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与文化论文

2017-06-08

宗教文化是构成英汉语言各自特色的重要方面,东西方文化深深浸透着宗教文化的影响,包含着纷繁的宗教文化因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世界宗教与文化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世界宗教与文化论文篇一

浅议宗教文化与翻译

摘要:宗教文化是构成英汉语言各自特色的重要方面,东西方文化深深浸透着宗教文化的影响,包含着纷繁的宗教文化因素。了解了宗教文化的差异,就能更准确地表达语词的文化意义,消除翻译理解过程中的障碍。

关键词:宗教文化;翻译;语言

作为处在文化深层的宗教文化,它是每个语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中的语言交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只有了解了特定的宗教文化背景,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原文所表达的真实含义及感情色彩,进而使自己的译文实现“准确理解”和“充分表达”的辨证的统一。

一、宗教文化相关词汇及翻译

众所周知,中西方文化在宗教信仰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一切,宗教多有“上帝”、“圣经”、“教堂”、“洗礼”等词汇。而中国人信奉佛教、道教,多有“玉帝”、“观音”、“菩萨”、“佛主”、“慈悲为怀”等宗教词汇。在汉译英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5000万就此放出去做了他们的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灵,是专门济贫救困的救世主,但缺乏这一宗教文化背景的西方人可能一头雾水。因此,在翻译时我们可以选择西方人所熟悉的一词savior(person who reseue or saves sb from danger救世主)替代它。

笔者曾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如何翻译下面这句话“There was some real falsity when they came to treat the Goddess of Mercy as a fashion Dlate 0f tIle court today,”不少学生翻译成“中国人渐渐把慈悲女神描绘成穿着时髦的宫廷贵妇形象,这可严重走样了。”这种译法不免会造成我们中国读者对文化的错误理解。佛教是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宗教,何不把“慈悲女神”译为我们所熟知的“观音菩萨”呢?

同样,如果缺乏西方宗教文化背景知识,翻译此句"Youcan meet many good Samaritans in our universty”就会遇到理解上的障碍了。“Samaritans"在《圣经》中是指“people whogive sympathy and help to people in trouble(同情并援助苦难者的善人)”,所以此句可译为“在我们学校,你可以见到许多乐于助人的人。”由此可见,《圣经》中有众多人物,他们各有自己的形象、性格、信仰和经历,经过人们长期的传诵引用,已成为一类人物的典型代表,具有特定的形象或含义,如:messiah一救世主弥塞尔。

英语中很多表达特定宗教意义的词汇、短语,简单译成汉语,往往不能传达该词的全部含义。例如,“死亡”这一词,宗教对于生与死的问题是最为关注的。西方国家多信奉基督教,基督教教义是全社会奉行的道德准则,因此英语语言中大量的“死亡”委婉语源自《圣经》或其它与基督教传说和典故,折射了基督教的人生观及其对死亡的宗教解释,上帝用泥土造人,因此人的死去便是“重归泥土(to return to dust/earth)”了。人生来就有罪,必须赎罪,他的死便是“偿还大自然的债务(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上帝乃万物之主,因此人的死乃是“应上帝之召唤(to be called to God,to answer the final summons)”,且须“交上自己的账本(to hand in one’s accounts/to be sent to one’s account)”。如实地禀报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听候上帝的“最后审判(the Last Judgment)。

二、宗教文化相关习语及翻译

在西方文化中,许多习语来源于圣经故事,流传甚广,也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这些习语简洁生动,可以用来比喻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如若不了解它们,就会导致理解上的困难,更谈不上翻译了。例如:英语《旧约,约伯记》(Old Testament Job)有“escape by the skin of one’s teeth (死里逃生)”,说上帝耶和华(Johevah)为考验约伯(Job)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对上帝绝对忠诚虔诚,他先让Job失去财产和女儿,然后又使约伯浑身长满毒疮(除牙齿之外,因为牙齿是没有皮肤的),这种一息尚存,岌岌可危的危险处境仍未动摇Job的信念,这个典故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意义。

在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三课,有这样一句话:“Being a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基督教认为,上帝用泥土创造了人,因此,英语中creation指“上帝”,而clay指“上帝创造的人”,理解了creation和clay这两个词的宗教涵义后,就可将原文译为:“当一名教师意味着是创造的见证人,他目睹人体开始呼吸,开始了生命。”

当然,不同文化问也会存在着共性的东西,即使是在东方和西方这两种差异较大的文化类型之间也有相互迭盖(Overlap)的部分。大致说来,翻译的目的就是消除或减少原著和译本之间的差别。的确,在翻译中会遇到一些巧合,就是相同的语言规则适用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试看下面的例子:

英国诗人弥尔顿(Milton)在其《失乐园》中有这样一句话:Better to reign in the hell than serve in the heaven,如若直译,那就是“与其当天堂的仆人,不如当地狱的主人”。但一细想,这不和汉语中的“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或“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总之,语言与宗教文化是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彼此有机结合的。东西方文化中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浸透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之中,只有深刻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才能避免错译、误译。使翻译真正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陈东威,《文化差异与翻译》,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0。

[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4]胡文仲,《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陆永昌,翻译・时代・文化一翻译进程思考,译林,2004 (2)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世界宗教与文化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