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
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七年级历史知识。在学习上不肯钻研的人是不会提出问题的;在事业上缺乏突破力的人是不会有所创新的。这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一)
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明朝的建立: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
2,明太祖加强君权措施:①政治上: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②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③在思想文化上,改革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成为"八股文".
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靖难之役".朱棣称帝,他就是明成祖
2,明成祖加强君权的统治:①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②进一步强化君权,继续执行削藩政策.③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
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二)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郑和下西洋
1,目的:为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2,时间: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
3,到达地区: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4,意义: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郑和下西洋盛况时间1405~1433年次数先后7次海船规模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船数每次航行大小船只有200多艘人数每次出海2.7~2.8万人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西大航海联系比较人物郑和哥伦布达伽马地点时间次数人数船数下"西洋" 1405~1433年7次27800人大号宝船63艘(共百余艘)到达美洲1492~1504年4次1000~1500人17艘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1497~1498年1次160人4艘(一说3艘)大号宝船长44.4丈,旗舰100吨,长24.5船只宽18丈,折合公制长米,宽6米,其他二120吨100吨50吨大小151.8米,宽61.6米舰50吨,40吨
思考:请比较一下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什么不同?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家庭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下进行的,自然经济带有封闭性,其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商品经济带有开放型,目的是为了获得财富.从这个角度看,两人的航海之旅因此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前者促进了中外之间的友好交流,而后者不仅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更重要的还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戚继光抗倭
1,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侵袭中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它们为"倭寇".
2,明朝中期,明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的进攻(浙江台州),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直到1999年12月20日,澳门才回归祖国怀抱.
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三)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清朝加强西藏的管辖(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一,清朝加强西藏的管辖
1,确立册封制度:顺治帝接见西藏的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赐予"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个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从此,历代达赖和班禅,都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2,设置驻藏大臣:雍正帝时(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影响:清朝的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二,清朝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1,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①回部指居住在天山以南广大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②乾隆帝时下令调兵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小和卓与大和卓的叛乱;③清朝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④清朝军队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2,土尔扈特回归祖国:1771年初,蒙古土尔扈特部众,在其杰出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摆脱了俄国的控制和压迫,踏上了回归祖国的征途.土尔扈特部的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斗争可用图示归纳为: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至南海诸屿.清朝的疆域四至用图示可表示为:清朝疆域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