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管理
导语: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型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于教育。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这仅靠传统的教与学是很难实现的。在信息化逐步取代工业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动力的过程中,教育体系也要及时进行信息化重构。
教育信息化管理
一、信息化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角色和地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学习者要有信息意识,教学信息传递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其次,学习者必须储备必要的信息知识,这是获取知识的基础。第三,学习者必须具有一定的信息能力,对教育教学信息的获得、存储、解析、处理与运用是学习者学习的必然过程。教育信息化重构的核心要素是学生。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并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逐步建立和发展自身的认知结构。信息化教学可以利用丰富的信息源和海量的知识创设提升教育质量、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理想教学环境。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引入后,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探索活动,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发现,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活动形式。教学媒体可以成为辅助教学的教具和学生自助学习的认知工具。计算机的交互性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可能。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为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能力营造了理想环境。网络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思维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索,提升教育的整体质量。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创设
在教育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必将向信息化教学模式转变,一种具有鲜明个性和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将逐步形成。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构建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转变不仅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明显的提升,而且将极大地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发展。基于网络环境,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基本教学程序是:
1.教学信息提示。
向学生说明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为学生了解课程和选择课程提供参考。
2.教学内容发布。
定期在网上发布教学单元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本教学单元的注意事项、学习方法以及学完本教学单元需完成的作业等。
3.自主学习。
教师公布教学内容后,学生就可以自主把握时间,主动学习课程内容,阅读相关参考资料和文献,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在网上浏览、搜索更多的相关知识和内容。
4.在线交互讨论。
学生自主学习了教学单元后,可以通过网络课程中的交互形式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在线讨论。学生必须参加教师在网络上组织的课程讨论,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参加学生之间自己组织的课程讨论和教师及伙伴之间的对话来解决问题、发表见解、交流学习的感受,同时接受教师的指导,商榷教师的观点,以多感官、多形式的积极方式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主动获取和建构知识。
三、教育信息化重构的管理
教育质量的保障和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众多的复杂因素和条件。要转变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把提高质量作为管理体制改革和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的根本导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有两个内容,即外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外部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在加强政府宏观管理职能、转变宏观管理方式以及监督学校办学行为和质量的同时,扩大各级各类学校的自主权,激发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办学活力,为内涵发展创造条件。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理顺学校内部关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弱化学校管理的行政性质,突出学校管理的专业性,提升校长和教师的价值领导力、学术领导力、课程领导力和教学领导力。在资源配置方面,要转变理念,多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视角来考虑资源的配置、使用和效益评价,切实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教师的工作和发展条件,促进教育管理人员的专业发展和领导力提升。教师要重点从“投入”转变到“产出”,树立以学生学习结果为重点的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和认证标准,并将认证情况向公众公开,增加透明度。同时,要研究如何满足社会的需求,对自身的实力、不足和机会进行系统分析,充分利用能够掌握的资源,不断改革和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及教师专业培训制度,最终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及能力的进步。
知识经济经济时代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积极应对这一时代重大变革的需要,学校要抓住机遇,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教育如何主动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是当前各学校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改进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