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钢琴教育的论文开题报告
钢琴进入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综观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发展史,中国的钢琴教育与钢琴音乐创作并行,贯穿于中国钢琴文化发展之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钢琴教育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钢琴教育的论文范文一:关于钢琴教育的一管之见
摘要:随着人民物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钢琴学习热”持续升温,钢琴教育备受关注。同时,对钢琴教育的探讨方兴未艾。钢琴教育属于音乐教育的范畴,作为社会行为的音乐教育,根据其教育对象、教育目标及教育手段、方式的不同,分为国民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两大类。本文就国民音乐教育的钢琴教育中,如何更好地掌握钢琴教与学的有关知识、能力和方法,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兴趣 钢琴技术 音乐内容
钢琴教育就其教育对象、教育目标及教育手段,方式的不同,分为国民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两大类。音乐院校及其附属中、小学中以钢琴为主课的钢琴教学属于专业音乐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少数钢琴专门人才。音乐艺术院校中的钢琴基础课,高师、中师、幼师中钢琴课,以及普通中小学业余钢琴课的钢琴教学,隶属于国民音乐教育。教学目标以提高基本素质为主。国民音乐教育其面向不是个别尖子生,而是广大学生。因此,面对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如何让学生更好的进行钢琴演奏与学习?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激发浓厚的钢琴学习兴趣为前提
兴趣是指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应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培养和激发学琴的兴趣,诱发其学习的内部动力,是促进学好钢琴的重要保证。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在钢琴教学中,要做到信任和理解每一位学生,努力营造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们以最好的学习状态和最佳的学习心态来参与学习。通过优化师生关系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究知识的强烈愿望,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在今天仍然没有过时。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尝试到自己学习的乐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品格。当然,“因材施教”也必须要贯穿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等因素,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的自信,达到理想地预期效果。
二、探索合适的钢琴技术为关键
俄国钢琴家康斯坦丁・伊古姆诺夫曾这样说,“声音构思限定了技巧,从耳朵到动作,而不是相反顺序”。因为声音的构思并非一个不可改变的概念,而且每位音乐家都有自己的构思。显然,有多少种不同的构思就有多少种不同的钢琴技巧。
从古至今,钢琴演奏史上没有给我们留下一个通用的完美技巧的例子。但是,每个有创意的艺术家都有其个人能实现自己意图的技巧。此外,真正伟大的钢琴家并不是只有一种技巧,而是多种技巧。当然,技巧的完美程度不是由演奏者掌握多少技巧来决定的,而是由表达艺术意图和实现艺术手段的相符程度来决定的。
在钢琴学习的初始阶段,个人技巧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老师的影响。特别是当老师有着强烈的艺术个性时,钢琴技巧的学习更是言传身教。此时,学生的钢琴演奏会表达老师的音乐意图,并使用相应的技巧方法。随着逐步的学习,学生的个性逐渐展露出来,并且钢琴技巧会日益完善以适应他个人表演的二度创作。
创作本身是赋予生命,而表演的二度创造应是充满活力的表现。其中,具有个人色彩的音色,是最能反映我们人格特性的因素。一首乐曲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音乐内容的表现。音乐内容的表现力占有其目的性的地位。但音乐内容是依赖乐音存在的,当音乐的线条失去进行的方向时,音符也完全没有意义。正确地弹出乐音就必须有技术能力。所以技术占有关键性的地位,没有技术音乐内容的表现只是一种空话。科学的钢琴弹奏技术是钢琴演奏水平提高的基础,对音乐内容的理解,是科学弹奏技术的重要依据。每一种技术要求都是为了获得一种音响效果、一种声音来体现。技术所要表达到的目的必然是表现音乐内容。条条道路通罗马,在弹奏方法科学有效的前提下,找一种最适合自己并且可以更好地诠释钢琴作品效率与质量的演奏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三、培养完美的表达音乐内容为目的
音乐内容属于音乐表现的范畴。在钢琴教学中,音乐内容的学习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影响着我们对音乐本质的认识。由于音乐内容的特殊性,对音乐美的感受各不相同,对音乐的理解就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从而产生各种学派,有了许多个性化的、独特的演奏。而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正是音乐的魅力所在。
