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变迁抒情散文

2016-11-08

时间久了,不归巢的人很难想象自己的家乡变迁成了什么样子,还是不是你i熟悉的那一道风景;下面是有家乡变迁抒情散文,欢迎参阅。

家乡变迁抒情散文:家乡的变迁

金秋九月,秋高气爽,我乘着由省城直达敦煌的火车回到了家乡肃北。刚一下车,就看到四处彩旗飘扬,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家乡呈现出一片喜庆和谐的吉祥。是的,十月是个好日子,举国上下欢庆的美好日子!全国人民永远牢记的好日子。

今年国庆,喜迎祖国六十华诞,正好又是中秋家人团聚的美好节日。双喜临门,我和所有人一样,心里充满了无比的喜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祖国一天天富强壮大,我的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怎不叫人高兴?真想放声高歌一曲,表达我此时难以形容的激动心情!

为祖国骄傲,为家乡喝彩!

十六年前,我出生在肃北县,一个偏远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肃北地处隔壁大漠,气候苦寒,人民生活主要以放牧为主,兼有部分农业生产。听我爷爷说,过去人民的生活极其艰苦,一切重体力活全靠牲畜,草原上主要交通工具便是骆驼和马,并且由于道路不便,各方面条件非常有限,比如谁家孩子生病,只能看老天的“造化”,等到几百公里的地方找到医务工作人员,孩子的病也耽搁了;寒冷的冬季,正是接羔季节,有时突发雪崩,出现灾情,由于信息不通,没有电话等通讯设施,救灾人员及物资无法及时运送到,成千上百只羊儿白白丧命,给牧民生产及生活带来多大损失呀!

现在,家乡随着时代的发展,旧貌换新颜。一座座整齐的高楼大厦耸立在街头;一排排绿色不知名的圆形树木迎风起舞,向四方宾朋招手问好欢迎;牧民生活正在或逐渐实行游牧民定居工程项目,牧民家家几乎开上了小轿车、用上了移动电话,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了8000元以上……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环境也在不断改善。由于肃北风沙大,草木少,政府每年拔专项基金、组织人员开垦荒地,植树造林。现在,只要客人一踏上肃北这块神奇的土地,就不住惊奇的赞叹,绿树成荫,简直到了塞外江南一样。

国庆那天,我特意约了几个同学来到儿时上小学的地方。当年的漏雨的平房早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行走在干净整洁的校园内,听同学介绍说,学校现在也有了多媒体教室,同学们随时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外面的世界。看着眼前这一切变化,我们的心里充满了自豪与欣喜……

没有强大的祖国,就谈不上家乡的变化,更谈不上个人的发展。临别校园时,我心里默默的这样想着,祝福我们亲爱的祖国更进一步发展壮大,祝愿我的家乡前景美好;作为青少年的一员,我将以认真踏实学习的态度,将来能够回报我的祖国,回报我的家乡!

家乡变迁抒情散文:家乡的变化

我的家乡是白洋淀,那也是小兵张嘎的老家。今年回家乡,我对家乡有了新的认识。

前几年,由于缺水,白洋淀成了干涸的大坑。1987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家乡的人民为白洋淀引来了水,白洋淀又生机勃勃地活了起来。

回到家乡的第二天清晨,我便约了儿时的伙伴骑车前往我日夜思念的白洋淀。一路上,林木茂密,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柏油路宽阔笔直。来到白洋淀大闸,哦,这里万头攒动,人声鼎沸。这里有农民,也有城里人,有卖食品的,有租游船的。我惊奇地问:“这里怎么变得这么热闹了?”伙伴们告诉我:“咱这里已开辟为新的旅游点了!”我站在大闸上往淀里望去,只见水面上停泊着排排龙舟,十分壮观。伙伴搞来一条小划艇,我们向淀中心划去。白洋淀水清见底,成群的鱼虾在水中穿梭,五颜六色的水草浮在水中。远处大片大片的芦苇向水天相接处伸展着。伙伴告诉我,如今,芦苇塘承包以后,长势非常好。芦苇成了白洋淀地区人民发家致富的宝贝。

