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论文格式
又到了毕业季,还在苦恼毕业论文格式的同学应该有不少吧,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篇北大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仅供参考!
北大毕业论文格式篇一
当今全球经济趋势与我国应对挑战的经济战略分析
摘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当中,国家的发展策略要通过正确分析国际经济整体趋势,知己知彼,进而才能制定出面对我国经济实际,适应国际发展趋势的经济发展战略计划。本文通过分析了国际宏观经济局势,从发达国家到新兴市场国家,再到具体分析中国的经济成就,明确了我国的经济地位,同时引用管理学中的swot矩阵分析,找到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来制定相应的战略分析。
关键词: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危机经济复苏经济战略
一、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分析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中,美国在经历了上世纪就是年代的繁荣,高度的经济繁荣巩固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地位,并使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化迅速发展。在进入21世纪后,为继续确保经济的长周期繁荣,美联储强行将联邦基金利率从2001年初的6.5%下调至2003年6月的1%。但是用更大的经济扭曲来代替原有的市场扭曲只能使经济发展中泡沫越来越大,并无法化解不断积累的社会经济风险。当低利率政策可能引发的通货膨胀使得美联储开始迅速提高利率,这就成为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爆发的导火索。2008年,次债危机演化成影响全球的超大型金融危机。如今,美国的失业率依然居二十年以来的高位,降低失业率依然是美国最主要的政策目标。而由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短期内,降低失业率无可避免的带来通货膨胀,而如何把失业率和通货膨胀控制在一个临界点以内的安全范围,这是一个难题。加之美国债务持续增加,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主权债风险持续增加,虽然近期美国经济反弹势头明显,但难以持续。而欧洲在最优货币区货币一体化进程中坎坷不断,有一种可触摸的表现形式“欧元”,却缺少核心的政治联盟,政治一体化变现薄弱,缺少政治中心。还未从美国引发的次贷危机中恢复过来,又陷入了整个欧洲更为广泛的主权债务危机当中。发达国家实行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剧了全球流动性的泛滥,推高了大宗商品的价格,给新兴市场家造成了输入型通货膨胀,增大了资产泡沫与通胀风险,给未来的经济复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其他发达地区如日本,在陷入了发展的长期停滞与衰退,加上此次日本大地震对东京周围的工业圈有着严重的打击,并有长期持续影响的可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又对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了阴影。
在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中,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金融危机这个亚洲经济的转折点后,中国地位开始上升。随之而来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实力地位显著上升。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在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的代表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具有典型特色的金砖“五国”(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由于近几年来增长较快,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加之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全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9.7%,人口占全球42.4%,这些优势都使得金砖四国的国际地位显著增高,在国际事务中都具有重要影响。《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中指出。近十多年来,金砖国家发展迅速,追赶发达国家的势头相当明显,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经济规模世界排位提升、对发达国家赶超效果明显。蓝皮书指出,21世纪头十年,新兴经济体平均经济增长率超过6%,是发展中国家中的佼佼者。在金砖国家中,中国增长率最高,年均保持在10%以上。在2011年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以“展望未来,共享繁荣”为主题的三亚峰会,将为金砖国家在摆脱世界经济危机、加快世界经济复苏中继续发挥火车头作用,在实现世界和平、合作、发展的崇高目标中扮演更加重要角色。
新兴市场国家这种国际地位的变化,以及亚洲需要强大核心与动力支持危机后复兴的强烈愿望,在中国在国际经济日益增长的地位下,作为亚洲区域发展的领导者,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者,作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引导者,中国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进入21世纪时,中国的经济实力以GDP约为一万亿美元只在世界排第七位。21世纪的这十年中,中国在世界经济的排位几乎每年都有所增长,2008年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经济总量在2008年达到4.4万亿美元,提前12年实现“到2020年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在国内方面:
①“十一五”期间,国内经济平稳增长,并由此带来了我国财
政收入的增加,为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的投资给予了强有力的保障。
②内需拉动作用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改善,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9%,比“十五”时期加快1.4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2009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6.6%,比2005年提高3.6个百分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去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比2005年增长82.1%,农村居民人均收入5919元,比2005年增长81.8%。
