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怎么发表学术论文
大学生的学术论文要怎么发表呢?好多大学生都对这个问题感到束手无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怎么发表学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大学生怎么发表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在本学校的学报最好发。还可以投一些学术期刊,网上找也行,从学校的图书管找也许。学术会议也行,就是版面费高点。投稿可以从网上投,多投几个试试。一般审稿时间在半年左右。学术会议的周期短,也好发表。
大学生学术论文赏析
关注大学生犯罪
[摘要] 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给 社会 造成了严重损失,如何减少和预防大学生犯罪,已逐渐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 问题 。本文从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入手,从而探寻减少和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预防
大学阶段是青春勃发、奋发有为的黄金阶段。当代社会中,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里不乏精英和骄子,他们代表着祖国的未来。但是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的报道频现各类媒体,且犯罪案件及人数逐年上升,犯罪类型也逐步走向多样化和智能化。一些被人们视为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却因触犯刑律而锒铛入狱,应该说这是令人十分痛心的。本文试图从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和如何来预防大学生犯罪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 大学生犯罪的原因
(一)社会 环境的 影响
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个体行为都要受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全球化 文化思潮的影响和市场 经济 体制的逐步确立以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新的变化,价值取向呈文化多元、选择多样、思想多变的 发展 态势。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影响下,物质利益成为现实生活的重头戏,一些大学生错误地以物质利益为尺度去评价个人得失,这就诱发了个别大学生进行抢劫、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拜金主义,盲目追求高消费,对物质的需求欲望不断膨胀,党内腐败现象以及社会上不良现象和歪风邪气对大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诱发犯罪的动机和行为。另一方面,随着 科学 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等新兴传播媒介不断冲击传统的文化载体,国内出现了多种文化,一些非主流文化的负面影响及不同背景的西方文化、港台文化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健康向上的,对大学生起着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但像色情、暴力、荒谬、享乐主义以及西方、港台文化中所宣传的私有化、极端个人主义文化及文化商业化作用下产生的文化糟粕,则在社会上起着极坏的影响,诱导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二)大学生 心理发展不成熟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其生理和心理都迅速走向成熟但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感情丰富、思想活跃、感受灵敏、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但同时心理起伏大、易冲动,自控能力差、做事情欠缺考虑,缺少健康的爱情观,应对压力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他们没有走向社会却渴望走向社会,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 经验,但社会却纷繁复杂,没有一个健康的处世心态,如果没有正确引导的话,很容易误入歧途,甚至诱发犯罪。
2002年2月23日,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刘海洋将硫酸泼向北京动物园饲养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熊,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据他说这样做的理由是为了通过实验来证明“熊的嗅觉灵敏,分辨能力强”。2004年震惊全国的云南大学特大杀人案,马加爵,系云南大学生物工程系学生,一个贫困的大学生,因和同学之间的小矛盾,而残忍杀害了四个同寝室的同学。在他的忏悔中是这样写的,“两个月前我的身份是一名重点大学的大学生,一名即将进入社会展示自己才华的毕业生,家人和国家都对我寄予厚望,而我本人又何尝不是满腔热血地想为祖国的 现代 化建设作出一份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因为一次打牌吵架,我决定走上这条路。现在,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这是多么荒诞,多么无知啊!这是多么悲哀,多么残酷啊!但是那几天我的心里只有苦恼,只有恨,诸多后果都未曾设想,很多事情来不及考虑,就发生了。”事已至此,马加爵悔之晚矣!
(三)学校 教育 体制不健全
学校是大学生从家庭走向社会,实现社会化的重要环节。某些高校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品德、情操、心理、意志等方面的教育。学校和学生都非常重视专业课的 学习 ,而往往忽视思想 政治 的教育与学习,学生学习仅仅为了应付 考试 ,流于形式,并没有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修养,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心理调查、心理咨询 工作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怠于对各种心理异常加以及时发现和正确的引导。虽然高校开设 法律 基础课,但教学效果欠佳,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另外高校在学生 管理上强调学生自立、自觉,尊重学生的个性,这虽然锻炼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使许多本应及时发现的问题未能发现。
(四)家庭 教育 的缺陷
一个人出生以后便置身于家庭 环境之中,家庭是人的第一生活环境。大学生的违法犯罪与家庭有着密切的 联系。有些大学生有父无母,有母无父或继父继母,这样的家庭一旦失控,便会使大学生的成长缺乏相应的支持,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有些家庭内父母关系不好,无休止的打骂吵闹,必然给子女心灵造成阴影,给孩子 心理带来极大创伤,甚至带来变态的心理。有的家长往往只重视智力教育,而忽略了对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据专家 分析 ,处于溺爱型家庭、打骂型家庭、放任型家庭、失和型家庭等“ 问题 家庭”的大学生较之正常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犯罪,原因就在于缺乏适当的教育 方法 和健康的教育方式,所以说家庭教育是 影响 大学生犯罪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二、 预防大学生犯罪
大学生犯罪是个人、家庭、学校或者 社会 等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的综合体现。减少和预防大学生犯罪,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明显效果。本文主要从学校预防和家庭预防两方面入手,探讨对大学生犯罪的预防。
(一)学校
1.注重对大学生思想 政治 素质的教育培养,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公德意识。
大学阶段是人生 发展 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在传授 现代 科学 知识、技能和 理论 的同时,也应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使他们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21世纪合格人才。
2.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引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特点,高校要克服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灵活多样的教与学形式宣传心理健康保健知识。学校要有意识地定期开展 专题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服务,只有让学生充分了解、认识和掌握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才能让他们进一步的掌握调节心理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增强心理适应力。高校还应配备相应的心理健康咨询老师,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使心理障碍在形成前或是在形成的初期就能得到心理 治疗 ,引导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3.多形式强化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的 法律 意识和法律信念。
高校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采取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律常识教育,使大学生真正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另外,高校应与司法机关加强联系,由司法机关 工作人员结合所办案件,对学生进行现实的法制教育,强化他们的法制观念。法制教育,不是片面地灌输法律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是把法律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在价值准则和人格的核心,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信念。
4.加强校园内部 管理,净化校园空气。
校园是大学生 学习 和生活的重要场所,高校要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风和学风,加强校园 文化建设,保证大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管理工作,采取针对性措施健全管理约束机制,力争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二)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起点和基点,人由婴儿到成人走向社会,其行为规范、待人接物、道德品质等,来自家庭的影响是很大的。高校对大学生的引导是整体上的、普遍性的引导,而对大学生有针对性、个别性的引导则要靠家长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贴近、更深入孩子的精神世界。因此,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这种优势,多渠道、多形式地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和文化修养。家长要注重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把学校预防与家庭预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效果。
减少和预防大学生犯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学校和家庭的重视,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综合治理,把大学生犯罪率降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张蔚平、张民堂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实践实训编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3、周家华、王金凤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