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蛋白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2017-06-05

球蛋白主要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和体液中,而且能在人的血清中的球蛋白的含量也是非常高的。那么球蛋白的作用有哪些?下面就由小编为您详细讲解。

球蛋白的作用

球蛋白具有免疫作用,因此也有人称球蛋白为免疫球蛋白。免疫系统遇到外来的入侵物时会根据入侵物的不同产生不同数量的球蛋白,如果入侵物比较难以消灭,免疫系统刺激淋巴以后就会产生更多的球蛋白直到入侵物被球蛋白消灭为止。球蛋白偏高一般比较常见,球蛋白偏低一般是生理性原因,例如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又或者是人体对外来蛋白的吸收能力不好,贫血也会造成球蛋白偏低。球蛋白偏高则常用于肝病的确诊。

球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

肝病中的慢性乙肝,酒精肝,肝硬化等都会引起球蛋白高,其他的非肝脏疾病也可以引起球蛋白高,例如各种肿瘤,巨细胞血症等。球蛋白并不单独用来检测肝病,球蛋白通常是以球蛋白白蛋白比值的形式来说明肝脏的问题,球蛋白的正常值是20-35g/l,球蛋白检测结果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免疫系统和肝脏都很健康。如果球蛋白高于或者是低于正常范围内,说明肝脏或者是免疫系统出现了问题。

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方法

丙种球蛋白注入人体后产生的免疫力是被动给予的,不是自身主动产生的,一般2周就被排泄,之后体内丙种球蛋白的含量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要长期保持体内所含丙种球蛋白的高水平,就必须每隔2周注射1次。

应用丙种球蛋白有一定的适应症,因为该药随所含抗体量的不同而预防效果各异。普通的丙种球蛋白主要用于预防麻疹、甲肝、流行性腮腺炎等,想用丙种球蛋白来预防各种疾病是不可能的。

如果反复注射丙种球蛋白,因其本身可作为抗原,刺激人体产生一种对抗丙种球蛋白的抗体,即抗抗体,一旦再注射丙种球蛋白,就会被抗体中和,不能发挥其抗病作用。

人体自身能够合成丙种球蛋白,如经常使用外来药品,就会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从而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

由于丙种球蛋白是血液制品,万一在来源上把关不严,反而造成血源污染,使健康人体传染上疾病。况且对人体来说,外来的丙种球蛋白毕竟是“异物”,个别人注射后会引起过敏反应。

球蛋白的不同值的意义

在重型肝炎时,如a2球蛋白减少至0.4克%以下,提示患者将要或已经出现肝昏迷。肝癌时,a2球蛋白往往增加。a2含脂蛋白,胆汁郁积时,特别是慢性病例,血脂增加时,a2球蛋白随之升高。失代偿期肝硬化时,a2球蛋白多半降低。

β球蛋白在胆汁郁积性肝病变时,多半增加。在肝细胞严重损害时,由于肝脏合成减少,β球蛋白降低,个别可降到6%以下。

r球蛋白几乎在所有肝胆疾病时都增高。病毒性肝炎时,r球蛋白中度增高,一般在2-3个月内可望恢复。如果r球蛋白持续增高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时,往往意味着病情转归不良,已转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球蛋白过低的原可能是主要是球蛋白少于百分之零点四克,提示患者就出现了一些肝病的问题,比如说肝昏迷以致一些肝细胞严重受损,球蛋白降低同时也会导致肝部其他类型的疾病,病毒性的肝炎呢,都会导致球蛋白的持续降低,所以发现球蛋白降低一定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及诊断不要随便用药。

球蛋白偏低的原因

球蛋白偏低的原因一: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由于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会造成球蛋白的偏低,这是因为球蛋白大部分在肝细胞外生成,它与人体的免疫力有关系。当人体的免疫力低时,就会影响到球蛋白的值。

球蛋白偏低的原因二:服用了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引起的。如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制剂,就会造成球蛋白的偏低。

球蛋白偏低的原因三:肝脏发生病变引起的。由于肝胆疾病引起的肝功能受损,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都会引起球蛋白的偏低。

具体可见:a1球蛋白对判断肝炎患者的严重和预后有参考价值。在肝脏炎症病变时,当a1球蛋白偏低,常标志病情偏重。

重型肝炎是导致a2球蛋白偏低的原因,a2球蛋白偏低提示患者将要或已经出现肝昏迷。

肝细胞严重损害时,由于肝脏合成减少,β球蛋白降低,个别可降到6%以下。

r球蛋白几乎在所有的肝胆疾病时都会增高。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