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媒体职业道德的论文
媒体及从业人员由于地位及职业的特殊性,如果党性原则不强,恪守职业道德,就容易做出损害媒体公信力的事情。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浅论媒体职业道德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论媒体职业道德的论文篇一
《论新闻媒体人职业道德》
摘要: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大潮对新闻产业强大冲击的背景下,许多媒体在报道新闻时,为了追逐利益一味的追求轰动效果,进行炒作,社会责任感缺失,导致新闻职业道德失范频频发生,从而使报道产生负面影响,大众媒体公信力下降,来自观众批评之声越来越多,媒体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良心受到质疑。本文简单的对新闻媒体人的职业道德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新闻媒体人;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新闻规范和准则,是社会道德对新闻记者这一职业所提出的特殊要求。
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大潮对新闻产业强大冲击的背景下,许多媒体在报道新闻时,为了追逐利益一味的追求轰动效果,进行炒作,社会责任感缺失,导致新闻职业道德失范频频发生,从而使报道产生负面影响,大众媒体公信力下降,来自观众批评之声越来越多,媒体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良心受到质疑。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新闻规范和准则,是社会道德对新闻记者这一职业所提出的特殊要求。
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
一、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建设
利益的驱动是新的社会条件下虚假新闻出现的重要因素。媒介商业化是当下新闻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媒体发展竞争的背景下,新闻记者为了迎合受众的心理需求,报道虚假新闻,从而使得媒体收益显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与协调是新闻领域需要首先关注的问题,媒体承担着社会舆论的重要作用,新闻记者更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做到对社会和受众的真正负责,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因此,当前我们急需加强对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建设。同时加强人文关怀意识。我们大力提倡的以人为本,反映到大众传媒当中就是要加强人文关怀意识。这在媒体职业道德建设上也具有重要意义。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媒体从业人员在处理正面报道时避免浮夸化,力求贴近化;在处理负面报道时避免虚假化,力求人性化;在议题设置上避免空泛化,力求情理化。让我们的媒体在新闻报道上,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做到联系群众,将恪守职业道德的行为置于的群众监督之下。一般来说,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中恪守职业道德做得如何,群众看到最清楚,心中最有数。在促进新闻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上,也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采取调查表、座谈会、群众评议等多种形式,征求群众的意见,职业道德听取群众的呼声,接受群众的评判。现在社会上评价干部人品好坏的通用流行语不是说吗,金奖银奖不如群众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群体口碑。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在接受群众评价同样如此。
二、准确理解和把握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灵魂
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新闻行业同样如此。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发扬团结协作的作风,更准确体现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与内涵。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职业道德。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工作者作为客观事物的反映者,必须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视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道德生命,如果新闻工作者不能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新闻不反映真实,那就失去了一个新闻工作者起码的条件和资格,违背了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和道德,同时也给新闻带来了不幸和悲哀。