③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城市公共交通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农业和能源等基础产业、煤炭开采累计投资年均增长30%左右。
④过去五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节能降耗工作进展顺利。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9.06%,基本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
这一系列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基础。在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已经涵盖18亿人口,GDP接近6万亿美元,贸易额达4.5万亿美元。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亚洲联盟日益紧密,资源禀赋各具优势,产业结构各有特点,互补性强,潜力大。在国际社会事务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语言和共同利益。在“十二五”期间,双方将实现更广泛深入的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和投资市场。此外,在东盟的“十加三”会议的促进下,中日韩三国与东盟的全面合作机制逐步展开,另一个经济发展强劲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开始推进“东向政策”,再加上在中国举办的以推动经济交流,协调合作,区域经济整合,促进亚洲国家实现经济目标的博鳌论坛,整个东亚已经呈现“中国为心,八方汇聚”全面合作的潮流。
二、我国应对国际挑战的战略措施选择
1.SO战略(发挥优势,利用机会):加大国际投资
中国作为当今最大的、最先从经济危机中复苏的发展中国家,理应在国际经济上增强其掌控性和主动性,以规避在国际贸易中日益严重的反倾销贸易壁垒。2010年,我国对外投资占全球第五。广大亚非拉国家越来越多的呈现“中国化”拉动的特征给了我们很大的国际合作的空间。利用我国率先走出危机的优势,和全球第一的货币储备,施行加大国际直接投资的战略,完备国际经济链条,提高国际经济活动的综合效益。利用国际货币储备的优势,选择正确的国际投资战略,加大国际直接投资的力度。这次国际经济危机为中国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其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以亚非拉为主体的国际基础资源开发的战略投资,这些区域经济相对落后,开发的潜力大,开发的成本相对较低。二是对和中国贸易额大的欧洲、北美洲和亚洲为主体的国际消费市场控制能力的投资。这些区域受这次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最大,影响的时间也可能较长,正是投资的最好时机。
2.WO战略(利用机会,克服不足):增强企业综合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困难坎坷不少,例如我们总体势力还不强,大部分企业缺乏海外运营的经验及必要的人才储备,不具备国际投资和经营管理的综合能力,企业经营追重视眼前经济效益,忽视长远利益,造成外部不经济。“走出去”的企业不仅要在资源开发投资的综合能力上持续下功夫。还要求整合力量,在国内经济引领全球经济回暖的背景下,引进一批在国际市场具有丰富的投资和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从而整合内部,增强国际区域合作和信赖。在我国经济转型期间,在国际区域合作中形成优势互补,学习、整合并改善国内的有利于创新与创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同时给予金融行业的转型与改革提供温床与外部环境。
(2)我国仍属于 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一直以来所走的道路为高耗能与粗犷式的发展。依然是以高耗能的第二产业为主(占46%09年),而现在所要面对的就是加速低耗能低污染的第三产业的发展(05年41%,08年42%,09年43%。),我国在相当一段时期依然面对能源总量消费大,能源结构单一,主要依靠煤炭资源,能源效率低下的种种问题。在今年五月三十一召开的中央企业节能排减 工作会议上,国资委明确了央企“十二五”的节能减排目标。“十二五”末,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可比价)下降16%左右。虽然目标与“十一五”相比较低,但是经过前五年的努力,新的目标的难度已经加大。大力调整结构,加快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过渡,发展。继续发展技术创新,用有效的节能环保技术增强企业运营质量,减少污染以及能源的消耗。所以十二五期间依然要加大 经济转型力度,以“扩内需,调结构”为宗旨,促进节能减排,使产业结构升级。
3.ST战略(利用优势,避免威胁):应对人民币汇率压力问题
在我国取得巨大的经济顺差的背景下,西方各国尤其是疲软的美国一直想把其国内的就业压力转移到我国,并对人民币施加更大的压力,使得汇率波动频繁,对汇率体系的稳定构成威胁,增大了外汇风险。然而正如蒙代尔分析的那样,对于我国来说,是人民币大幅升值会加剧我国西部地区的通货紧缩,扩大地区间收入不平衡的差距。对巨大的贸易顺差和升值压力,唯一的方法是扩大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对我国来说,在国际资金普遍匮乏导致信用市场萎缩,从而使国际合作意愿愈发强烈的背景下,投资、并购、引进先进技术的机会在增大且成本在下降。目前国内的经济战略宏观上还是工业化与城镇化齐头并进。工业化提高供给,城镇化增强需求,二者的结合,配合着技术的引进,将会使得经济发展在长期和短期内都会有着巨大的推进力量,大幅提高产出,带动世界经济,并提高收入。以此来应对后危机时代,新兴经济率先复苏所带来的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的不断增大的压力与威胁。
4.WT战略(克服不足,回避威胁):针对金融监管问题, 管理通胀问题
(1)在经济复苏的浪潮中,加快银行改革与转型,以适应十年前对加入世贸 组织的金融开放的承诺。提高对银行转型的认识,扩大银行业非利息业务范围。同时改善融资结构,避免银行业的过度衍生所引发危机的潜在因素。保持透明稳健的原则,化解信息不对称性。尤其是在资金大量流入的时期,外国的储户和投资者认为亚洲银行的安全性较高,一旦银行遇到困难,政府一定会出面支持。但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他们所承担的多种风险上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监管,道德风险会日益加重,从而对银行会造成危机。
(2)在当前通货膨胀的压力持续存在的情况下,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的问题不容小觑。一旦消费者或者投资者形成强烈的通胀预期,则消费、投资等一些列行为就会随着物价持续螺旋形上升,并引发实际的通货膨胀。如果说通货膨胀可以用宏观政策来调解改善,那么通胀的预期就需要适当的管理政策,要消除体制性因素,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增加投资融资透明度,把握好不同宏观目标的的均衡。合理选择政策工具。防范金融风险。
三、结论
