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黑板报内容简短

2016-12-02

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食品安全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近年来,三聚氰胺、苏丹红、地沟油等食品安全的问题不断涌现,聚集了公众的目光,引发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的深入思考。下面小编带給大家的是食品安全黑板报内容简短:

食品安全黑板报内容:你被“黑色食品”忽悠了吗?

近年来,有关“合理饮食和食疗保健”的宣传声音不绝于耳。有些理论确实能够指导人们通过合理安排膳食保持身体健康,但更多的“保健理念”似乎只是商品的华丽外衣。各种各样经过包装的新概念食品让人目不暇接,大批“新食品”举着保健理念的大旗冲上了人们的餐桌。黑色食品就是其中的一只大军。什么是黑色食品?它会有哪些“神奇”的功效呢?

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手抄报图片

我们平常吃的食品的颜色千差万别,味道营养也各不相同。基于颜色和营养表面上的联系,有学者提出了“四色食品”的概念,将食品划分为白色食品、红色食品、绿色食品和黑色食品。他们认为:“白色食品指的是米面等淀粉类食品,营养价值最低;红色食品指的是一般动物性食品(因为动物肉类食品在加工前通常为红色),营养价值虽然高,但不利于健康;绿色食品指的是除谷物外的一般植物性食品,营养价值也很高,而且比红色食品有利于健康。但上述这3种食品都比不上黑色食品,因为黑色食品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最有利于健康,甚至可以治病。”黑色食品的最大功效,被认为是“滋阴补肾”。这可能是因为,在中医理论中,肾的属性是水,而“水”的颜色正是黑色。显然,这个四色食品的概念是从五行学说的“五色”附会出来的,白、红、绿、黑,分别是“金、火、木、水”的颜色。后来,又有人觉得缺了一色太可惜,便又补上了一个“黄色食品”(黄是“土”的颜色),指的是豆制品,这是因为大豆属最常见的豆类,而黄豆的子叶恰恰是黄色的。再后来,又有人望文生义,把一些红色的植物性食品—如西瓜、辣椒、番茄等—也叫做“红色食品”,这和红色食品的最初定义已经截然不同了。

那么,这所谓的“黑色食品”都包括些什么食品呢?原来它是个大杂烩,只要是黑颜色的食品,不管它是动物、植物还是菌物,都被归到这一类里,像什么乌骨鸡、黑芝麻、黑木耳、发菜,简直风马牛不相及;有些食品如黑米、黑豆、紫菜、海带、黑醋栗(黑加仑),其实并不是黑色,只不过颜色较深,也都给硬拉过来;甚至连一些加工后呈深色的副食品如深色醋、深色酱油、黑色豆豉也强算在内了。

如果我们把这些“黑色食品”,用现代食品营养学的方法做严格分析,就会发现它们的营养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只不过是含有一些深色色素罢了。比如黑米之所以呈现“黑色”(实际上是深紫红色),是因为它的种皮中含有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等有色物质。这些有色物质在化学上属于花色苷类,而花色苷在植物中的分布实在太广泛了,很多花卉、水果、蔬菜之所以有漂亮的红、紫、蓝等颜色,就是因为含有花色苷。除了这一点,黑米和普通的稻米并没什么营养上的差异。更何况,真正的黑米都是“皮黑心白”的,也就是说,剥去种皮的黑米米粒并不含色素,如果内外俱黑,肯定是经过人工染色了。所以要煮黑米粥必须连皮煮,碾成精米的话,它就和普通稻米完全没有分别了。但就是因为这一点点不同,普通稻米就被判成最没营养的白色食品,黑米则被尊为最有营养的黑色食品,岂不荒谬!有人认为黑米富含矿物质元素,因而是补血上品。但是,严格的营养成分分析显示,黑米跟普通大米的矿物质含量并无二致。还有人宣称黑米色素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神奇功效,但这也没有得到主流医学界的认可。黑豆也一样,只有种皮才含有色素,成分主要是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和黑米中的主要色素的化学式完全一样,只是原子的排列略有区别;如果它的种皮不含色素而呈透明状,那它就是普通的黄豆、青豆了。

黑芝麻所含的色素不是花色苷,而是黑色素类,其分子结构复杂,至今还不能完全阐明;但和黑米、黑豆一样,黑芝麻的色素只存在于种皮中,如果没有色素,那它无非就是白芝麻而已。乌骨鸡之所以黑,也是因为含有黑色素。而我们人类的皮肤中,也含有黑色素。黑人的皮肤之所以黑,就是因为含黑色素多;我们在晒太阳后肤色会变深,也是因为阳光的刺激能使黑色素的分泌增多的缘故。如果黑芝麻是因为含有黑色素才有什么特殊营养的话,要获得这种特殊营养可以说太简单了—只要到太阳底下待上几个小时就成了。

木耳的黑色物质则是一种被称为糖肽的物质。虽然有的糖肽的确有一定的药理功能,比如能够用来治疗“超级病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万古霉素就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但是木耳中的这种黑色糖肽却没有什么国际公认的生物活性。更何况,糖肽分子虽然不如蛋白质分子大,但已经足以令肠道无法直接吸收,它如果不能被消化酶或肠道微生物分解成更小的分子,就只能原封不动地随粪便排出体外。国内有人报道,木耳黑色素有提高免疫力等功能,假如情况属实,那也只有在把它提取出来直接注射到肌肉或血管中才管用,靠吃木耳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提高免疫力”的。国内报道的什么降血压、降血脂之类的作用,从来都得不到主流医学界的承认。而紫菜、海带,其中的主要显色成分分别是藻红素和藻褐素,分子结构和叶绿素类似,人们也都没有发现它们具有什么营养价值。至于有的醋和酱油之所以颜色很深,那是因为在酿制过程中分别添加了红曲色(也是酱腐乳和红烧肉的着色成分)和焦糖色(也是可乐的着色成分);如果不添加这些色素,生产出来的自然是浅色的醋和酱油,比如“四大名醋”之一的浙江米醋就是浅色的,而“生抽”正是浅色酱油的俗名,与深色的“老抽”相对(这两个词都来自广州话)。如果深色醋和酱油是黑色食品的话,那么和它们的成分、味道、营养价值均相仿的浅色醋和酱油又该列为什么食品呢?

由此可见,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它的颜色是没有多大关系的,有的“黑色食品”即使营养比较丰富,那也和它所含的色素无关。所以,把食品按颜色进行分类,其实是一种不科学的作法。更何况,健康的饮食应该做到营养均衡,不管是白色食品、红色食品、绿色食品还是黑色食品,其实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只要是有营养的,就都应该搭配着吃,不应该偏食哪一类食品。那种鼓吹“黑色食品”更健康的说法,大概只是商人的宣传口号罢了。近几年,核酸营养品,离子水等“高科技”食品掏空了不少消费者的钱包。如何进行理性思考,避免买到夸大宣传且不必要的商品,是每个消费者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