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同样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新闻工作是社会化的精神劳动,需要多个方面配合和协作才能得以完成。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从整体和大局出发,与群众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与同行建立平等友爱的关系,团结互助,形成合力,从而体现出应有的道德品质。如果不是这样,自视清高,夜郎自大,闭关自守,排斥同行,损人利己,就会成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精神沦落者,成为新闻行业中的害群之马。
三、对新闻工作者恪守职业道德状况的审视
确切来说,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并不是抽象空洞的概念,而是有着具体生动的内容,规范着新闻工作者的思想和行动。从新闻工作者从事主要工作和职责来看,不妨用职业道德的眼光目前新闻工作者恪守职业道德的状况进行审视。
一是对新闻采访中恪守职业道德的审视。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职责,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其采访工作的广度与深度,与恪守职业道德直接关联。在新闻采访过程中恪守没恪守职业道德,就看其采访是坚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尽最大的努力捕捉真实的信息,掌握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挖掘真实的心灵世界,从而获取最真实丰富的新闻素材;还是在采访中走马观花,道听途说,浅尝辄止,没有下功夫顺藤摸瓜,追根究底,使采访的情况脱离实际,甚至面目全非。
二是对新闻报道中恪守职业道德的审视。新闻报道是新闻工作者的主要职责。在其新闻报道中是不是坚持职业道德,就看其是不是在采访的基础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保持正直的良知,对会议报道抓住中心,突出重点且恪守了职业道德,用心真情热情地写好每一篇新闻报道,小报照出名新闻,照出名记者。对衡量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恪守没恪守职业道德同样适用。须知文如其人,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报道,干得都是良心活,恪守职业道德的状况在其中留下了鲜明、清晰的痕迹和印记,来不得半点麻痹和疏忽。
三是对新闻选稿编稿中恪守职业道德的审视。新闻工作者在新闻稿件的选编上,只要站在党和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坚持正确的与论导向,维护新闻的真实,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出以公心,坚持质量第一,择优选用,就是恪守了职业道德;相反,在新闻稿件的选编上,从个人利益出发,或者从小团体或小圈子的角度,搞所谓的权力稿、关系稿,人情稿,有偿新闻等,利用工作之便和手中的权力搞交易,不管当时出于什么动机,打着什么旗号,客观来讲,都是偏离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违背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给新闻工作带来十分严重、甚至于说是灾难的后果。所以,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恪守职业道德,靠职业道德的绿叶保持生命的青春和活力,护好新闻工作这棵大树,让她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高高耸立,基业长青。千万不能为了个人一已一得私利,做出违犯职业道德的错事和蠢事,给自己脸上抹黑,给新闻工作带来损失。
四、由于新闻记者的职业素质不足
实施严格考核,建立优上劣汰的用人机制。就是结合每年一次的干部考核和年终评比,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状况分成几个项目,每项设定若干分值,作为重点严格考核,并将考核成绩同入党提干、职称评定、评先奖励等联系一起,采取优上劣汰的方式,维护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纯洁,从而保持新闻工作者队伍的强大生命和旺盛活力,为人民群众鞠躬尽瘁,为党的新闻事业建功立业。那么在徐矿集团创业发展的丰碑上,也会镌刻着徐矿集团新闻工作者恪守职业道德者金光闪闪的名子。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新人扩充到记者队伍中来,他们为新闻事业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缺乏基本常识与专业素质的人员也不乏存在其中。由于新闻行业门槛降低,许多没有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非新闻专业人员也加入记者的行列,其中许多人并不十分了解新闻媒体的各种基本操作规范,有时甚至是缺乏一些最基本的常识性知识的储备,当然就更谈不上具有更高层次的新闻职业道德与职业理念了。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长足发展,中国的传媒事业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不能因为部分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存在缺陷,就全盘否定他们对于中国传媒事业和中国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也不能因为我国传媒事业取得的巨大成绩,就对媒体职业道德失范现象视而不见。整治媒体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路还很长,相信在我们全体社会成员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媒体职业道德建设会趋于完善,中国的传媒事业也将越来越好。
浅论媒体职业道德的论文篇二