国际形势正处在一个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时期,发达国家陷入经济危机以及由经济危机引发的如主权债务危机等其他相关问题的泥潭中,经济恢复速度缓慢。而新兴市场国家也要警惕经济过热而引发的通货膨胀,风险管理以及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节能减排等问题。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相互作用相互制衡相互拉动。确保新兴市场国家不过热,力争发达国家经济恢复不缓慢。同时,作为在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我国要肩负使命在激流暗涌的国际经济大 环境下,正确利用优势,寻找机会,避免威胁,弥补不足,正确处理好国内与国际经济问题,协调统一,才能踏着坚实的脚步走在我国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1]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世界2004》,2004
[2]赵山东.国际经济格局分析及我国的战略选择.2008
[3]胡汝银.危机原因诊治和经济与金融健康发展之路[J].《上海金融》,2009
[4]刘厚俊,马树生.中国在亚洲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J].《国际贸易问题》,2007;第二期(责任编辑:杨 辉)
北大毕业论文格式篇二
经济复苏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环境与新战略
摘要:全球经济在经历金融危机的洗礼后进入一个缓慢复苏的阶段。在经济复苏期,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表现为主要经济体或国家的自我发展倾向和贸易保护主义增强、发达国家开始进入中国传统的低端制造领域、能源价格和技术性壁垒成为未来影响中国外向性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内部环境变化表现为内生动力不强、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无非长期持续、国内自然环境恶化影响经济发展、劳动力要素成本上升和流动性下降等。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环境的新特点,从结构调整和发展路径两个角度提出相关战略建议。
关键词: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复苏期;经济环境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005-03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在渡过最困难的时期之后开始呈现起伏上升的复苏特征,但总体基础仍然较脆弱,复苏过程将缓慢曲折。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都在经济政策特别是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的外贸和能源政策上有所调整和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危机重重。同时,中国经济的内生环境也出现了诸多新的不确定性因素:自然灾害频仍、房地产市场进入宏观调控期,人力资源成本上升,流动性下降;固有的经济结构上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地阻碍经济的和谐发展。经济复苏期,对中国经济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深刻认识内外部环境的新特点、新趋势,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整和优化经济发展战略才能不断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
一、经济复苏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特征
从目前情况分析,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将有所改善,国民经济总体形势企稳向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11年世界经济的预测,全球经济增长为3.1%,发达国家平均增长为1.3%,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将高达5.1%。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调控方面,通过各个国家通力合作,金融机构房贷信心和市场融资功能得到了有效地恢复。通过采取政府主体投资、政府入股银行等等模式和手段,外贸企业流动性瓶颈得到了有效地缓解。尽管如此,可以看到,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间社会经济因素、地缘政治因素相互交错,旧有的矛盾进一步深化,新的利益的博弈开始显现,促成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环境出现新的演化趋势:
1.主要经济体寻求自我发展倾向增加,体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缓慢走向复苏,各经济体经济外部化程度不一样因此受危机冲击的程度也不一样,从而导致缺乏国际间合作基础,经济体之间利益很难协调。在国内就业压力和政治力量博弈下,主要的经济体(国家)自主发展趋势明显,各国或经济体将解决自身体内就业、社会稳定、基础产业的发展等问题作为首要问题,陆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贸易保护主义逐步抬头。
2.中国传统优势产业领域进入者增加,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出口面临更大压力。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将重振制造业作为就业出路之一,不惜进入一些能效低、规模大、利润薄的低端领域,希望通过扩大出口规模来缓解国内就业率低迷和总体贸易赤字的问题。另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出口总体竞争力逐渐提高,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有可能通过本币贬值等手段加速争夺低端产品领域的国际市场。未来,中国将在中高端产品领域面对发达国家的强有力的挑战,而在低端产业领域同时面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更加激烈的竞争。
3.能源价格可能再次攀升,国内企业经营风险增加。数据预测,2010年全球资源和能源产品的需求将有所回升,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多采取为低利率等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而导致投资需求增加和主要货币汇率走低,能源类大宗商品作为保值和投资的渠道之一,交易价格可能再次攀升。能源价格上涨将带动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加大中国企业进出口的经营风险(霍达等,2009)。另外,随着其他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国际贸易,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将被消弱,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发展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4.