音乐是抽象的,它不是生活的照搬,而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集中,概括和升华。每首音乐作品也都浓缩了其特有的社会时代特点。“外观有限,内涵无穷”形似形其表,神似神其心。所以,我们弹琴时,不可只追求形似,而要通过查看各种版本的谱例、背景资料、音频、视频等辅助手段,深入思考,把握曲子的风格特征,完美的表达音乐内容。德国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贝多芬曾说“音乐不在谱上,而在谱子中间。”其意是指乐谱上记载着作曲家希望传递给他人的全部信息,乐谱是作曲家写给演奏者的“公开信”。我国著名钢琴教育家朱工一也曾说过:“精心研究乐谱是窥探作者内心奥妙的重要途径。”所以说,做到完美表达音乐内容的前期工作便是正确读谱的问题。当学琴者拿到一首新的曲谱时,除了把乐谱上作曲家所表标明的所有信息都完整地表现出来,还应该仔细研读乐谱背后作曲家所蕴含其特有的音乐语言。只有你理解了乐曲中的音乐语言,通过技巧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来,做到弹奏的乐音是你思想感情的延伸,从而完美的表达音乐内容,才能达到人琴合一的最高境界。
总之,学习兴趣、钢琴技巧和音乐内容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也始终贯穿在钢琴学习中。古人云:“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只有领会钢琴教育的本质或者说是精髓,才能取得成功,这才是我们钢琴学习的目的与境界。
【参考文献】
【1】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波]约瑟夫・霍夫曼・轮钢琴演奏[M].北京:人们音乐出版社,2000.
【3】苑丁.钢琴教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3.
关于钢琴教育的论文范文二:浅谈我国钢琴教育的改革之道
【摘 要】中国的钢琴教育与中国钢琴音乐并行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使钢琴在中国成为一件较为普及的乐器,使中国钢琴音乐被人们理解、接受并获得迅速发展。但在我国的钢琴教育中仍存在些许问题有待解决,这需要我们认清我国钢琴教育的现状,分析中国的钢琴教学的缺陷,找出相应的解决之道,从而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快速稳健的发展。
【关键词】钢琴教育;现状;问题;改革
一、我国钢琴教育的现状及其重要地位
1、钢琴教育越来越趋向于社会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千百万少年儿童为主体的专业和业余钢琴学习群体迅速崛起。“钢琴热”的持续升温,形成了我国音乐艺术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各种形式的钢琴学习辅导班雨后春笋般涌现,钢琴家教遍地开花,钢琴考级不断,比赛活动如火如荼。很多孩子家长不惜重金让孩子学钢琴,接受钢琴教育,这反映出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和完美的追求。“钢琴热”不但培养了一批音乐人才,丰富了人民的生活,还改变了许多家庭的文化结构,并且潜移默化地陶冶着人们的性情,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起到了推动作用。
2、钢琴教育是音乐教育必备的素质
现在,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设钢琴艺术教育课程已是大势所趋,势所必行。钢琴因其具有其他乐器不可比拟的优越特性,被誉为“乐器之王”。首先,钢琴是唯一一件可与整个交响乐团相比拟、相对应、相抗衡的独奏乐器。它可以不依附任何其他乐器的辅助,独立完美地表达音乐丰富多彩的内容。其次,钢琴的音域囊括了交响乐团由最低音区到最高音区的全部音域,音色丰富,富于表现力,可以创造出一个交响乐团的气势和音响效果。为了使学生有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有足够的理智和情感储备,为他们的将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加强理性教育的同时,加强他们的情感教育,还钢琴艺术教育的本来面貌,让钢琴伴随每个人的一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3、钢琴教育对个人的重要影响
一般情况下,对于钢琴教育功能的理解,往往多从审美娱乐的角度来认识。其实,对钢琴应从更高的层次和更广阔的范围来理解和认识。概括地说,钢琴对人的发展的功用是全方位的,涉及人的整个社会生活。全面发展的人是真、善、美的统一。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真、善、美都是不可或缺的,犹如三角形,任何一点的不足都会影响整体的稳定,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他们今后的社会生活,都是教育的缺憾。因此,就本质属性来说,钢琴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一个人素质成长的必然要求。对钢琴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会随着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出现质的飞跃。
二、我国钢琴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的功利主义误区
