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宗教文化论文

2017-06-14

企业文化一词是美国人提出来的,它的最早实践者却是日本人。日本企业文化是由宗教和企业的 发展决定的,日本企业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就是日本企业文化最大的特点。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日本宗教文化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日本宗教文化论文篇一

浅谈日本企业文化的宗教特征

论文关键词:日本 企业文化 宗教 特征

论文摘要:企业文化一词是美国人提出来的,它的最早实践者却是日本人。日本企业文化是由宗教和企业的 发展决定的,日本企业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就是日本企业文化最大的特点。本文从宗教信仰这个角度对日本企业文化进行新的诠释,以便把握日本企业文化的实质。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国内 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世人都以为它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不久便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当日本产品相继敲开世界各国国门,特别是电视、汽车等占领了美国大部分市场时,美国研究起日本经济发展的奥秘。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纷纷发表文章,指出日本企业发展迅猛的原因在于日本企业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于是企业文化成了日本企业高速发展的首要原因。

日本企业文化的宗教现象与宗教发展有着很深的渊源。在日本的宗教发展史上,儒教、佛教和日本的民族宗教神道对日本影响最大。在5世纪前后和6世纪中叶,随着我国和日本的相互往来,我国各种文化和 哲学思想传到日本,儒教和佛教也在此时传入日本。这两种宗教对日本真正形成影响是在7世纪初,圣德太子为巩固对日本的统治,大力推广佛教,并以儒教、佛教教义为思想基础,颁布了“十七条宪法”,从此在日本推行以两大宗教为主的“和”式统治。神道是日本的土著宗教,最先是对 自然的崇拜,后来吸收了其他宗教的思想,形成以“忠”为代表的教义。由于它提倡对国家、天皇的绝对忠诚而被指定为国教,对日本近代影响非常大。因此日本在宗教上一开始就以多元体系为主,它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信仰主宰万物的“一神教”,而是信仰无序列之分的“多神教”。大多数日本人并不只信仰某一个宗教,他们信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宗教,由此可见宗教信仰对日本国民的重要性。我国的儒教对日本的影响巨大,“仁、义,礼、智、忠、孝、和、爱”等伦理思想和日本“忠于大皇,拼死无憾”的神道精神从古沿袭到 现代便形成了“忠”“和”为代表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又利用宗教的形式得以实施。日本企业家认为:人生两大需求是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为使人们的生活美满幸福,就要不断满足这两大需求。物质需求通过大量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得以满足,精神需求则要依靠信仰。当然,这里所讲的信仰并不能完全按西方的模式加以衡量,它可理解为一种追求、理想。人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工作,作为工作载体的企业理所当然要负起这两大责任,于是宗教的痕迹在企业里随处可见。

日本企业文化的宗教现象也是由日本企业的特殊发展过程决定的。日本企业的现代化从明治维新开始,为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政府把大量的企业廉价卖给私人。此时,武士阶级的特权也被废除了,大量的武士进入工商界,这些受神道思想和儒教教义熏陶的原武士一旦进入企业,就不可避免地给企业带来宗教的各种思想和习惯,作为管理阶级的资本家和一般管理者很多本身就是武士出身,因此日本企业文化里包含有宗教色彩也就不足为奇。其实在此之前,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工商界的宗教现象并不少见,只是到了此时因政府各种政策的作用,宗教影响才真正在企业间扩散开来,所以宗教和企业文化的真正结合是从此时开始的,这就是他们自称的“论语加算盘”或“士魂商才”的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文化与宗教的结合并不是某个企业家凭空捏造出来,它的出现是其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性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也是其他国家不可能拥有像日本一样的企业文化的原因所在。

作为企业文化神经中枢的经营哲学是企业家精神和宗教思想相互融合的产物。经营理念、经营思想,经营哲学实质都是企业家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 总结出来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它是企业家管理的指导原则,通过它把企业的员工凝聚起来,形成共同的志向和精神动力。日本的企业家把宗教思想融入到自己的经营哲学中,“产业报国、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和睦相处,上下一致”等思想正是和神道“忠”的思想和儒教的“和”有着莫大的相似性。在大多数日本企业的经营哲学中,绝对不会将“赚取利润”这个任何企业都必须达到的目标放在首位,相反,他们更多地是强调企业对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所负的责任。如松下电器公司就把“产业报国”放在第一位;丰田公司社训的第一条是:“上下同心协力,以至诚从事业务的开拓,以产业的成果报效国家”;日本TDK公司精神:“创造:为世界文化产业作贡献。”日本企业家们在谈论企业目标、经营哲学时,与其说是产业者在发表经营心得,还不如说是一位宗教得道者在传教布道,他们的谈话充满了哲学思想,“企业生存目的,企业如何生存”这些现代管理问题经过他们的注解都提升成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的发展、生存的哲学问题。有的企业直接将宗教问题导入企业的经营哲学中。如丰田汽车公司就明确提出:“尊崇神佛,心存感激,为报恩感谢而生活”。正是这种“感激”“报恩”的思想,使企业员工的奉献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生产已不单单是满足个人物质生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能给员工这种精神上的满足。由