《浅谈媒体及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摘要: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媒体及从业人员由于地位及职业的特殊性,如果党性原则不强,恪守职业道德,就容易做出损害媒体公信力的事情。
关键词:媒体;从业人员;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214文献标识码:A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8月在参加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时指出:“所有宣传思想部门和单位,所有宣传思想战线上的党员、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总书记的讲话为全国的新闻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成为媒体从业人员一条不能逾越的红线。
言犹在耳,可逾越这条红线的事例还是不断涌现。近段时间,《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受人指使收人钱财发表大量失实报道,事发后报纸采取了不当做法,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
无独有偶,这段时间,被媒体广泛报道的网络大V格祺伟,勾结个别无良记者,冒用记者身份,打着“网络舆论监督”的幌子,大肆行骗,并借机敛财,涉案金额高达上百万元。……
其实,现在随便搜索一个网络公开引擎,就会发现类似的记者利用职务之便,干出有违职业道德的事例以前也非常多。这些事例有的是单位把关不严,有的是个人原则性不强,有的是被人利用。总之,是做出了丧失党性原则的事情。
这不禁让人产生一个疑问,作为一家媒体,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我们该怎样做一家合格的媒体,做一名称职的宣传工作者呢?笔者认为,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的坚持党性原则,严守记者职业道德。
1影响记者职业道德的原因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长期以来,新闻都是人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新闻职业的关注度更是空前高涨。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显得非常紧迫。要做到这样,笔者认为首先要弄清楚影响记者职业道德的原因。
1.1政治因素
新闻具有阶级性。新闻工作者的行为必然要受到所处社会政治体制的制约,真正绝对的新闻自由是不存在的。中国的媒介理所当然地要坚守党性原则,旗帜鲜明的履行好党的喉舌职能。
现在,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国人,包括对国内少数媒体人造成很不好的影响。随着出国留学人员的增多,自由化思潮的影响,很多人,包括媒体从业人员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出现偏差,觉得所谓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全民的自由化。其实,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民主,就是少数资产阶级富人的自由化和民主。2011年爆发的《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充分说明,西方即便是资产阶级富人,也不一定享有新闻自由。很多人会拿外国的优点和中国的缺点进行对比,很少有理性的人去拿外国的缺点和中国的优点对比。
再加上国际上的确有一部分冷战时期就存在的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中国的渗透和颠覆,他们要么通过自己的宣传工具直接宣传,或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渗透;有的借助有反中国意图的人士,把他们扶植成代言人,如达赖、刘晓波之流,宣传所谓的资产阶级自由化,这些活动在国内也的确能迷惑一部分人。
记者作为活动在事件一线的人,必须坚定信念,有崇高的政治理想,否则,很容易丧失职业道德,走向人民的反面。
1.2经济因素
因为记者的工作属性,他能接触到社会各个层面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尤其接触社会阴暗面的事情,如贪污腐败、收受贿赂、金钱交易、钱权交易多了以后,记者如果控制不好,心态不好,就很容易成为金钱的奴隶。尽管记者顶着“无冕之王”的名头,但在经济上毕竟不是强者,如果想一夜爆富,那就只能干些昧良心的事。而记者这一身份也的确有创造黑色财富的先决条件,因为现在社会上的确有很多地方政策不完善,管理不规范,这为陈永洲等心术不正的记者提供了敲诈勒索的先决条件。现在不少纸质媒体以发行量,电视台以收视率作为考核记者业务能力的一个硬杠杆,记者为了利益,只得昧着良心做些眼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财富崇拜为兴奋点的社会风气,对个别记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永远要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二位,否则会严重损害媒体的公信力。
1.3文化因素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其中,精神要素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传播的信息应符合社会价值标准体系和受众的文化取向。传播的东西必须让受众能够理解,或者说跟他认知的这种社会文化行为的方式相符。
