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孙式太极拳的思想

2016-12-09

孙式太极拳是近代武学大师孙禄堂先生融太极、形意、八卦三家为一体而创立的太极拳流派。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练习孙式太极拳,练习孙式太极拳需要具备哪些思想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练习孙式太极拳的思想。欢迎阅读!

练习孙式太极拳的思想一、练孙式太极拳须从无极始

修炼太极拳应处处结合太极阴阳之理来修炼。太极由混沌无极而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通过阴阳的变化,化生出自然界万事万物。

因此,修炼内功和拳术时,必须从无极入手,由无极而太极,然后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十合一而返无极。无极象始,无极象终。

修炼方法一是要专练一个时期的无极桩,或每天坚持练一个小时左右的无极桩。二是每次练功练孙式太极拳须从无极开始,由静生动,自无生有,练毕回归无极静站片刻,再练下一趟拳。

三是每一式、每一动、每一圈均有无极始,再松回无极,式式如此,圈圈如此,修炼无极就是修炼静功、内功,在静修中培养丹田混元气,也就是化生先天太极之气。不修无极,难成太极。

练习孙式太极拳的思想二、练孙式太极拳似练桩功

练太极拳的过程就是练内功、练桩功的过程。功夫来自桩功,慢练出真功,活桩有奇效。各拳种都非常重视桩功的练习。太极拳是内功拳,尤其注重桩功的修炼,不仅有专门的桩功修炼法,如无极桩、混元桩、采气桩、开合桩、虚实桩、八法桩、九宫桩等,而且将桩功修炼法融进练孙式太极拳之中,使练孙式太极拳就是练桩功,练桩功就是练孙式太极拳,即拳功合一。桩功分定步桩和活步桩两大类。定步桩又称静桩功,活步桩又称动桩功。

练太极拳的过程就是练内功、练桩功的过程

无极桩是定步桩,练孙式太极拳是活步桩,拳架套路是各种活步桩的组合,所以太极拳又可称之为太极桩功。

因此,行拳走架时要用桩功的思想、桩功的方法来修炼,宜慢不宜快,宜缓不宜急,式式是桩,处处是桩,静是定桩,动是活桩,开合是开合桩,转换是虚实桩,进、退、顾、盼、定都是桩。进而推手修炼也是桩,以静待动是定桩,顺势化发是活桩,能如此,则事半功倍也。

练习孙式太极拳的思想三、练孙式太极拳似画太极图

练太极拳的过程就是描绘阴阳太极图的过程。太极是螺旋运动的环形混元体,通过旋转开合达到阴阳的变化。万物运动皆依此理,太极拳也不外乎此理。

拳术套路中贯穿着各种螺旋缠丝和环形开合的动作,其实就是不同方向、不同方位运动的太极图。一动一静无不符合阴阳太极图之法像,一开一合无不都是缠丝混元圈。

时而画平圆太极图,时而画立圆太极图,时而画螺旋开合太极图,时而正画,时而斜画,处处似画美丽的太极图。画图时必须与意气结合,使太极图像与意气运动结合起来,以至于只要一想太极图像,意气神形就会整体统一地描绘该太极图。同时凭着肢体描绘的感觉,再去练神、练气,进而使意、气、体三者紧密结合,逐渐进入不知有我,惟有太极图像的境界。

练习孙式太极拳的思想四、练孙式太极拳似休息

“练孙式太极拳似休息”是讲:练孙式太极拳练功要求心神安静专一,全身内外周身协调。练孙式太极拳的过程就是静养休息的过程,全身内外不得紧张,处处筋肉放松,做到心静安神。太极拳具有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愉悦心情、松弛神经的功能,是一种调养身心的养生运动,而不是疲劳身心的体力劳动,应当是越练越舒服。

“练孙式太极拳似休息”的思想方法既符合万物顺序自然的法则又符合养生之道,也是一种脱规矩而合规矩的练法。练孙式太极拳时,全身内外、上下、左右、四肢全体、大脑思想全部放松松开。松则气通无阴力,心不外想,神不外游,目不外视(也可两眼微闭),耳不外听,忘却鼻息,随意漫行,无拘无束,只在意不在形。所以练孙式太极拳练功是一种养精、气、神的过程,通过练功达到神经细胞的休养,从而保持全身的活力。

练习孙式太极拳的思想五、练孙式太极拳似练丹田功

练孙式太极拳的过程也是练丹田的过程。太极拳是内功拳,全在于丹田之功,以丹田之气发动肢体运动,才能真正练好太极拳。所以古人说:“练好丹田混元气,走遍天下都不怕。”丹田功有两种练法。

一种是静练,即意守丹田,这是过去道、儒、释三家常用的方法,称之为修真炼丹。一种是静动练,即气沉丹田和丹田呼吸,这是过去练内家拳的人常用的。

丹田呼吸是指丹田自然呼吸,是练先天之气,故又称先天呼吸,气由此集散出入。拳书言:“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动与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丹田一呼一吸即为哼哈二气。练功时,意达丹田后,阴阳便会相合,加上哼哈二气一呼一吸,丹田混元气就逐渐发动,再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推动肢体筋骨肌肉,产生拳术运动。

一般来说,丹田功是单练的,须在丹田功(内功)基础上再去练外功(拳术)。混元太极拳汲取了上述两种练法特点,形成了意守丹田、丹田呼吸和丹田内转相结合的红尘,不仅可单练,又可结合拳术练。静、动、内、外同时修炼,拳功合一,事半功倍。即拿住丹田练功,拿住丹田练孙式太极拳。无极开始,先三性归一静守丹田,待丹田气满充实后,即自然呼吸发动,意想开则气发于丹田充达全身而肢体开,意想合则气收归丹田敛入骨髓而肢体合。