于日本宗教信仰上的多元体系和兼容性,日本员工对企业这种充满宗教色彩的思想也很容易接受,反映到具体某家企业的经营哲学,则各种各样,没有统一体现,但都以儒家的“和”,神道的“忠”为基础。由于宗教的影响,导致了企业的经营哲学都以伦理思想为基础,再加上各个企业家的观点,到处开花结果,形成了仿如宗教的各种流派,而企业好像是各种宗教,不过这只是局限在各个企业内部而已,我们把它称为“企业宗教现象”。 企业日常的各种活动深受宗教的影响。除经营 哲学之外,日本企业日常的一些常规活动也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在松下王国里,它的每家公司都设有一个神社,专门用来供奉神灵,公司的高级职员每周都要来这里,由主持神社的和尚给他们讲法。使他们净化心灵,更好地执行公司的有关命令。作为松下创始人的松下幸之助被誉为“经营之神”,他一生中最尊重的顾问就是一个和尚,通过各种宗教活动,企业民宗教的各种教义、精神和企业的巧妙结合起来,然后灌输给企业员工,使他们相信工作目的并不只是为了个人和社团,更多地是追求人类生活的共同幸福。在企业家的言词里,处处体现着种“因果报应”“顺应同化”的宗教精神,他们用这种充满灵性的宗教手法来解释企业与社会、员工与上司以及员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人与人之间必须以“仁爱”的态度来相处,企业 发展以人为主,贯彻这种人本主义就是“和”的精神。利用宗教活动,企业家很好地协调了企业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把下属的思想引到他们所希望的境界,从而在管理层内部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避免了企业的内耗。朝会、晚训、社歌等可谓日本管理方法上的一大特色,在公司每天上下班前的20分钟里,所有员工都必须集中一起高唱社歌,背诵社训或检查自己的过失。他们深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所有员工心灵的一致。更加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真的做到让每个员工就同一个问题做出完全相同的回答,而且这是他们所达成的“共识”。据说无论你问松下公司的任何一个员工,他们公司生产什么?他们都会一致回答说:“我们公司是培训人才兼生产电器的公司。”可见他们对人才的重视和对公司经营哲学的执著追求。这些和佛教和尚每天敲钟念佛,基督教徒的祷告一样,在每天不断地重复强调之下,每个人都不知不觉地被潜移默化了。日本企业就像一个个的宗教,都具有自己的宗教思想,企业最高领导者就是教主,他为实施自己的教义,不断向他的教徒传播他的经营哲学,企业员工则是一群宗教的狂热信徒,为维护他们的信仰可以舍生取义,因此日本企业能够取得令人难以想象的成绩来。

日本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充满宗教气氛。为使员工能更好地接受企业的经营哲学,成为企业集团的一份子,日本大多数企业从员工一进入公司就开始进行精神上和技能上的培训,但最重要的是使员工在思想上和企业融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咨询制”,和田加津是日本八佰半集团的创始人之一,她为了使“成长之家”(实际上是日本一种宗教)的思想能在企业员工内深植,曾以67岁高龄亲赴新加坡对新员工进行培训,而引起宗教上的纠纷,差点导致员工的罢工。日本的雇佣制度采用终身雇佣制,他们从大学刚毕业或刚踏上社会的青年人中间挑选,然后通过各种考验,选择合适人才,被录用的人将在这个企业里工作到退休为止。只要他们喜欢,可以一直工作到死。有些大企业设立专门埋葬本企业员工的墓地,他们把死去的员工埋葬在灵塔下,在节日里企业的领导和员工一起到墓地举行大规模的宗教仪式,以表示对死去员工的缅怀之情,同时也是对新员工进行现场 教育,使他们更忠于企业。

由以上分析可知,日本企业文化和宗教信仰的结合,是日本传统文化和 现代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一个重要体现。从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宗教信仰就没有日本企业文化,宗教信仰是日本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们精神上所带来的凝聚力、向心力是任何其他形式很难达到的,这种精神上的作用反过来也促进了物质上的发展。从唯物论的角度来说,日本企业文化上的这种宗教思想只不过是一种形而上学或唯心论,它强调精神、心灵的重要性而把物质放在次要地位,但对日本这个“大和”民族而言,它有着特殊的作用。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宗教信仰仍然是日本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

参考 文献:

[1]上山春平,日本与东洋文化[M],东京:日本平凡社,1998

[2]罗伯特·克里斯托弗著,陈如为译,大和魂[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

[3]胡孟圣,日本文化古今谈[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3

[4]武斌,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日本宗教文化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