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的有关论文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峻,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创业具有重大意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的有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的有关论文篇一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
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大学生本身就业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遇到的压力成逐步增大的趋势。为提高大学生基本素质,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在学校共青团委和就业相关部门关心和指导下,高校就业、创业性质的各类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和发展壮大。本文立足于本校就业、创业类学生社团,在各学院中对促进本学院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创就业性社团
大学生就业除了受到当前的国家政策、经济形势、劳动力市场供给情况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外,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大学生本身所具备的就业能力。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思维、技能等能力,从而具备一个创业者基本的素质。创业教育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对整个社会快速发展起推动性作用;对整个教育体系的变革和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大学生个人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提高作用,对大学生本身而言,创业教育对其综合素质、就业能力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创业教育当中最重要环节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校园创、就业性质的社团的效果。
就业能力和创业教育概论
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国内外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是具备从事某个工作的能力,这其中又可分为就业基本能力和特殊能力。关于就业能力,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认为获得某项职业并能保持该项工作的能力就是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具体由哪些能力组成,国内外没有统一的结论。一部分人认为,就业能力应该分为学习、思想、实践、应聘和适应等能力;另外一部分认为,就业能力关键在于是否具有责任感、获得和保持工作的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素养等。大学生就业能力指具备获得就业所需的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等综合素质,其核心要素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创新能力。
创业教育是指从意识、思维、技能等各种综合素质上进行培养和教育,并使教育者获得创业基本能力的教育方式。当前就业形势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都要求当代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创就业素质,只有具备这样素质的大学生才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业教育成功实施关键在于建成科学的教育实践模式,形成创业教育机制,这样才能实质性的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就业。
创就业性质社团定义及构成
创业社团一般是指旨在缓解大学生就业所面对的压力,帮助其提高创业素质、能力以及综合竞争力等,培育其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鼓励大学生勇敢的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就业的服务性社团。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中社团越来越多,在这些社团当中,发展最快的是就业创业类社团。这类以大学生为主的创业社团,以“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培养创业能力、增强职业规划意识、提高就业竞争力”宗旨,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管理方式,在促进应届大学生就业方面起着一个很好的示范服务作用。
创业教育与创就业性质社团作用
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夯实专业能力和促进其他知识的贯通;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就业性质的社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一是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即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大学生学会与不同专业的人合作与竞争,并有助于其以后很好地融入团队;还能获得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从而提高其竞争力;可以很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前进行实践。二是培养大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促进学校就业工作的顺利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综上分析,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关键在于如何借助创就业性质的社团进行的创业教育等。创就业性质的社团是学生毕业到求职的桥梁,通过前期的社团活动培养了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另外通过前期的就业信息的导入和职业规划的进行,让学生深刻地认识自己,科学的制定合适其发展的职业规划,明确发展发向,树立就业信心。就业创业社团在平常的活动中锻炼学生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养成分工合作,培养符合职场需求的健全人格。在日常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价值观上引导学生社团活动,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氛围,既能够满足广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多元化需求,又能建成锻造大学生思想品德的高品质平台,进而使学生社团成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的第二课堂。在社团活动中,通过创业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上同时指导和引导学生,从而使得学生在就业和创新能力多种方面得到提升,从而保证和提高了毕业生的质量,以此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汪占熬,张胜武.实践型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作用研究――以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淘宝社”为例[J].科学导报,2015(6).