开即放,合即收。意想转圈时,则丹田内转,气亦转,发动肢体同时转。如此开合鼓荡,聚散收放,循环周流,越练丹田之气越充盈、越满足,充塞周身,舒张肌肤,犹如充满了气的皮球一般,在旋转,在滚动,不知手舞足蹈,惟有丹田在吞吐呼吸和内转。丹田气越足,则周身气力和内劲越大,练孙式太极拳如同生龙活虎。

丹田是练精、气、神之窍位,分上、中、下三丹田,又有五丹田之说。上丹田在眼眉间祖窍深处,中丹田在脐与命门之中间,下丹田在会阴穴深处,前丹田在肚脐神阙穴,后丹田在两肾中间命门处。上丹田主练神,中丹田主练气,下丹田主练精,后丹田主练精气转化,是内气出入之门户,前丹田主练神气转化,是心神、肾志交通之门户。练功练孙式太极拳时,这些丹田都会在发生作用。待功行圆满时,凝神于下丹田则沉重如山,注神于中丹田则得中和之道,凌神于上丹田则至虚至灵。

练习孙式太极拳的思想六、练孙式太极拳似自我按摩

练太极拳的过程亦是自我按摩的过程。古人称之为“气血周流自按摩”。当练到丹田能自发地一呼一吸,混元气能鼓荡发动时,即腹内松静气腾然,促进了腹肌伸缩和膈肌升降活动,起到了自我按摩腹部和大小肠、膀胱、脾胃、肾脏等内脏器官的作用。当练到会阴下丹田能自动地一伸一缩,而且发热跳动时,起到了自我按摩膀胱和肛门括约肌的作用。练孙式太极拳时旋腰转脊,两腰抽换,命门与肾发热,起到了自我按摩两肾与命门的作用。胸腹开合折叠,运化胸中太和元气,调节了胸、腹腔压力,起到了自我按摩心肺脾肝肾五脏的作用。周身十八个关节小球的螺旋缠绕,起到了伸筋拨骨,舒缩肌肤、血管、神经,滋润骨膜、灵活关节的自我按摩作用。当练到身上发热、或筋肉跳动、窍位发热发胀或跳动、热流串动、甚至热气盘旋全身时,就起到了自我按摩肌肤、筋韧和穴位的作用。另外,松气震脚所产生的颤震,松气放劲所产生的颤抖,一松一紧时的收敛和充张,以及眼神的收放与顾盼,都具有自我按摩的作用。

练习孙式太极拳的思想七、练孙式太极拳似吐纳换气

练太极拳就是在练吐纳术,练功练孙式太极拳的过程就是吐故纳新、采气换气的过程。古人说:“开合即为拳经。一开一合,拳术尽矣。”开合是由内而外的开合,是意气开合带动肢体内外、脏腑经络、筋骨肌肤的开合。

开合其实就是吐纳,就是呼吸,就是收放,就是内气与外气的出入交换。首先是丹田开合。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哼哈二气就是丹田的一呼一吸、一开一合、一吐一纳。

呼吸往来气通周身,从而带动了全身之气的开合呼吸吐纳。再进一步,周身内外、脏腑器官、经络窍位、肌肤毛孔也都在开合呼吸、吐纳换气。一开气开、窍开、百脉开、肌肤开、毛孔开;一合气合、窍合、百脉合、肌肤合、毛孔合;一呼气呼、窍呼、百脉呼、肌肤毛孔皆呼,排出体内浊气;一吸气吸、窍吸、百脉吸、肌肤毛孔皆吸,纳入清新氧气,甚至眼、耳两窍都参与吐纳换气。

这种由丹田先天自然呼吸法形成的周身一家的吐纳呼吸机制,能更有效地促进新陈代谢,清除体内垃圾,增强细胞再生能力,营养内脏组织器官和肌肤骨骼,培植太和元气,涵养浩然正气,不仅能防病抗疾,充实混元内气,,形成护体气膜。而且能延缓衰老,还具有抗击打能力。

练习孙式太极拳的思想八、练孙式太极拳似调剂

练太极拳的过程就是平衡阴阳,转换阴阳,调剂阴阳的过程。易曰:“一阴一阳之为道。”世界上任何事物,包括人体本身,都由阴和阳两方面组成的对立统一的太极整体。

“道”是关于世界本原和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太极即为阴阳之大道。太极拳是太极中之小道,是调剂人体阴阳的方法。阴阳平衡,在体则气血两旺,身体健康;在用则周身稳固,不惧他人推撞。偏阴偏阳,在体则气血不和,身患疾病;在用则顶瘪丢抗,受制于人。从事物属性来看,“天为阳,地为阴”,故上为阳,下为阴;“水为阴,火为阳”,故血为阴,气为阳;肾水为阴,心火为阳;柔为阴,刚为阳。

从事物运动来看,动为阳,静为阴;开为阳,合为阴;虚为阳,实为阴。所以练孙式太极拳时,必须阴阳相合,上下相随,气血调和,心肾相交。必须阴阳匹配,左右对称,高下相召,屈伸相应。必须阴阳各半,刚柔各半,虚实各半,不可过阴、过阳、过实、过虚、过刚、过柔,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必须阴阳互为其根,转阴成阳,积柔为刚,由静生动国,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前先生,欲开先合。

而又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开中合,合中开;静中动,动中静,虚中实,实中虚;柔中刚,刚中柔。阴阳互济,太极为真。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