在社会上大多学习钢琴的学生中,学习钢琴的目的有许多,以考级为目的的占多数。这种功利主义误区既有精神上的表现,又有物质上的表现。就前者而言,就是为了“名位”和“面子”。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拿到了十级证书就处于竞争优势,把考级作为钢琴演奏水平的唯一标准。在这种功利性的目的下学习钢琴使得学生曲目学习范围缩小,许多学生把考级曲目视为学习钢琴的全部内容,为了追求高级别,盲目跳级,甚至为了通过考级,花一年的时间只练习四首考级曲目而忽略钢琴基础的训练。特别是学生家长,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只要自己的孩子将来有一个靠得住的谋生手段就万事大吉了。这种心态尽管无可厚非,但也不利于钢琴艺术的发展。尤其是有一小部分家长,他们把自己的子女当作赚钱的工具,钢琴在他们眼中变成了金钱的符号。
2、教学方式单一性
目前我国钢琴教育多采用传统的一对一授课方式,这种授课方式对于“钢琴童军”来说略显枯燥,趣味性不强。在业余钢琴学习中,有很多学生因为学琴兴趣的消失,而对学习有抵触情绪。针对这种现象,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有了兴趣才会有学琴的动力。教师可采用多种授课方式并存的教学方式,在一段时间的一对一授课后开一个小型音乐会,也可以增加合作性曲目,比如四首连弹、八手连弹、协奏曲,这既可以使学生间加强交流,也可以锻炼学生的现场演奏水平。
3、教学内容的封闭性
我国现在的钢琴教育大多是把钢琴与其他乐器孤立开来,忽视了钢琴与其他乐器的联系,不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钢琴曲目。比如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贯穿了小提琴、大提琴、小号、鼓等许多乐器声音,如果学生对这些乐器声音不熟悉,那就不能更好地体会弹奏及触键的感觉;再如赵晓生先生所作的中国钢琴曲《冀北笛音》,是根据河北《五梆子》的曲调改变而成,由笛笙合奏,如果学生不熟悉笛笙的声音特点,在弹奏时对于曲子描述的粗犷豪爽、热情奔放的情感和浓郁的地方民族色彩是很难把握的。
三、我国钢琴教育教育的改革之道
1、明确钢琴教育的意义,端正学生学习目的
匈牙利著名音乐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们形成完满的品格建立基础,没有音乐就没有完全的人”,美国著名教育家赫伯特・齐齐哈佩尔博士也说:“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而且是为了训练头脑,发展身心,在这方面音乐是非常重要的。”钢琴是最富有情感、最能够表现情感和最富有想象的音乐艺术。钢琴教育要适应教育体制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因此,只有明确钢琴教育的本质特征与发展方向,在实践中体现钢琴教育的重要意义,正确地表现钢琴的情感意境、风格和特点,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通过音响感知,情感体验,表情要求的感受与分析,体验和实践,在钢琴情感的体验与抒发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把钢琴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2、探索多样性的教学模式
由于钢琴音乐属听觉艺术范畴,其表演方式是通过时间流程中音响的变化来塑造声音形象的,它呈现的直觉感受、快速联想、瞬间创造的心理训练,需要学生平时大量听赏作品,再通过表演实践来完成。因此,教师采取多样性的授课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教师可采取听赏与教学结合的钢琴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内容的听、看、想、演奏,由学生主体探索、发现音乐风格特性,演奏家音乐表演的处理方式,发表自己的评价,进而和同学、教师进行探讨,商定自己所弹乐曲表演方式。
3、钢琴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音乐的产生就是创造的过程,创作如此,演奏更是如此。所谓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有一千个演奏者就有一千个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音乐的永恒即在于对音乐创造性的诠释之中。因此,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音乐表现的情感,不是一般的、日常人的喜怒哀乐的原样再现,而是经过艺术加工过的,音乐化、诗化、美化了的情感。真正的歌唱家总是先在思想上把歌曲唱起来,预先知道将要唱的那一句声音是怎样的声音和美感。在声乐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熟练的发声技巧的同时,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表达歌曲情感的能力,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从音乐与社会生活、与各种文学艺术的广泛联系和形象类比中,获得对音乐内涵的体验。
【参考文献】
[1]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目的[C].P29.
[2]林昊.浅谈成人钢琴教育改革[J].钢琴艺术,2007(7).
[3]连智扬.浅谈当前我国的钢琴教育[J].科教文汇,2009(13).
关于钢琴教育的论文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1.钢琴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2.钢琴音乐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3.钢琴开题报告范文
4.有关钢琴启蒙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