[2]陈延伟,杨才兴,郝天天.就业导向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工作探析[J].科学导报,2015(21).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的有关论文篇二
《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金融风暴直至欧债危机带来的经济不景气,加之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后毕业生逐年递增,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突显,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本文从当前就业形势与环境、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就业对策与措施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与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对策措施
一、当前就业形势与环境
(一)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民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更是我们每一个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为之担忧而令人深思的问题。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暴,直至欧债危机带来的经济不景气对我国经济和就业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下,使得原本严峻的就业形势将延续。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正经受着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猛烈冲击,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国内外复杂的环境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就业问题的产生是必然的。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3年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生(212万)高峰期的到来至今,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根据相关资料报道,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99万人,10年来增加了487万人,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
(二)国家和各地相继出台了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积极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为积极有效应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各省级工作部门、各高校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继续实施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到村任职”等已有基层项目。
(三)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毕业生的首选是期望在北京、上海、沿海等发达地区就业,其次选择内地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至于乡镇、农村及边远地区却很少有人愿去。因此,人才过剩、毕业生就业难相对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沿海、内地省会城市等发达城市而已,在西部地区和市、县、乡镇农村地区,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还是不少。
二、以我校美术类(含艺术设计)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从近几年我校美术类(含艺术设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而言,就业中反映出以下现象:
(一)社会对不同专业的需求状况
从我院近几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显示,美术教育专业就业情况呈逐年下降趋势,表面上呈现出供大于求现象,但是,据了解我们部分基层中小学事实也上存在着专业结构分配不合理的现状,尤其是小学美术教师编制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实用性较强,就业灵活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就业情况较好,尤其是室内设计专业,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房地产业的兴旺,为家装行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室内设计专业处于供不应求之势,以此显示了两类不同专业的社会需求状况,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高校学科结构不尽合理、专业设置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二)学生综合素质问题
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一些综合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有社会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但是,有部分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专业成绩一般,动手能力不强,人际沟通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的同学,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屡屡碰壁,从而就业较难。
(三)就业观念问题
从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就业观念逐步有所转变,但是,仍然有少数毕业生对就业期望值过高、自身定位偏颇,没有正确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具体表现在偏远地区、私营企业不愿意去应聘等等,这样无形中也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三、就业对策与措施
大学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就业难是诸多原因造成的,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只能立足本职工作,面对实际结合各专业的实际情况与特点,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
(一)调整课程结构,拓宽就业出口
作为我们高校教学改革一定要围绕着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在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方面要满足和适应市场所需。在突出自身专业特点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增加相近专业选修课程等,例如:美术教育专业适当增加设计类课程选修,以增强实用性技能和就业渠道;鼓励学生积极报考和获取一些实用性职业资格证以拓宽就业出口,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二)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培训
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与培训。例如:邀请劳动就业服务部门、企业成功人士给毕业生分别以“就业的形势及法律、法规、就业相关政策等”“企业成功人士的就业、创业经历”等为主题开展就业宣传和培训指导。
1.劳动就业服务部门侧重于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指导,结合当前全国就业形势的分析;再就业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的主要内容;当地就业情况介绍;劳动保障部门公共就业的服务等等。
2.企业成功人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经验从创业经历;毅力的坚持;业务技能的掌握与提高;做事的原则性;社交能力的培养;科学经营管理;求职材料的准备等方面以自身的亲身经历和经验向学生传授就业、择业应注意的问题和创业及经营管理方面的经历。
(三)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让大学生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
1.适实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大多数在校学生因为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导致自我认识不足、定位不清晰、职业目标不明确、盲目择业等问题。因此,我们要加强职业规划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方法传播和普及职业规划理念,帮助在校学生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竞争意识和自主择业意识,改变传统就业思想观念,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应对新变化;帮助在校学生学习和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我、准确的职业定位、科学规划未来、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训,化“被动就业”为“主动择业”。
2.作为毕业生个人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因为,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毕业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要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包括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积极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勇于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实习的职业针对性,能在课余时间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从而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积累对将来应聘有利的职业实践经验。
(四)积极搭建就业交流平台,利用各种“关系”努力拓宽就业渠道
精心策划、充分准备学生作品展览既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点也是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有效措施,毕业生作品展览既是展示学生专业水平和技能的平台又是人才推荐与洽谈的有机结合。广泛邀请相关用人单位、装饰、设计公司等前来招聘、挑选我们的毕业生,面对面的向用人单位推荐我们的毕业生,让他们全面、细致地了解我们毕业生的情况,供需双方充分交流、沟通促成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重要作用,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及时提供有效的、实用的就业信息,利用各种“关系”为学生牵线搭桥,促使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结语
今后,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非常复杂严峻,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顺利就业创造有利的条件是我们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齐心协力从多方面开展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在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努力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
【参考文献】
[1]翟振元.大学生就业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文件).
[3]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2〕11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