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评判性思维的特点
评判性思维能力作为临床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基础,已成为护理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护理的保证。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评判性思维的特点,希望对您有帮助哦。
批判性思维的思维特点
1 抓准"陈述"的意思。
2 判断推理是否含糊。
3 判断多项"陈述"之间是否互相矛盾。
4 判断结论是否必要。
5 判断"陈述"是否正确。
6 判断"陈述"是否根据某一原理引申出来的。
7 判断"观察性陈述"是否可信。
8 判断"归纳性结论"是否其有来自。
9 判断"问题"是否已经确定下来。
10 判断所说的是否只是假设。
11 判断所下的定义是否合适。
12 判断引述某一权威言辞是否可接受。
评判性思维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评判性思维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具体表现为护士系统地收集患者的资料,通过评估寻找患者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针对问题,制订出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解决问题。患者疾病复杂性与严重程度往往会出乎意料,很多患者在专科疾病基础上还伴有多种慢性合并症,甚至存在一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病情重、变化快、治疗复杂,并且在ICU等某些医疗单元内,还没有家属陪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护士对患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定量观察,熟练掌握分管患者的病情和护理要点,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提供有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如患者尿量减少,是尿管堵塞还是循环血量不足;长期卧床患者出现下肢水肿,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的可能等等。患者多变的病情对护士的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护士,除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外,还要有评判性思维,勤于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尽可能及时发现潜在危险。
在运用评判性思维过程中,护士需要将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紧密结合,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思考,将现有资料进行整合分析,梳理各种资料的关系,检查汇总资料并作出初步判断,然后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和再判断,寻找补充资料来证实假设。然后通过辅助检查、临床检验等补充资料,最终确定适合患者个性化的护理措施。评判性思维对于每一位护士都是非常必要的。
在护理工作中的评判性思维培养
患者的病情千变万化,无论哪个科室、哪个病房,护士都需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作出敏锐反应和准确判断,以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降低患者治疗护理中的风险。希望护理管理者和护士们都绷紧这一根弦,管理者多注重培养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主动地多思考、多学习。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以问题为主线激发学习兴趣,发展自学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护理查房过程中,就可以用PBL引导护士学习。首先确定护理查房选题,分析现有资料,提出假设,探究、解决问题,相互交流,形成解决护理问题的方案,最后汇报护理查房的结果。与传统护理查房模式相比,PBL护理查房模式对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取得明显效果。
自我回顾分析式教育:反思日记
即通过书写反思日记,对临床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分析、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再以引导的方式在护理临床教学中进行评判性思维训练,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呈现。深入描述临床情景,通过评估寻找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继而进行反思,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和判断,从而选择适合患者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评判性思维的案例1
某位患者在关节置换手术后,因为疼痛难忍,医生给予吗啡镇痛,随后患者疼痛缓解,入睡休息。负责这位患者的护士发现患者在入睡后,出现了呼吸暂停症状,便检查了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唤患者,但患者已不能被叫醒;护士立即观察瞳孔、检查肢体活动,发现其一侧肢体肌力减弱,有偏瘫迹象,于是迅速通知了医生。
在为患者进行脑部CT检查,并请神经内科会诊之后,考虑患者为脑梗死,随后进行了相应的治疗。由于护士发现及时,治疗措施及时,患者最后不仅脱离了危险,后期康复也很顺利,现在肢体运动已经基本恢复正常。
评判性思维的案例2
护士小张在夜间巡视时,有位患者对她说自己胃疼。小张不敢掉以轻心,立即将患者的主诉告知医生。医生给患者开了两片胃药,小张帮患者服下了药。过了约1个小时,患者的胃痛症状依然没有缓解,于是医生下达医嘱,给予某种胃药静脉滴注。
凌晨,护士再次查看时发现患者已经死亡,检查证实患者死于心肌梗死。其实,患者主诉的胃痛为心梗的症状之一,如果护士在患者服用胃药不缓解情况下,能思考一下可能引起胃痛的原因,应该能想到患者可能是心梗,并且只要为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并简单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等,就能及时发现危情,或许也就能救患者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