作为媒体记者,必须要在精神层面对职业有一份敬畏。而现实情况是,当前一些媒体忽视制度建设,忽视员工的业务学习,放松了对新闻记者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对记者的采访工作缺乏有效监管,放任甚至纵容个别记者的不正当行为,更有的媒体主管部门对记者操守的管理存在盲点,监督不严、监管不力,奖惩机制不够完善,一旦记者出现了事故也只能听之任之。因此出现了部分记者只求眼前实际利益,放松了对自己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严格要求。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记者一味地迎合利益方,做出媚俗的新闻,严格损害新闻从业者的公众形象。
1.4社会因素
长期以来,中国媒体都依靠或主要依靠广告收入生存。随着国家对媒体广告管理的加强,再加上网络等新媒体的强势介入,现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生存现状越发不容乐观。以前一些不规范的广告,比如医疗类、药品类广告以前很多都有夸大疗效、脱离实际的成分,现在媒体一般都不敢播出,或者较为准确地播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媒体的广告收入。有不少媒体自己广告经营不善,为改变资金不足的现状,个别不负责任的媒体就给记者安排广告任务,很多记者的奖金就靠广告提成,而报刊则把记者征订报纸的提成作为奖金。
记者的采访工作是一项高强度、快节奏的重脑力劳动,电视工作者有时还是一份重体力劳动,这让很多人觉得记者职业是没有保障的,是吃青春饭的。为了增加收入,不少记者都挖空心思要求采访单位征订报纸,或者歪曲事实报道新闻,甚至不惜以负面报道相要挟。
1.5信息因素
现在是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时代,信息来源的渠道也非常广泛。影响信息传播的因素就包括信息本身的因素、个人因素和受众因素三个方面。处理不好这几个方面问题,记者就可能被动地丧失党性原则,违反职业道德。
信息本身的因素包括时效性、接近性、新闻价值、真实性等几个点。如果记者采访不深入,就很容易主观臆断,使新闻报道出现偏差。而有些真正的新闻埋藏在事件背后,记者如果想当然以经验论,就可能犯错。还有的消息来自网络、微薄,没有经过核实,很多内容是虚假、歪曲事实的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如果媒体不加分析,就直接引用,就可能起到反面宣传的作用。比如现在医患关系紧张,如果记者在医疗纠纷原因没有弄清楚前,就去报道,很容易激化矛盾,不利于事情的解决。
个人因素主要指新闻记者的文学功底、从业经历、人生阅历、判断分析事物的能力等等。个体的不同,导致对新闻的甄别也会出现偏差。个别思想不单纯、政治意识不强的人如果混进新闻队伍,对新闻事业绝对是一种伤害。媒体在聘任工作人员时,对个人素质的了解一定要全面,这也是对事业负责的一种表现。好的记者,一定是有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人。
受众因素主要包括新闻事件中被采访者的角色、意图、情感等,还包括记者有无情感瓜葛等。如果受众处于悲愤、激动、生病等非正常状态时的采访,记者和媒体对采访回来的素材就一定要客观、选择性的运用,否则就可能出现偏差。如果记者和受众是亲戚等关系,就更有可能影响记者的采访,作为一个称职的记者,遇到这种情况就应该采取回避原则,让其他记者采访。实在回避不开,也要客观公正,言之有据。
1.6其他因素
包括媒体从事采访活动的动因,采访对象的现实情况、采访时间的滞后性,行业媒体的狭隘性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由于对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质疑越来越多,社会要求新闻工作者提高道德水准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中国针对现阶段的媒介发展状况,提出了新闻工作者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与所应遵守的行业准则。1991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通过《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确定《道德准则》是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和道德规范。随后,我国又出台多项规定,规范媒体从业者的职业行为。但现实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导致《道德准则》的落实流于形式。
2传媒及其从业者应如何坚守职业道德
2.1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
媒体从业人员个人的文化素质和政治修养,决定他能否从事新闻工作。作为一家媒体,在选择人才时,一定要对记者进行长期考察、选拔。观察其能力,考察其品行,洞悉其思想,根正苗才能红。建议媒体引入第三方考核机制,入职之初,多对当事人来几次否定,让他在工作中证明自己,尤其要考核他的政治修养和道德品质,对政治修为不强的要实行一票否决制。
2.2加强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和业务学习
所有媒体,都要持续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教育,激励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金钱观,加强自身修养。通过不定期、经常性的学习,让党性原则时刻约束他们的言行,让恪守职业道德,坚持党性原则成为从业人员的日常习惯。
2.3强化政府监管、督察机制
媒体有监督社会的职能,但同时媒体也要接受宣传管理部们和社会的监督,缺乏有效管理的职业,注定会出问题。现在,中国所有的媒体,包括以网络、微薄为代表的新媒体,都必须严格遵守党的宣传纪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所有媒体都应接受社会和其他媒体的监督,杜绝虚假宣传、片面宣传,还事件本来面貌,打造媒体公信力。
总地来说,所有的媒体及从业人员应该坚持党性原则,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这样才能做一家称职的媒体,做一个合格的媒体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