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如何做好安全管理
导语:幼儿园是幼儿进园以后,活动、学习、休息的场所,“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为确保幼儿在园活动、学习、休息安全,必须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
幼儿园教师如何做好安全管理
一、教师要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
幼儿教师在具有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同时,应具有保护幼儿的安全基本常识。
(一)自然灾害中的逃生知识。掌握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自救常识,掌握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使幼儿正确掌握逃生知识。
(二)幼儿园工作中的安全常识。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幼儿园一日工作中的安全规定,如:除了幼儿园工作人员外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班级;家长安排接送幼儿的人员要相对固定;药物不得进入班级;教师要正确使用班级里的电器(空调、电扇、消毒柜等);饭菜进入班级,应当由专人看管,为幼儿分发饭菜时不得经过幼儿身体上方;带刺的植物不能置于自然角,小颗粒状的果实或物品不能让幼儿玩耍;班级里的储藏室应随时关门;组织幼儿外出时和回园时都要清点幼儿人数;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时至少有两个教师,同时教师的视线不能离开幼儿;幼儿入班时要进行二级晨间检查(一级晨间检查由保健医师负责),掌握晨间检查的要点,特别是要检查幼儿有没带异物入园,异物包括颗粒状的食物和玩物,包括幼儿尖锐的头饰和胸饰,包括幼儿衣物上易掉的纽扣等等。
二、教师要具有职业安全敏感性
幼儿教师的安全敏感性,就是对幼儿安全方面表现得特别的关注,它是教师发现和消除班级安全隐患的前提。
(一)多与家长交流。通过家长会,家长园地,告家长书等途径,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安全管理的要求和做法,明确家长在幼儿安全管理中的责任。如:接送孩子是自己应尽的责任,理解幼儿园不用车辆接送幼儿,接送孩子时要与老师交接。在寒暑假及节假日,教师要和家长一起共同关注幼儿节假日在家的安全,使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向家长和社会延伸,形成共同关心幼儿健康成长的氛围。
三、做好保教实施中的安全性
教师要遵守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幼儿园制定的幼儿一日活动时间表组织相应的活动,没有特殊情况,必须严格按照幼儿园规定的操作流程操作,保教工作细致到位,以降低活动中存在的合理风险,确保幼儿的安全。正常情况下如果违反了工作规定和操作流程,因保教工作实施不到位,此时幼儿发生意外伤害,保教人员就要付出更多的责任。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规则
幼儿园班级也是一个集体,是幼儿人生的第一个社会组织,教师要建立班级生活管理规则,让幼儿在班级中逐步接受班级集体生活规范的约束。通过教师的教育,使幼儿班级生活制度化,规律化,以消除幼儿间攻击性行为等安全隐患。
(一)生活规则。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要让幼儿明白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餐前便后洗手,不在盥洗室逗留,身体不舒服要报告老师等。
(二)活动规则。教育幼儿未经老师允许不得离开班集体;小朋友间要友好游戏,不追逐,不打闹;上下楼梯从右边走,不推不挤。遇到紧急情况知道躲闪、避让,知道喊叫和求救。
五、教给幼儿必要的安全常识
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参观和演习等多种方式,让幼儿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
(一)了解灾害和避险知识。教师要通过图片和多媒体让幼儿直观的了解台风、暴雨、暴雪、雷电、洪水、沙尘暴等自然现象及其对人类的危害,定期开展有关自然灾害专题安全教育活动,懂得简单的避险知识。
(二)建立自我保护意识。让幼儿知道生命的重要和不可轮回,不做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要注意休息;身体过冷、过热要及时增减衣物。知道人的五官及各器官残缺后的危害,不随意抠挖鼻、口、眼、耳等五官,并不往这些器官里填塞任何异物。
(三)掌握自我保护方法。让幼儿记住自己的姓名及家庭住址,记住爸妈的联系电话;不跟陌生人走,不给陌生人开门,不独自玩火、电、煤气桶,不玩尖锐的刀器,不去河边、马路边,工地边玩耍;遵守各项游戏规则、交通规则等。
六、教师要掌握基本的安全急救知识
教师在班级组织幼儿活动中,当幼儿一旦发生意外,要在向领导报告的同时立即进行有效的抢救,如:当幼儿高热惊厥时,让幼儿平躺,头侧向一方,物理降温;如有骨折症状,应让幼儿止动,并送医院救治;幼儿流鼻血时应让幼儿平卧,冷敷额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