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全球经济力量博弈的重要手段。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采取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确定商品某些特征的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还有旨在检验商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的认证、审批或试验程序,从而形成事实上的贸易障碍。随着世界贸易市场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传统关税壁垒和数量限制措施在当前已经相对采取的较少,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当前国际贸易领域重要的非关税壁垒。根据世贸组织的数据,从1995—2007年,各成员方向世贸组织通报的影响贸易的新规则总量达23 897件,这其中涉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规则的事件达到16 794件,占总量的71%。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环境的新特征
从国内经济看,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一些固有的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同时,伴随全球经济复苏过程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新的问题和矛盾开始体现出来。
1.经济增长对政策拉动形成依赖,缺乏支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今年来,中国经济呈现出“增长靠投资、投资靠政府”的线性增长特征。政策拉动的外部效果就是透过政府的投资,国有资本开始大规模进入竞争性领域,从而挤出了社会投资。社会投资受到对市场信心降低、国外需求不足、融资门槛过高、相关市场准入性限制措施等影响无法实现有效地增长机制。体制环境内缺乏从政府投资向民间投资的增长动力转换趋势。研究甚至表明,投资过快增长对中国经济效率的提高产生的是抑制作用(吕冰洋、余丹林,2009)。另外,国内消费增长也同样是靠政策引导和补贴,在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大多数国民可支配收入没有显著的改善,稳定的消费增长内生机制就很难形成。还要注意的是,在政策拉动的机制下,政府体系的投融资平台贷款将积累大量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政府出于融资和保障基础性设施项目的资金需求,建立了各种政府投融资平台,后者作为承贷主体统一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之后再将贷款转贷给相关的企业或项目,使债务转而信贷化,债务风险隐藏于贷款中。近两年来的新增贷款的增量就大部分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
2.环境性约束持续刚性、自然灾害增加,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生态环境基础原本就比较脆弱,在人口压力和粗放型经济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目前中国生态安全形势已十分严峻。加之,自然灾害频仍,经济增长的资源支撑能力下降,经济发展的未来空间收缩。2008年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造成贵州、湖南、江西等地的经济损失,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等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农业和工业等损失严重。两次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1 516亿元和8 451亿元。研究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由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2 000亿元~3 000亿元,约占GDP总量的3%。
3.人力资源的成本上升,劳动力流动性下降。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不断加快、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政策的密集出台,促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劳动力传统输出大省,现在已经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本地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与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形成竞争局面。2009年有7个省已经对最低工资标准作出了调整,其中最高档平均调整幅度达到17%左右。还有20个省计划将在2010年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希望借助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而从人力资源的供给来看,劳动力的流动性意愿呈现下降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一代农民工选择返乡就业的比重明显增大。而“80后”、“90后”出生的所谓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新生代农民工多是独生子女,较父辈所受教育水平更高,对工资回报和个人发展空间更为重视,就业选择往往集中在几个较发达的经济中心城市。今年年初出现的“用工荒”现象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在沿海发达地区“用工荒”矛盾再度尖锐的同时内地企业招工也出现困难。
4.经济结构上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国内经济发展结构中的供需矛盾进一步深化,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依然与结构性问题相伴随(高帆,2010)。需求方面,国内消费增长长期处于启而不动、后劲不足的尴尬中。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难度较大是影响消费后劲的根本性因素。数据来看,中国居民消费仅占GDP的36%,处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国家中的最低水平。供给方面,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和复杂性增加。受金融危机和外贸需求降低的冲击,以制造出口为导向的产业链条的产能过剩问题尤为明显。数据显示,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近2亿吨,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约5亿吨,铝化工、造船业、煤化工等等行业也均存在较突出的产能过剩问题。此外,受流动性过剩和投资意愿增加的拉动,各地新材料、新能源及相关制造设备等新兴产业项目密集上马,市场尚未培育成熟已经形成新的产能过剩问题。同时,产业产能过剩调整的具体实施还需要考虑到所在地的经济发展规划、附属企业的生存、区域就业和社会稳定等多种因素。
