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因何获诺贝尔奖

2017-03-16

屠呦呦名字是和“青蒿素”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她是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的重要发现者。

青蒿素研究成果挽救数百万人生命

沃伦·阿尔珀特奖是由沃伦·阿尔珀特基金会与哈佛大学医学院联合授予的,由已故的慈善家沃伦·阿尔珀特先生于1987年设立,以推动人类在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至今,已有51位科学家获此殊荣,其中有7位获得诺贝尔奖。

获奖的屠呦呦

沃伦·阿尔珀特基金会网站指出,屠呦呦在疟疾研究的前沿工作了近50年,她的成果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纳森兹韦格夫妇(露丝和维克多)则是研究抗疟疫苗的先驱。他们的关键发现是给小鼠注射经过射线处理的疟原虫可诱发其免疫反应,产生了针对疟原虫的活性抗体。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研究发现了疟原虫表面的抗原蛋白CSP。动物研究显示了该蛋白的亚基能够再诱导免疫应答,防止感染分子和肝脏细胞结合,从而保护机体。他们在技术上也有领先的突破,基于该原理的抗疟疫苗目前已由葛兰素史克生产,并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获批上市。

疟疾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仍有92个国家和地区处于高度和中度流行,每年发病人数为1.5亿,死于疟疾者超过200万人。

此次获奖,青蒿素的相关研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哈佛医学院院长杰弗里·弗莱尔(JeffreyS.Flier)说:“非常感谢这些能将实验成果转化为临床治疗的研究人员,我深受启发。他们的贡献使医学研究成为治病救人有效的助推器,而非无用的试验场。”

屠呦呦最先筛选出青蒿提取物对鼠疟有效

中国之所以启动青蒿素的研究,是特殊年代的特殊需求。20世纪60年代初,美越战争期间,疟疾肆意横行,严重影响到战争形势。然而,当时的北越政府缺乏相应的研究机构和科研条件,他们只能转而求助于中国。为了研究出抗疟特效药,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了“523项目”,意在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当时的中国众多老科学家、研究人员已经被“斗倒”。1969年1月,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简称“中药所”)的屠呦呦被任命为该研究所参与这项任务的小组组长,时年39岁。

开始,屠呦呦从一些疟疾单秘验方集中筛选了一些药物,主要集中于胡椒,因效果不够好而放弃。1970年初,屠呦呦因另有任务研究工作中断,其组员余亚纲与军事医学科学院派来协助中药所工作的顾国明一起查阅整理文献,以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汇编的《疟疾专辑》为蓝本并筛选出重点药物乌头、乌梅、鳖甲、青蒿等,用水煎或乙醇提取,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焦岫卿做鼠疟筛选。

据顾国明回忆,青蒿出现过60%~80%的抑制率,而根据焦岫卿的回忆,青蒿素当时对鼠疟的抑制率达90%以上。1970年后期,顾国明调回原单位,余亚纲因其他任务调离523小组,于是中药所的“523任务”处于停滞状态。

屠呦呦的名字来自诗经

而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的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同样是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这是当时中国生物医药界所获得的最高的世界级大奖。

颁发于诺贝尔奖之前,拉斯克奖以获奖者与诺贝尔奖得主的高重合率而闻名,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在中国,公众与科技界对诺奖的渴望是勿需掩饰的事实。顺理成章地,在今年诺奖颁布前那个热腾腾的9月,关于屠呦呦的报道,少不了这几句点评:“离诺奖最近的中国女人”,“值得获诺贝尔奖。”

9月25日,她家乡的一份报纸说:“区文保所致电本报,想以名人故居的形式保护好屠呦呦的故居……”

那座要求保护的居所位于宁波,1930年底,屠呦呦出生在那里。她是家里5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名字源于《诗经》。据考证,诗句中的“蒿”即为青蒿。为她命名的父亲,未曾想到女儿会与那株小草结下不解之缘。

家乡人在那份报纸的头版上回忆,读书时的屠呦呦“长得还蛮清秀,戴眼镜,梳麻花辫”;读中学时,她“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但有个特点,只要她喜欢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做。1951年,屠呦呦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读书。在那个年代,身为女孩能够接受大学教育,她说“很幸运”。

称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夺利

屠呦呦也没想到自己的研究能获得国际大奖。她说,我1951年上大学,1955年参加工作,后来又接受西医培训,1969年1月参加“523”项目。我的中西医知识都是国家培养的,把科研任务交给我也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所以,只要国家需要,我就必须持之以恒地做研究。

上世纪60年代,由于虐原虫对奎宁类药物产生抗性,使得全世界100多个国家、2亿多疟疾患者面临无药可治的局面,死亡率急剧增高。当时,中美两国都开展了抗疟研究。美国筛选了近30万个化合物而没有结果;我国在1967年组织了全国7省市开展了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疾药研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也没有取得阳性结果。

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523项目”任务。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任科技组组长,开始征服疟疾的艰难历程。她从系统收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和名老中医经验入手,汇集了2000多种方药,从中筛选出200多种供筛选,最后找出了青蒿素。

面对媒体,屠呦呦寄语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艰苦的努力,要坚持不懈、反复实践,关键是要有信心、有决心来把这个任务完成。我也没想到,40多年后,青蒿素研究能被国际认可。总结这40年来的工作,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

讲求集体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对于屠呦呦,似乎并非如此。“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在最近一次接受采访时,屠呦呦说,“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是“文革”前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院士则值得探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

像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

屠呦呦获诺奖,屠呦呦是谁?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个人履历

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8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

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1955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荣誉

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9年,获第三届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