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社会生活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综合检测试题
在政治考试即将到来之际,大家都准备好了复习工作了吗?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17年高考政治社会生活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综合检测试题以供大家阅读。
2017年高考政治社会生活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综合检测试题
单选题
横扫金球奖等多项大奖后,电影《逃离德黑兰》问鼎2013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艺术的表现手法,紧张刺激的情节,演员的出色表演,自然是这部电影勇夺“小金人”的原因,但“政治”永远不会在奥斯卡奖评选中缺席。材料表明( )
①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借助文化产品可以达到政治目的
④人们的政治生活取决于文化生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触动了无数人的味蕾,透过屏幕,观众们仿佛嗅到了家的味道、童年的味道、故乡的味道。为制造出这些“触动人心”的味道,央视纪录频道另辟蹊径,改变以往纪录片“宏大叙事”的表达方式,以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气息成功突围,用日益精良的制作水平使影像信息得以更完美地呈现和表达。从文化生活角度,材料主要启示我们( )
A.文化创作的灵感直接来自实践
B.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要汲取外来饮食文化中的长处
D.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我国网络视频用户与日俱增,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移动手机等收看影视作品。微电影巧妙地将网络与电影相结合,利用网络这一开阔的平台,创造出短小精练的电影艺术作品。这表明,在我国( )
A.创意文化产业发展迅猛
B.影视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较强
C.影视文化在创新中实现发展
D.科技文明程度达到全新水平
莫言的作品中充满土地的元气,充满方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最泥土的人就最国际”。“最泥土”“最国际”表明( )
A.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B.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C.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D.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的差异是导致一切差异的基础,如果东方与西方能够在文化方面做到认知与宽容,甚至于欣赏,在政治、经济、贸易等方面的交流才更容易顺畅。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交流要求同存异,充分尊重民族文化的个性
②东西方文化间要相互交流、借鉴、趋同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④加强文化交流,消除东西方文化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13年7月,第19届国际语言学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各国专家学者研讨了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的问题。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是因为( )
①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②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首播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少观众看得口水滴答,看得思乡情起。传统美味刺激了大家的味蕾,每个人舌尖上的故乡构成了整个中国,并且形成了一种文化,得以传承。《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主要是它( )
①附着文化的元素,传承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②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使人思乡情起
③集中展示和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情感
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典型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民族气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 )
①传统习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13年2月19日,“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播出,罗阳等人被评为“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是精神的洗礼、道德的提升,是拨动心灵深处的弦。这体现了( )
①特定的文化氛围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优秀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③优秀文化以特有形式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优秀文化必是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AA制植根于西方的文化土壤里,属于典型的西方文化产物。在中国,文化程度高的群体比文化低的群体对AA制更易于接受,但是总体上对于AA制的认同度并不高。材料表明( )
A.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D.西方的交往方式优越于我国的交往方式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龙永图在南京参加东南大学建校110周年演讲时说,只有当中国软实力真正地和自己的硬实力相匹配,使全球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更多地看中国的电影、听中国的音乐、阅读中国的书籍,中国才会在世界上具有真正的影响力。这要求我们( )
A.夯实经济基础,壮大文化产业
B.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
C.增强文化实力,提升综合国力
D.防止文化渗透,反对霸权主义
一座展品丰富、内涵深厚的博物馆,往往浓缩了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精髓。近年来,我国各地陆续免费开放博物馆,走进博物馆的人数大幅增加。免费开放博物馆是为了( )
A.展示人类文化遗产,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B.扶持公益文化事业,转变文化消费方式
C.发展公益文化事业,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D.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市场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京剧因其凝重、洗练、端庄、大气的美学品位和精致细腻、声情并茂的表现力被称为“国剧”。作为我国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艺术之一,京剧面临着经典剧目大量失传、优秀演员不断流失、剧场经营难以为继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在创新中传承与发展京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少人认为:“艺术形式西化是京剧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与相关产业的融合跨界发展,是京剧发展的强大引擎和推动力。京剧完全可以和杂技、音乐、影视、互联网、动漫、旅游等结合起来,使京剧走出传统的狭小的内循环体系,与市场共舞,实现京剧发展的市场化、规模化。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材料中的“艺术形式西化是京剧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的观点作简要评析。
(2)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为什么京剧必须与相关产业融合跨界发展。
(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京剧提出两条建议。
2013年3月1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习近平主席阐述中国梦、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并约法三章等都引起了人民的关注和网民的热议。以下是某校高中政治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收集的相关材料。
材料一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表示:“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与重托。”
(1)请结合材料一,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材料二 李克强总理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要努力去实现2020年的目标,测算一下,需要年均增长7%的速度,这不容易。但是,我们有有利的条件,有巨大的内需。关键在推动经济转型,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并且使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新提升,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材料三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奇葆与四川代表团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四川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强大精神的支撑,这种支撑就是9000万四川儿女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四川状态。在当前,这种状态仍然是建设新四川的强大动力。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同全国两会精神一道融入四川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凝聚起实现中国梦、四川梦的“正能量”。
(3)请运用文化的作用分析四川状态能凝聚起实现中国梦、四川梦的“正能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