荷花也是白洋淀的“特产”。我们的小船划到了荷花潭,只见四周有芦苇的天然屏障,中间弥漫着鲜艳的荷花。粉的、白的,亭亭玉立,花瓣上露珠滚动,真是动人极了。

快中午了,我们上了岸来到我的姑妈家。村里青瓦房舍连成一片,昔日摇摇欲坠的茅草土坯房不见了踪影;姑妈家中的摆设也由往日的一张桌子、两个凳子和一个火炕,变得现代化了,彩电、冰箱、新式家具,已远远超过了城市人的水平。姑妈说:“自从白洋淀有了水,这里就一天比一天富足了……”白洋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这里人民的艰苦奋斗,换来了白洋淀五业兴旺的今天。

白洋淀变了,我的家乡变了,变得更美了,更富了!我深信随着改革开放,随着党的富民政策,白洋淀会越变越美。( 文章阅读

家乡变迁抒情散文:家乡的变化

时间久了,不归巢的人很难想象自己的家乡发展成了什么样子,记不清从县城新房子去农村老家该走那一条路最近、最方便;记不清走亲访友行到路口时是否还是在那个标志性的物件旁左拐或右拐;记不清村子里那头老黄牛是否还会在农忙时下田帮忙。

隔了一代人,吃的睡的用的就如隔了一个世纪,不用心去感怀,很难发现这一切的不同之处。其实细分开来,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每一天都在改变,只是你越来越懒,去任何地方,去办什么事,只记得起点与终点,而忽略了一路的风景,不知道自己已经开始渐渐不属于这里。

白居易的“风景旧曾谙”,说的大概就是这类人,但是他们不愿意承认,却又无法像白老夫子一般领略再游江南时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迷人醉人的春色,这或许就是久不归巢人的悲哀。其中的变化,放开身心去感受,撇开封闭的四轮私家车,骑一辆单车,微风吹在胸膛,吹在脸颊,眼睛所在处是那一丝丝隐藏在陌生中的熟悉。你以为你忘了,这一刻你没忘,你依然是这片故土养育的那一株小草,只不过时光荏苒,你早已变成一颗参天大树,但你的根依然在这里。

我高中毕业,去苏南求学,我的家乡在苏北。坐汽车也就半天的路程,即使是半天,中间却隔了个秦岭淮河,虽然比不得省外远在海南、东北或大西北的其他同学朋友,但是每一年放假回家,我都能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家乡那令人畏惧的变化。是啊,可能是童年的记忆太深刻,潜移默化的眼睛让我以为一切都不会变,可随着年龄的成熟,视野的认知开阔,越发觉得回到家乡所接触的事物变化令人“畏惧”,平房代替瓦房,楼房又代替平房,家家都砌起了院落围墙,红漆大门下是庭院深深的冷清,端着饭碗串门不在是家常便饭。当然,时间久了,不管你是否属于这里,你都会慢慢的融入,尤其像我们这种离巢而飞的小鸟,家乡的温馨早已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已被呼吸进了我们的灵魂。

每年的寒暑假我都会回家,但与家人待在一起的时间细细数来还是太少,想起村落里的老人,想起村后的那条小河,想起村外的那片绿油油的庄稼地……需要回忆的太多太多了。家乡的变化是巨大的,人老了,换来的是年轻的生活,日常吃住行的质量越来越好,不管是谁,这一切都是欣慰的,或许表面上不承认家乡越来越美,但是心中一定会在某一刻默默的给自己的家乡点个赞,会骄傲的指着这一片土地说道:你知道吗?这就是我出生的地方,我的根就在这儿!

根在哪儿,你的灵魂就在哪儿,时间久了,也该归巢了,看一看家乡的变化,放开心神去感受,微风吹过,人美家乡更美。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