三、经济复苏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路径
应对经济复苏期内外部环境新的变化趋势,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调整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动力的环境路径。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不断调整优化,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在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项关键性任务:
1.逐步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心,建立内需为主、外需为辅的双动力增长引擎。把经济增长的基础放在内需即潜在庞大的国内消费需求上,同时坚持稳定外需、增强经济的外向性,实现扩大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为辅的经济增长双驱动。经济的发展一定是结构质态上的演进(刘伟,2006)。要实现经济发展的质的突破,创造性地利用结构调整这一契机,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技术的自主创新及后发优势,通过精细发展增强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以创新型经济作为经济发展转型的方向,狠抓改革转机制增活力,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来突破发展瓶颈,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2.调整和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国民可支配收入。改善民生环境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石。通过增加就业渠道、调低国民税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鼓励社会服务事业发展,为国民消费创造动力源泉。通过政策带动性消费和激发居民自主性消费,双管齐下。应对消费结构升级的特点和趋势,促进产业投资的高端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约化、市场经济的有效化,从而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系统发展的理念出发,增强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对当前发展的热点问题比如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密切关注,有效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供给,加大政策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降低国民的消费不确定预期。
3.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规划引导。研究表明,新兴产业将成为影响中国今后十年的产业发展方向(厉以宁,2009)。如何有针对性的推动新兴能源、新医药、新材料、新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实现突破,使之成为中国经济未来主要的增长动力,就必须下更大力气改善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和明确发展的重心。从未来发展的整体战略的考虑,服务业的发展应分为三个重心:以服务生产为重心,集中在现代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系统等等产业;以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为重心,集中发展现代旅游业、创意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方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差异化竞争力。以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平台和降低能耗、资源环境和谐发展为导向来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提高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公共系统的支撑能力,同时降低其能耗水平。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有利趋势,以城市群为中心优化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区域合理布局。
在经济增长动力的环境路径优化方面则要做好:(1)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积极调控好人力资源市场,消除各种阻碍农民工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建立以工作为导向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动城镇化和发展小城市,吸引农民工落户成为真正的市民。(2)区域经济统一布局的优化。以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为主线优化区域经济布局,重视发掘各自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统一区域要素市场,通过不断缩小国内的区域差距和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提升整体经济运行的效率。(3)优化农村经济环境。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以及农村科研方面的投入,优化农村经济的要素资源配置,保证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4)消费环境的优化。进一步整顿消费市场秩序,加强消费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培育信贷消费和绿色消费,让人们有能力消费、放心消费、健康消费。
参考文献:
[1]厉以宁.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走向[N].经济参考报,2009-11-17.
[2]刘伟.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经济研究,2006,(1).
[3]吕冰洋,余丹林.中国梯度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率的增进——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6).
[4]霍达,李芸珊,王建东.能源价格与国民经济成长[J].中国软科学,2009,(1).
[5]高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何以成为可能[J].探索与争鸣,2010,(1).
[6]王炜.产业生态集群创新及其政策选择[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7]冒艳玲.湖南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