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之如何面对挫折

2017-02-23

围棋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等),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下面是有围棋之如何面对挫折,欢迎参阅。

“学弈之道,亦有所谓“正路”,即上拜老师,下交棋友。以此开始,专心致志于围棋研究,牢记师之教诲;时常与棋友相互探讨,切磋棋艺。这是最为要紧的。其次,下棋不要又说又笑,举止轻浮;

不要只注重胜负,莫为失败而羞耻;勇往直前,坚定不移地探求棋理,才是应有的态度。

经过这般努力,如果进步仍不明显,那就是刻苦精神不够。观诸君手谈,感到许多人只局限于胜败,尚缺深入探讨棋道的态度。如此,弈局虽多,所得甚微。”

年少的学生,感情相对脆弱,如何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锻炼,坦然地面对成功,平静地接受失败,是许多家长关注的事情。让孩子接受失败,并能从失败中重新奋起,大多数时候并不是说话就能解决的。而围棋恰好能起到这个作用。

当小朋友进入围棋的世界,意味着人生道路上单枪匹马独立作战的时刻来临。围棋对局,总是有胜负的,胜利的一方得到成功的喜悦与信心,而失败的一方,必须接受失败的现实。

对于自己苦心经营的一盘棋,或是盼望升段的一场比赛,以失败而结束的学生也许会流泪,这时家长需要会对孩子进行鼓励,但是更重要的,是老师帮助学生一起分析反思失败的原因(也就是复盘),是有效缓解失败带来的难过心情的方法。

通过和老师交谈,复盘,找出失败的真正原因,是因为计算力不如对手,或是因为技战术失误,或是思维局限大局观不够,或是因为关键时刻心浮气躁不够谨慎随手失误,或是不能排除各种干扰注意力难以集中,或是因为胆怯退缩,或是因为骄傲自满,导致棋力不能正常发挥,等等。通过不断的练习,复盘,反思,无论是计算力,还是棋理上、心理上,必将不断进步与成长。

作为爱好,小朋友们以后还会继续下棋,还会参加各式各样的比赛,还会不断的胜利或失败。在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成功和失败两种心情的不断交替,使他们逐渐在心性上慢慢成熟起来。知道了做一件事总会有两种结果,而这一切都是暂时的,这次的成功不能保证以后永远成功,暂时的失败也不能说以后永远失败。这种情感上的韧性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应该是围棋特有的功能之一。通过对弈获得的经验教训,其意义和价值都超过了胜负本身。

身为老师,父母,要体贴他们受挫的心情,想办法疏解他们受打击后的负面情绪,这一点,对老师尤为重要。无论是日常对局,还是各种比赛过后,我们常说,张同学,你某方面真不错!你这段时间进步很大呀!我相信你行的!下次努力就好!在复盘时,观察了解学生对局时的心理活动,问一问,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呢?你还是蛮有想法的,如果这样就更好了。而不应仅仅对失败的结果予以评论和讲解。如果父母和老师愿意跟孩子一起面对比赛并且感同身受他们经受的挫折,寻找不足之处,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加强练习,在计算力、技战术和大局观上不断进步,鼓励孩子不断克服心性上的弱点,超越自我,他们将感受到,挫折虽然令人难过,但是老师父母也在和自己一起面对,一起承受,必然能帮助孩子安然度过挫折,长期下去,每一局,每次比赛,无论输赢,都能坦然面对,接受失败,胜不骄败不馁,对于他们的成长,自是一份难得的体验。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是唐朝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诗人从兵家的眼光看待项羽的失败,强调为将者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胜败乃兵家常事,关键是如何对待,遇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能算得上真正的“男儿”呢?如果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可知。反观项羽的对手刘邦,曾经多次被项羽打败,甚至父亲妻子被项羽俘虏,有一次为了逃命差点把儿女推下战车。但是刘邦胸怀宽广,能听取谋臣的意见,忍辱负重,最终反败为胜,击败项羽。曾国藩在和太平军作战期间,屡战屡败,但是他能坚韧面对,最终积累经验教训,取得战争的胜利。华盛顿早年带领驻美英军与法军为争夺北美控制权而战,一再失败,但华盛顿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在历次战斗中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这为他赢得了普遍的尊重,独立战争打响,拥有丰富战争经验的华盛顿被推举为大陆军总司令,最终打败英军,美国赢得独立。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