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书法作品
刘毅,生于1919年,原名培汉,笔名怡然。湖北老河口人。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老河口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作品以潇洒俊逸见长,诗词、楹联墨迹参展于全国各省举办的各类书展、书赛。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刘毅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刘毅书法作品欣赏
刘毅书法作品图片1
刘毅书法作品图片2
刘毅书法作品图片3
刘毅书法作品图片4
刘毅概述简介
刘毅(1919~ )原名培汉,笔名怡然。湖北老河口人。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老河口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自幼就读私塾,酷爱书法,初学颜柳和苏黄,后攻唐草。作品以潇洒俊逸见长,诗词、楹联墨迹参展于全国各省举办的各类书展、书赛。1990年举办个人书展,作品受到好评,《书法报》、《湖北日报》、《中国书画报》,均有报道。曾获“二王杯”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优秀奖;海南首届国际“椰风杯”书法艺术大赛优秀奖等。作品1992年入展首届“电力杯”书画艺术展。1993年获“彭祖杯”全国书画大赛优秀奖,书法载入《硬笔书法获奖作品选》。同年获首届“五台山杯”书法艺术大展优秀奖。作品被军事博物馆、毛泽东纪念堂、邓小平旧居纪念馆收藏,有多幅作品被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友人收藏。在《书法》、《书法报》、《书法家》等专业刊物发表,为河南郑州黄河碑林、巩县神墨碑林、开封翰园碑林刻石成碑。作品、传略分别收入《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当代书法家诗词墨迹选》、《中华掇英万人书法篆刻集粹》、《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关于书法摩崖
这是一种地道的以自然为尚的审美趣尚—如果真的对摩崖书法一见钟情的话。残破的石花和裂纹贯串于整个作品幅面,爆裂的或剥蚀的碎点几乎把字形吞噬至尽,大部分字只能看出一些约略的轮廓,有些则已漫德一片,根本无法分辨字形所在了。至于线条,也绝没有灵敏的顿挫提按以及种种机巧的露锋,所有的笔道都是相近的钝圆,似乎对尖笔与顿笔是如此麻木不仁。书法艺术中的两大基本元素结构与用笔,其技巧高超在此中遭到明显的蔑视,诚如前述,这是一种朦胧之为美的特殊趣味。
说它是朦胧美,当然是欣赏者的一厢情愿,事实上在摩崖书成形的当时,人们压根儿没考虑还有什么朦胧美的高雅意境,一切都简单得出奇也功利得出奇:欲在石壁上凿题芳名者是太守诸僚,而这多半是为了太守老爷在筑路架桥方面的便民功绩,在落后的古代,这便是功德无量、足以流芳百世的煌煌业绩了。在受命凿壁的工匠而言,这是他们湖口卖苦力的工作,腰系粗绳垂吊在半空中对着粗糙嶙峋的悬崖峭壁抡锤敲击、挥汗如雨,这些工匠们不会有闲心思去品味什么朦胧美的文雅气息。
由是,摩崖的石质材料是天然的不事修琢的,它与碑石的平滑光洁恰成鲜明对照。这种物质材料的区别决定了技巧风格的区别:相比之下,唐代石刻碑版如《集王圣教序》中灵巧机敏的撇捺笔和顿挫分明的横竖笔显然具有刻意雕琢的技法特征,而汉代摩崖如《石门烦》的线条却是典型的大智若愚,斑剥的石面导致了斑剥的线条,一切细腻的技巧动作都被消蚀在大自然所孕育的苍茫浑朴之中。
摩崖书是比碑刻更趋雄强的一种类型,石面流洼不平使线条不得不尽量开张以求清晰无误、故又导致了摩崖书法那种特定的线条遒劲跌荡的风格特征,它很少取精替内敛的态势,却更热衷于向四外扩张。待到我们对它的扩张感与斑剥效果有了较深理解之后,我们好象对壁崖石面的石花四溅反而觉得神秘有趣,倘若把它抹成一派光滑,轮廓分明,倒反会令人怅然若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