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益的演讲稿3篇

2016-11-08

公益是公共利益事业的简称。这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种通俗讲法。指有关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同学们,你们做过公益活动吗?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公益的演讲稿3篇,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公益的演讲稿篇1

各位评委老师、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心无大小 慈善在身边》 。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一个山村小学, 有一位从大城市里来的女教师,她经常到离学校不远的一个 农家去买鸡蛋。 卖主是个年过花甲的老太太, 她叫女老师说个价,女老师便定了 5 毛钱一个, 其实,女老师暗中提高了 5 分钱,女老师家乡的鸡蛋 4 角 5 分要多少有多少。女 老师看老人可怜,没儿没女,只靠几只鸡养活自己,于是每个蛋多给 5 分钱,这个老太太可怜,女老师心想:就做一个小施主吧!奇怪的是老太太既不讨价,也不还价,这桩买卖就这么定了。 买过一段时间,女老师觉得老太太实在可怜,便单方面又提高了 5 分钱,一个鸡蛋 5 角 5 分。这回老太太作声了,坚持不肯提价,但女老师坚持要单方面提 价,僵持了很久,老太太终于接受了。那天,女老师照旧去老太太那儿买蛋。正碰上一个蛋贩子跟老太太讲价,蛋 贩子出 6 角一个的价要把蛋全收走,老太太不肯。蛋贩子说,这个价够高了,山 里都是这个价。老太太说,不是因为这个价,而是这些蛋要卖给那位老师,人家 那么远来我们这里教书,孩子们需要她。老师顿时呆了,原以为自己是个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老太太 无私地、 默默无闻地为别人付出一切而不求回报---这就是慈善,这就是 爱。罗素说过:“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当今 社会, 各类名人积极投身慈善与公益事业, 纷纷建立自己的基金会,为贫困山区、残疾人、受着病痛折磨的人奉献出自己的爱心。有人说这是炒作,是为了沽名钓 誉;也有人说现代人满眼功名利禄;还有人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可经历 汶川、青海玉树地震后,全世界上下踊跃捐款,慷慨解囊,谁又能否认天灾无情 人有情?

记得那天,我看到电视上在放一个为玉树捐款的晚会节目。捐款百万、千 万甚至上亿的企业不在少数, 高举的捐款牌在我的眼前直晃,让我还真有点感动。临到个人捐款了,有白领、医生、老师、警察、商人、学生,他们依次把钱投入 了捐款箱,也把他们的名字写进了观众的心坎上。那首“感恩的心”还在一直放着,捐款的人走了一批又来一批。一位穿着清 洁工衣服的妇人走进捐款箱,从口袋里缓慢的拿出两张 20 元的,一张 10 元的、5 元的,几张 1 元的放入了捐款箱,过后转过身去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捐款箱。主持人一个劲的说谢谢,谁又能知道这几十元钱的里面渗透着这位女清洁工有怎 样的汗水和情感呢 捐款的人陆陆续续把钱投进捐款箱......突然,从人群中挤进来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他,脸上布满皱纹,腰已被岁 月累弯了。他挑着菜担(菜篮中还有些许蔬菜和一瓶水),朝着捐款箱一步一步 走去, 时不时用手背拭去额头和两鬓的汗水。他走到捐款箱前用微颤的手从口袋 里摸出 1 块的、2 块的、1 角的、2 角的、5角的纸币来,把那些他刚刚买菜换来 的钱又抚平抚平,放入了捐款箱。周围很静很静,没有人说一句话,只有那“感 恩的心”还在继续放着。老人抖了抖肩上的担子,离开了捐款台,向茫茫人海走 去...... 看到这,我的脸上热热的,眼眶红了,眼泪从眼角流了下来。是的,慈善的不是钱,是心为别人捐献出一分一角的普通人和捐献出成千上 万的人一样值得人尊敬,因为,在慈善的天平上,他们是等重的。同样,不要把慈善看成仅仅是有钱人的事情,即使再普通的人,也能成为慈 善家,只要我们对她心怀善意,在别人需要时哪怕给予微不足道的帮助,我们也 一样慈善。人类需要慈善,需要爱。慈善事业是崇高的人道主义事业,是充满爱的,又 是人人可为,人人可做的。勿以善小而不为,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 变成美好的人间。 ”谢谢大家!

关于公益的演讲稿篇2

现在,让我们用记忆,一起来回想一张照片。它的色调以黑色和灰色为主,主角是一名正在课桌前温习的小女孩。在女孩整齐的流海下,有一双特别吸引人的大眼睛——明亮、聪慧。胶片将画面定格在了女孩与镜头凝视的瞬间,她的眼神纯净不含杂念,却让看过的人难以遗忘——这就是希望工程一张真实的宣传照。1991年,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解海龙,在安徽省一个偏僻的乡镇小学里偶然捕捉到女孩的眼神,然,从此,这张简约却不简单的照片就与希望工程的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曾经,“失学儿童”是我们每个关心儿童成长问题的人的痛处,但“希望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给他们带来了筑梦的空间和圆梦的机会。可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许多比“失学儿童”更严峻的问题正一点一点地浮现在人们眼前。

近几年,有一个词儿,在社会各个阶层里广泛流传着,它描述的,是那些被外出务工的父母留在农村的孩子。正是根据这样的现象,这些孩子被统称为“留守儿童”。据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的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的占86.5%。这种现像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去年春节期间,有12名留守儿童在某新闻媒体的帮助下,从全国各地来到乌鲁木齐,和分离了许多年的爸爸妈妈见了面,吃上了一顿久违的团圆饭。只是,当孩子面对这么长时间以来父母第一次的拥抱,竟然显得有些淡漠和被动。同样的,这顿看似平常的团圆饭,也因为时间的痕迹,夹杂着百般滋味。

一名四川的孩子对记者说,在得知自己能够去新疆见到分开了8年的父母的时候,心里很激动,但是又有点胆怯。在见到父母的那一刻,竟然还有点儿不知所措的感觉。这些,我们都能够理解。父母给孩子的感觉,本来应该很近,可是在没有父母陪伴的8年里,仿佛是显得那么远。

河南驻马店的小王博说,每每当他看见同学和爸爸妈妈走在一起的时候,心头时常会不由自主地酸上好一阵子。“我想有个家”,小王博曾这样不止一次地在心底呼喊。他说,虽然爸爸妈妈会给他寄来钱、和衣服,但他总觉得自己像个没人要的娃……

家是什么?在这些留守儿童的眼中,家,不只是户口本;家,不只是房子。家——只要有爸爸妈妈陪伴的地方,就是家!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