起敬。在巴黎,真正的道德,跟一颗大钻石或珍奇的宝物一样受人欣赏。——巴尔扎克

3) 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则要看他的处世为人是否道德无亏,能否作社会的表率。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为他的学校工作的主要部分。——裴斯泰洛齐

4) 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些喝酒上了瘾的,是因为做了错事而受到良心的呵责的人。人人可以注意到,过着不道德生活的人比旁人更缺少不了使自己昏迷的药物;强盗或小偷,赌徒与妓女没有麻醉品是不能生活的。——托尔斯泰

5) 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章炳麟

6)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礼记

7)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子

8)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黄石公

9)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10) 正已而不求于人。------礼记

11) 富贵不傲物,贫贱不易行。------晏子

12) 学苍竹到老虚心留劲节,敬苍松久经风雨不知寒。--------格言

13)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

14) 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列夫•托尔斯泰

15)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思想道德教育黑板报相关资料2:道德教育征文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育对于推进公民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公民道德的教育为了培养具有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公民,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与公民道德教育在现实背景、目的、内容上是契合的。必须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促进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双向互动。

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旨在通过“八荣八耻”的教育指导实践,树立起有利于人民与社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并以此展开公民道德教育,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道德基础。人的素质的高低也正决定了和谐社会的程度和水平。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公民道德教育对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发挥着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给传统伦理观念带来了冲击,并带动现代伦理学的发展,规范了公民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日益密切的关系也体现在公民道德教育的实践中。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与公民道德教育虽然不是互相对应的两个概念,但现代科技已构成了道德教育的强大社会背景,二者具有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处于此消彼长之中。

一、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坚持改革相应的教育思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强烈自律意识的现代公民逐渐在社会生活的领域中出现。而随着人在经济、社会活动的日益频繁,公民个体的能动性和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人们传统的关系逐渐被现代公民道德规范所代替。在和谐社会的社会建设的形势下,党中央先后做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地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发展。[1]现代公民道德和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凝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相结合,为现在以及未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在新形势下的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荣与辱一种情感的体验,是关于荣或辱的理性而又系统与稳定的观念。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道德追求的民族,对荣辱问题历来给予了高度关注。中国古代的“仁、义、礼、智、信”规范强调个人对他人、对社会整体利益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并由仁慈、忠孝、礼义、伦常等概念分别来界定,并作为人们日常行为的道德准则。《论语·学而》中接连两章从国家和社会成员两个角度对全民的道德教育做出了具体的说明:“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中国传统的道德观而延伸出的“八荣八耻”道德观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的高度概括,也是总体上对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生动表述。[2]

“八荣八耻”涵盖了公民需遵守的普遍道德品质,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人际交往公德和人格修养道德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树立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荣辱观对遵守道德规范、体现道德准则的道德行为、道德活动加以肯定。社会主义荣辱观实际上为构建和谐社会确定了共同遵守的价值尺度。荣辱观如果得到反复、持久的正向强化和保持,就在逐渐使人超越带有被动性的荣辱情感,产生以个体主体性为主要特征的尊严感进而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3]相应的,一个社会也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在我国传统教育模式里,道德教育往往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公民的生活,公民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实现,公民的道德教育也必然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道德教育脱离生活成了外在的、单向的要求、灌输和约束,而不是公民自觉自愿的主动性行为。这样,道德教育完全丢弃人真正当作人去研究的方式,存留于道德教育中的只剩下抽象化了的人或人的抽象本质,具体的、现实的人,人的存在,人的活动,人的创造的丰富性、多样性、多重性则被消解或被遗漏。忽视了道德的社会化意义,不能及时反映伦理学的新成果,特别是不能适应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的社会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坚持改革相应的教育思想,改变过去原有的脱离生活实际外在的、单向的要求,灌输和约束公民道德教育形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公民道德的教育是为了培养与社会主义道德观相适应的公民。而道德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使正确的道德观念传播。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道德教育具有契合性。为此,应将公民道德教育运用到培育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中。只有通过公民道德教育把社会荣辱观落到实处,才能从行动上来践行荣辱观。

二、培育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公民道德教育需从手段上更新

从现实背景来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素质的竞争日益彰显。社会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地多元化,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出现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有所滋长,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逐渐突出,价值观逐渐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损害了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也损害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严重地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从国际环境看,当前处于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一超多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要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将时代精神融入其中。公民道德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从目的上看,培育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公民道德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和完善人们的道德水平。这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的“八荣”,摒弃的“八耻”二者殊途同归,它们共同擎起以人为本的大旗。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在公民道德教育中应处于核心地位,它是公民道德的基本前提和发展目标,贯穿于整个公民道德教育过程。公民道德内容的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正确关系准则。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各国发展的目标,公民素质的提高都是其直接目的。

