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思想的精髓

2016-11-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改革发展和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提出了指导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系列治国理政思想。综观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在其治国理政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所赖以植根的基础及其所葆有的理论品质。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形成基础

从最直接的思想来源看,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现时代的具体运用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别的而恰恰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思想材料”;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的系列重要论述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也体现了深刻的实践关怀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从思想内容上看,这些论述涉及中国发展与中华民族根本实践的诸多范畴,关注了当代中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关注了中国的内政、外交和国防事业,关注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的诸多现实而紧迫的重大问题。从时空向度上看,这些论述既包含历史问题,也包含现实问题和未来问题;不仅涉及中国内部的问题,也涉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可以说,这些论述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诸多论述贯穿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红线,所聚焦的核心命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抓手,以不断发展和推进着的民族复兴的进程为目标,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系统,具有针对性、综合性和指导性的理论画卷。

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历史时期的观念和思想也同样可以极其简单地由这一时期的生活的经济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决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来说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形成同样具有思想上和实践上的基础。

从思想基础看,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所面对的是在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中如何运用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问题以及如何用马克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中国实际、解决发展矛盾的实践问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既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是时代和实践的产物,包含着时代和实践的主题,展现着特定的时代精神与具体的实践品质。从最直接的思想来源看,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现时代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继承。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论述,不论是就哪个领域和哪个具体问题展开的,都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和线索进行的,都是在发扬并继承上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提出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别的而恰恰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思想材料”。这种继承和发展是辩证的科学的发展,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是坚守和创新的统一。习近平强调:“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在继承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这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和活力的根本体现,也代表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的深刻把握与娴熟运用。

从实践基础上看,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这个论断,可以用来观察和分析作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之内容的透镜。当代中国最大的实践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主题下,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关的任何实践都需要得到理论上的解释和关照,也需要得到思想上的指导。因此,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的系列重要论述都是针对当代中国改革发展和建设的实际、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和关系而做出的,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也体现了深刻的实践关怀。众所周知,当代中国正处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的关键时期,也处在中国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攻坚时期。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促动与积累,中国已经以崭新的大国形象出现在世界面前。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和发展的不均衡性与不彻底性,中国的发展虽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但不仅政治和文化上的影响力亟待提升,发展经济的任务也极其繁重,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和懈怠。由于这些论述是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繁重多元的发展建设任务时提出的,它们适应了当代中国实践的需要、适应了时代任务,因而堪称应运而生。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论品质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全面而齐整,表现出整体性、系统性和一致性,具有综合性;坚守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具有思想路线的正确性;对人民主体地位的执信与笃行,具有价值信念的坚定性;源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最终要还原并指导实践,具有理论应用的指导性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集中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所秉持的根本指导思想,代表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新观点、新理念和新突破。毫无疑问,这一思想必定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化而更加成熟、更加丰富,其指导作用也将会更加显著地显现出来。就这一思想的本质属性及其理论特征看,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品质,集中展现了现时代的时代精神:

一是治国理政思想的综合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综合性、全局性的事业,当前推进的深化改革也需要全面展开。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做好周边外交工作、加强与发展中国国家团结合作、积极参与多边事务、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等问题进行了丰富而深刻的论述。这些论述所构成的治国理政思想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其主要表现是:首先,思想内容十分广泛,包含着治党治国治军等诸多领域,涵盖了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其次,思想的旨意高远,巧妙地融合了历史视野、政治视野和世界视野;再次,思想的理据科学,这些论述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事实根据,思想植根于中国与世界的实际,也植根于中国现实的实践;最后,这些论述所构成的治国理政思想全面而齐整,表现出整体性、系统性和一致性。

二是思想路线的正确性。思想路线也是认识路线,代表了人们或政党在根本认识问题上所遵循的方向和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而复杂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总结并执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正是这条思想路线保证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和强调党对思想路线的恪守。他指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这条思想路线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习近平在谈到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时不仅引用了毛泽东同志关于实事求是的解释,还从现象与本质、现象与必然联系、本质规律上辨析实事求是的动态性。他把实事求是与基本国情、人民利益、理论创新联系起来。当代中国最大的实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他又反复强调要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坚守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也恰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成熟与可贵之处。

三是价值信念的坚定性。一种思想欲行久于世、取信于众并能在大范围内发挥其作用,除去其最基本的科学性和完备性外,还在于其所秉持的根本价值信念是坚定而不可移易的。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始终围绕着党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而展开,其治国理政思想的内核是坚定地持守对人民主体地位的执信与笃行。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首次公开讲话就鲜明地宣誓他带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信念和决心。他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唯有坚定的价值信念,才能支撑起伟大的思想体系。这种坚定的价值信念,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价值标准,也是这一思想的价值灵魂。它继承并延续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展现为一份光荣的使命和沉甸甸的责任,也就是统一在一起的对民族的责任、人民的责任和党的责任。

四是理论应用的指导性。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指导思想体系一直是突出紧随发展需求,并通过实践来不断总结、调整和完善的。实践变化了,思想理论也要变化,而新的思想理论又需要反过来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并指导实践。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该思想源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其理论应用也最终要还原并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过这种实干不是盲目瞎干,也不是无理蛮干,而是在思想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踏踏实实地干,增强思想转化为理论并应用于实践时的指导性。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继承和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理论成果时所秉持的态度,也无疑表明了它自身的内在的理论品质。

“四个全面”相关文章如下

1.四个全面五位一体

2.四个全面新常态

3.四个全面解读

4.“四个全面”理论解读

5.有关权威解读四个全面

6.习总书记四个全面内容解读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