从内容来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教育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八荣八耻”作为社会主义主导价值体系,是引领社会风尚的光辉旗帜。“荣辱观”找到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切入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阐述和扩展了“道德规范”,是新时期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4] 公民道德教育要着眼于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调了为社会造福,为祖国无私奉献,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热爱与关心自然,将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相结合。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抓住了当前公民道德教育中的核心问题,这就要从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入手,来指导公民道德教育活动。

从手段上来说,培育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公民道德教育都从手段上面需要更新。必须更新公民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育手段,必须运用富有创意、丰富多样的教育与培养的方法,寓教于乐,增强各种教育形式的吸引力。同时,在加强传统的文化形式建设的同时,也特别的必须注重网络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还要特别要强化城市的精神,开发各种信息资源,反映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造活动。使公民氛围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教育,共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在任何社会和时代,公民道德教育都是一个严肃而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新时期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荣辱观表明了社会的道德底线,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和针对性,对于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促进公民道德素质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5]荣辱观,将道德信念的历史性,现实性与时代性融为了一体。为达到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双向互动,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其一,要反映时代要求,公民道德教育要不断创新。面对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新情况下,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引导和帮助人们自我约束、提升境界、宽容谅解,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今天,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整个民族为实现现代化而发展。社会中的一切活动都无法绕开转型期的时代影响。道德教育与道德价值观念的冲突与矛盾凸现出来。道德范围是随社会生活而相应变动的。正确认识当代道德状况及趋势,更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公民道德教育必须反映时代特点、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以时代精神统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不断改进教育的内容、形式、方式方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此基础上,对公民道德教育的组织领导、教育内容、实施办法、效果评估等进行了广泛的探索、试验、论证。不断地完善丰富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转变工作思路。

其二,重视制度建设,公民道德教育要增强可操作性。因此必须要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三全”的有效运作机制来确保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实现。不断探索创新新生适应教育的开展,明确其目标,使之更具应用性和操作性。形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激励机制。在制定政策时,既要支持个人,团体合法致富,又要鼓励多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引导和规范社会的道德生活。以此鼓励更多人去完善自我道德。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围绕这一目标,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培育一代明是非、知荣辱的,面向未来的新人。

其三,重在实践,公民的道德教育要建立系统。培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个不断努力、不断追求、不断实践的过程。“换而言之,我们要呈现给学生的是‘如何实践’道德:如何在道德问题上下决心,他需要怎样的才能进行道德思考与行动”。[6]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公民道德建设收到实效的重要思想保证,通过教育和实践,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规范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 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从每个人做起,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使个人行为与社会规范相协调,与公共利益相符合。道德教育必须彰显系统合力,充分发挥家庭、学校、与社会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在全社会开展广泛的公民道德教育。首先搞好家庭的启蒙教育。只有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并给予科学的引导,才能使孩子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其次,开展学校系统的道德教育。对学校来说,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主阵地,学校要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应集中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知识丰富、充满朝气与活力,敢于创新、开拓与进取,富于批判精神,是伦理建设的重要力量。最后,要加强全社会的公民道德教育,社会应该以荣辱观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落实到干部和群众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需要全体公民将遵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要求逐步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还没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应共创良好环境,互通信息,密切配合,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形成协调一致的正合力,从而有效地发挥各自特有的功能与作用。公民道德内涵丰富,既包括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也包括社会公德。家庭、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都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系统的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既要对他人和社会承担责任,又形成自觉的行动,促进公民道德的完善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其四,形成良好氛围,大力加强社会风气建设。社会风气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风气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基础性工作。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荣辱观是社会风气的内容,社会风气是荣辱观的实际表现。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鼓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社会文化环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宣传,以形成社会舆论氛围。通过舆论监督、调节等作用,达到引导和规范公民行为的目的,同时通过舆论的强大力量,打破落后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消极的道德观,宣传新的道德观,在全社会形成氛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离不开公民道德支撑。公民道德品性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改善是一个长期过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与公民道德教育也是个长期的工程。公民应身体力行,实践“八荣八耻”的要求,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这就要求充分发挥道德的特有功能,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工程。在全社会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也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育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建立系统开放的教育途径才能使公民养成良好习惯,从而推进社会风气的形成。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